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孤注一掷,在他的整个王城里都埋下了火药,大摆火雷阵,等着前来受降的穆桂英,把她炸死在铁瓦银安殿里。
当然,一座铁瓦银安殿,换一个大宋元帅的性命还是值得的。
如果真有这样的交易,我觉得王兄会在寿州城里建起一百座铁瓦银安殿。
只是不知道,如果王兄真把穆桂英炸死了,国师洪飞会怎么想?
修筑困龙山要塞,几乎耗尽了南唐国库里所有的黄金白银。当然,从这笔钱里取出一部分修建一条从王城通往城外的地道,是九牛一毛的事情。
还在投诈降书之前,王兄已经开始从地道撤离他的部队和官员,只留下很小一部分的死士在城头充当守城的官兵,以迷惑扎驻在城下的宋军。
这几天也算老天有眼,接连不断地下着大雨,使宋军不敢冒雨攻城。
如果穆桂英在这个时候下令攻城,估计宋军围困了几个月的寿州很快就可以被拿下。
我是最后一个撤出寿州的人,因为我要替王兄指挥大部队的撤退工作。
十万人要在短短几天里,昼夜不断地从一条狭窄的地道里撤出,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我抵达困龙山的时候,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
进山口是两座陡峭的山峰,中间是一条一丈多宽的峡谷,只能够使一辆军车通过的山路。
山崖上,堆满了灰瓶,擂木;山崖下,每隔半里,就设了一道哨卡。
但这还是第一道山口,过了这里,还有两道更为险峻的关卡。
这个地方连只鸟都飞不进来,可能真的可以困住一条龙吧。
困龙山一直都是洪飞在打理,看来他确实有才,至少我认为,他比他的那个摆下天门阵的师兄有才多了。
这个时候我忽然蹦出一个想法:能攻破天门阵的穆桂英,不知道能不能攻破这座困龙山呢?
洪飞把王兄的行宫建在一座叫荷叶岭的险峰上面,自己带着一部分兵马扎驻在岭下的一片空地上。
这样,即使宋军真的可以攻破前面的三道山口,王兄和洪飞的部队势成犄角,也足以和宋军一决胜负。
我和王兄站在荷叶岭的巅峰上,一起遥望着寿州的时候,那里已经浓烟滚滚。
王兄说:“看来,我们的诈降计已成。”
当我正在为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惋惜的时候,看到王兄的嘴角露出一丝残忍的笑意。
过了几天,我和王兄坐在行宫里商讨军情,有个侍卫官进来禀报说金道人银道人求见。
我一直很讨厌这两个人,不学无术,阴险狡诈,满肚子都是坏水。
两个人都是国师洪飞的弟子,但他们的天份却和同样是洪飞弟子的紫灵相去十万八千里。
虽然那个年仅十三四岁的小子也是个阴暗变态的家伙。
王兄和我都很疑惑,不知道这两个人到这里来干什么。
一般时候,他们要是有什么事情,都要先通过他们的师傅洪飞,再由洪飞来找到王兄商议。
但王兄还是接受了他们觐见,问清楚了来由。
我想他们一定是在胡说八道,竟然说活捉了大宋的元帅。
王兄又好气又好笑的一副表情,可能是最近战败的阴云无时不刻地笼罩在整个行宫上,已经很久没有人来和他说笑话了。
我也觉得很可笑,单凭这两个小子就想活捉穆桂英?
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就算他们的师父洪飞亲自出马,我也不认为能战胜那个女人。
如果他们想以此来驳王兄的一笑,那真是打错算盘了。
我勃然大怒,喝令左右把这两个人赶出去。
这两个小子为了证明他们的所言非虚,很快就押上来一个被五花大绑,卸去武装的高大女人。
看到王兄吃惊的表情,我也开始相信这个女人就是大宋元帅穆桂英了。
后来证明,这个女人并非传说中的穆桂英,而是另一名元帅萧赛红(王兄是见过那两个女人的,一眼就能认出来)。
但对于他来说,无论是穆桂英还是萧赛红,都是同等价位。
按照他的话说,因为只要除掉这两个女人,鲸吞大宋就变得简单地多了。
我很不明白,为什么领地万里的大宋王朝就靠两个女人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