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吧。”亡国说道。
稍作停顿后,亡国再次开口:“朕命你起身。”
曹正淳连忙在一旁提醒:“陛下,孙大人耳疾严重,声音小了怕是听不清。”
亡国无奈地瞥了孙传庭一眼,心中暗自思忖,这样的人究竟还有没有价值。
就在这一瞬间,范复粹再次站了出来。
他面露得意之色,对亡国提议道:“陛下,不如直接派遣孙大人去太子府如何?或许太子那边更需要孙大人。”
亡国想了想,确实如此。
孙传庭虽年迈,但战功赫赫,随朱慈烺出征,或许能发挥重要作用。
想到这里,亡国挥手示意:“速令孙传庭前往太子府,不得延误。”
就这样,孙传庭还未弄清缘由,便又被带走。
经过小太监大声吆喝,孙传庭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太子用兵如神?两千人伤亡攻下两座城池?这倒有趣。”
跨上马背的孙传庭,精神面貌与在天牢中判若两人。在天牢时,他是绝望的、萎靡的;而如今,他的眼中闪烁着斗志。
随行的将士们见状,无不感到惊讶。
这老人刚才还一副病入膏肓的模样,一听要打仗,怎么就突然精神焕发了?
从京城到庆阳,距离近千里,按常人的步行速度,至少需一个月时间。
如同火器局那般,被人步步设防,还拖着重物前行,他们的步伐更加迟缓。
然而,若快马加鞭,途中只换马匹,一刻不停歇地赶路,仅需三天便可抵达。
快者三日,慢者五日。
这也是为何朱慈烺的战报能如此及时送至宫中的缘故。
孙传庭看似年迈,身体状况却极佳,即便关押于天牢时也未受亡国。
随同监管的将士疾行军,他丝毫不显老态,甚至比年轻人更快。
于是,在第五天时,他们顺利抵达战场。
朱慈烺与天雄军仍在庆阳府外驻扎,城内叛军不敢轻举妄动,朱慈烺亦不敢贸然行动。
八门大炮虎视眈眈,朱慈烺在等待太原府的大炮支援。
然而,大炮未来,却迎来了皇帝亲自派遣的援军。
……
“太子殿下,城外有一支队伍,说是从京城而来,是陛下为殿下寻得的援兵。”张琦前来禀报。
朱慈烺一怔,给他派援军?
眼下,大明难道还有比他更出色的将领?
这话虽显夸张,但迄今为止,大明确实无人能敌叛军,唯有朱慈烺一人。
“是谁?”朱慈烺好奇地问。
“像是位老将军,卑职也不识得。”张琦挠挠头,疑惑道。
“走,去看看。”朱慈烺说道。
当朱慈烺走到营帐门口时,只见一位双手负于背后的中年人正好奇地打量着天雄军。
此人朱慈烺并不熟悉,似乎从未在朝堂见过。
若是见过,朱慈烺定会记得,毕竟这张布满皱纹的脸,实在太独特了。
“你是谁?”朱慈烺径直上前问道。
以他的身份地位,除非面对的是亡国和周皇后,否则对谁都可不客气。
然而,眼前的中年人一脸茫然地问:“啊?”
“……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