上次见她还是在九九年冬天,印象中很瘦,除了披麻带孝,跟此前那个苍白的高中女孩没什么分别。
临走,她还到过家里一趟,给我捎了两袋新疆葡萄干。
这一度令我十分困惑。
因为她当兵在沈阳,求学在北京,为什么要带新疆特产呢。
我为此而失眠。
姥姥办事,她“脱不开身”——这也正常,毕竟亲奶奶死时她都没能回来。
倒是听说前年秋天表姐回家探过一次亲,但我在平阳,自然也没见着。
“还择不?”
我面向奶奶,义无反顾地强调。
“择啊,这才多少,不够你爸一嘴吃哩。”
那就择呗。
我在椅子上坐下,力求多快好省。
泛着口水的愉悦氛围迅散去,一时周遭静得过分。
然后门铃就响了。
毫无征兆,以至于让人忧伤。
奶奶甚至打了个哆嗦。
你知道,她在担心自己奔放的唱腔是否被人听了去。
而同样如你所料,来人正是老赵家媳妇。
奶奶立马绷紧脸,跟她客套了好一会儿。
这之后我就被借了去。
因为身前这位不知何时膨胀起来的肉弹像所有的家庭主妇那样,总在为一些事情烦恼。
眼下的这件事是:如何用万能充给手机锂电池充电。
这个问题奶奶可搞不懂。
走到电梯口,蒋婶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径直开进了楼道。
我愣了下,她便扭过脸来:“走楼梯啊。”
那就走楼梯。
“锻炼身体呀。”
她一步一回头,腰上的软肉褶像秋田里新翻的垄,“就两层也要坐电梯,你说你们年轻人现在能懒成啥样?!”
我说:“啊?”
非常抱歉,我之所以说“啊”,是因为注意力被眼前聒噪不已的高跟鞋吸引了去。
它的鞋跟又细又高,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如果——我是说如果——屹立其上的肉弹失去平衡,我是否该明智地闪避,以免遭到误伤?
“啊啥啊,张老师不在家?”
“不在,有演出。”
“就说嘛,大忙人一个!哎,张老师现在很火啊,见天上电视,都成咱们平海名人啦。”
我没说话——当然,没准也哼了一声,反正此刻木质扶手咚咚作响。
我觉得这种声音跟鱼贯而入的阳光分外贴切。
“婶求你个事儿。”
她停下来,转过身,像等着我上去。
光线垂暮,搞得她脖子上的项链血迹斑斑,宛若挂了条鸡肠。
于是我也停了下来。
我继续敲着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