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文唯一的仰仗,就是杨硕留下的四百兵力和村前三道防线。
朱家寨外围的三道防线,早已经进行过调整。
现在,第一道防线设在一片开阔的麦田中,战士们利用麦秸堆和土坎作为掩体,可以很好的隐蔽身形。
日军的先头部队步步接近防线,秦宣文带人守在最前沿,眼看着日军进入射程,第一个现身举枪射击。
“打!”
一声暴喝,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战士们依托掩体疯狂倾泻着火力。
接连在陈集和孟口轻松将17团战士追赶的上天无路的日寇,显然有些掉以轻心,没想到在朱家寨还能遭遇阻击,迎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这一时期日军的军事素养,要远超17团交过手的晋绥军,发现被伏立刻调整战斗序列,就地寻找掩体躲避,没有任何慌乱的意思。
阵型拉开,上千号人的火力马上将17团压过去。
秦宣文倒没有死磕防线,跟日寇杀到底的意思,情况不利后马上命令部队后撤。
日军火力强大,继续这样消耗下去,防线迟早会被突破,没必要徒增伤亡,毕竟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干掉敌军,只是要迟滞他们的步伐,拖到百姓离开。
他果断下令:“转移!向第二道防线转移!”
战士们且战且退,利用掩体和地形的掩护,有条不紊地向第二道防线转移。
日军见状,立刻加快了进攻速度,试图趁机突破,光看这战场反应速度,就与晋绥军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但秦宣文早已料到这一点,第二道防线的战士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就在第一道防线战士跳入掩体的瞬间,第二道环形工事的战士投入战斗。
交错蜿蜒的壕沟,为战士们提供了良好的掩护,日军冲出麦田地带后、抵达环形工事前,身前几乎没有什么掩体,队形顿时变得凌乱。
秦宣文抓住机会,命令战士们发起反击,手榴弹如雨点般落入日军人群中,爆炸声震耳欲聋,日军的进攻势头被狠狠遏制。
不过,日军与晋绥军另一大不同是,手中掌握的炮火力量强横,发现前方工事防守严密,立刻调整战术,利用火炮和迫击炮对工事进行轰击,同时从两侧迂回包抄。
震天响的隆隆炮响瞬间让第二道防线沦为焦土,战士们伤亡不断增加。
秦宣文的眉头紧锁,他知道,第二道防线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同志们,准备撤退!向第三道防线转移!”
秦宣文大声喊道,不带一丝犹豫的声音中透着一丝沙哑,眼见一个个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同志,就这么在敌人的炮火下被炸的体无完肤,他的心都在滴血。
一年事件17团好不容易积攒出这点家底,他真怕这一仗就全部还回去,真要那样,他哪还有脸去见杨硕?
何况,眼前这帮战士,大多数都是广陵本地老乡家的孩子,不少人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结果就遭遇日寇的突袭。
他亲眼看见一些新兵战士在巨大的炮火声中被惊的手脚颤抖,平日里训练过的内容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没有丝毫躲避意识,愣生生惨死于敌人的炮火中。
第三道防线是朱家寨外围的最后一道屏障,就设在村头。
秦宣文望着对岸不断逼近的日军,心中充满了焦虑。他知道,一旦第三道防线被突破,朱家寨将直接暴露在日军的铁蹄之下。
到那时,才是真正的绝望时刻。
“政委,我们还能坚持多久?援兵还没到吗?”身边一个战士喘着粗气问道,他的脸上满是疲惫和血污。
秦宣文不语,对方口中的援兵是三营的一个留守连队,人数充其量200,就算他们到了,对眼下的战局也并无多少助力。
“放心,敌人没那么容易打进来。”秦宣文安慰着,轻飘飘的语气连自己都有些难以说服。
下一秒,更密集的尖锐呼啸声响彻天际,秦宣文脸色大变,他听出那是迫击炮弹撕裂空气的爆鸣声。
当下跳入战壕,声嘶力竭冲着周围的战士暴喝:“趴下!隐蔽!!”
“砰砰砰砰!”
密集的连环爆炸声,几乎将战壕夷为平地,溅起的漫天沙尘,似乎要在朱家寨村头掀起一场沙尘暴。
只不过,炮弹并非在第三道环形工事炸开,而是在日寇刚刚占据的第二道环形工事齐齐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