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客套了几句后,终于我们进入了正式的合同谈判过程。
谈判中,我深深体会到次见他时Qm两小子所遭遇的困境。这黎总太会掌握节奏了,稍不留神就会跟着他的思路走。
而且他说话时总显得激情澎湃,底气十足,似乎有一股无形气势悄悄地施加在我身上,令我有些窒息之感。
并且,我始终感觉自己好像是在求他加盟似的,所以有些底气不足,慢慢的我就感觉有些穷于应付了。
尽管如此,但我始终坚持着,因为明白一个道理:谈判就像打仗,当我感到压力的同时,黎总绝对也会有压力,现在的关键就是坚持。
所以,不管此时黎总表现得是多么强势,我都始终不放弃该坚持的原则;不管黎总再怎样套话探底,我都始终未将自己的底牌翻出。
有时候实在被其逼得厉害,我就以给他添加茶水为由避其锋芒,趁倒水之际想出应对之策。
所以,我们的谈判有好几次都差点陷入了僵局,幸好我们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抽烟。
当有些不愉快时,或是我或是他,就会马上递予一支烟,并给其点上,各自吞云吐雾几口再行“战斗”。
正当我们点燃第五支烟时,传来了两声敲门声,我说了声:“请进。”
,门徐徐打开,只见作一身职业装打扮的若诗站在门外微微笑着。
她一手拿着一本精美的牛皮笔记本,一手拿着一只签字笔,向我们点了点头后即落落大方地进得房来。
我一愣,还未待问及她有何事,她已然走到我和黎总的跟前,频频向我们点头致歉:“对不起,我现在才到,迟到这么久,真是不好意思!”
我不明白若诗这是唱的哪一出,正待开口,她却悄悄地向我眨了下眼睛,然后说道:“陈经理,这位就是您说的黎总吧,久仰大名了!黎总您好!实在是冒昧了,我是陈经理的助理沈若诗,黎总叫我小沈吧。”
说完,大大方方伸出自己的柔荑向黎总示意握手。
黎总与若诗握了握手,“小沈你好!前次过来怎么没见着你呢?”边说边指了指我旁边空着的办公椅,示意她坐下。
“哦,对呀,非常遗憾,上周我家里有事没来公司。”说完她对着我微笑:“陈经理,我可以坐下吗?”
若诗真是把我搞得糊里糊涂,怎么就成了我助理了,而且她到底来干嘛啊?
但心中再疑惑,也不能在黎总面前失礼,于是忙站起拉了拉身旁的椅子,招呼她过来就坐。
若诗道了声谢,坐到了我旁边,将笔记本翻到一张空白页面,拿着笔作出一副准备会议记录的样子。
抬起头见我和黎总都望着她,其脸上却无丝毫慌张,反倒显得极为神情自若,她笑着说:“黎总,陈经理,你们刚谈到哪了?继续吧,我来为你们做笔记,把你们所说的要点记录下来。”
我心下急转着:若诗肯定不可能是来跟我抢业务的,她莫非是来协助我的?
也好,我与黎总商谈了这么久还在因代理权限问题纠缠不休,说不定能帮帮我。
于是我主动引出了自己所认为的争执关键所在,与黎总又展开了新一轮的谈判。
谈判之时,我的余光瞥见若诗埋着头,手上的签字笔如飞般摇动着,好像真成了我的助理,哦,不,应该说是像部门里以前被王总调走的内勤……
慢慢的,我现自己有了一个转变:起初与黎总谈判时,自己总有点底气不足,然自从若诗在身旁坐下后,那股无形的压力好像对自己的影响要小很多。
且脑子也越转越灵活,之前或许他提出任何问题,我都要想个十秒左右才知怎样回答才好,而现在是他提出之后,我几乎立刻就能想出好的说辞。
仿佛她的坐镇带给了自己不少勇气与信心。
反观黎总倒好像有些用脑过度似的,有几次都把手放在会议桌上拍自己的脑袋,语气度也缓了下来。
若说之前的谈判一直是我只退只守,那么此时已变成了有进有功,当然自己也不是一味的进攻,有时该退改避的也绝不含糊。
看似我逐渐占住了上风,但又半个小时过去了,我无助地现,与黎总依然纠结在代理权限问题上。
原来并非有信心有勇气就行,更多应是找到其所需,再根据他的需要进行进攻。
谈了半天自己似乎并未抓住黎总最根本的需求。
当心底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又已然陷入了僵局。
正当我觉得这个黎总实在太难缠,心下焦急之时,若诗说话了。
“黎总,陈经理,我把你们彼此的交谈要点记录了一下,你们看看对不对。我去给你们倒下水。”说完即端着我们的水杯出得门去。
我将若诗的笔记本拿过来,先递给黎总,他却笑着说:“我现在头痛得很,不看了。小陈啊,我还说你是老实人呢!真是看走眼了,你完全是个老手啊!我毫不隐瞒地说,自己谈过很多的业务,虽然你算不得最难缠的,但你绝对进得了前三!唉,妈的,人上了一定年纪,这样的谈判就会觉得累!若我还像你这样年轻,绝对不会像现在一样被你气势压着。哈哈!”
黎总这声“妈的”让我大起亲切之感。我鼻子一痒,打了个喷嚏,昨日吃了药,已无大碍,但今日仍是有些鼻塞、打喷嚏。
我向黎总致以抱歉的一笑:“黎总,我哪里是老手啊?老实说,我也从没碰过您这样厉害的加盟商,更未有过如此激烈的谈判。我看得出您已是对我口下留情了,没有步步紧逼,我想您应是很享受这种谈判过程吧?”
黎总高深的一笑,不置可否,递给我一支烟,自己也点上一支悠悠道:“中场休息下吧。”我点头说好,把若诗的笔记本拿过来查看。
她的字迹虽显得有些凌乱,但依然秀美。
她将黎总所说的要点记录在左边,而右边就是我所说的要点。
于是我就看起了左边的文字,却是在一看之下,大起茅塞顿开之感!
原来其上记录的是若诗对于黎总具体为什么久久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的根源分析!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她完全将问题看得十分透彻,虽未在上面写出解决之法,但凭着我们日常所业务交流,我哪里不知她已实际告之破此僵局之法?
“两位累了吧?来,喝点水。”若诗端着两个杯子走了进来。
我忙迎过两个杯子,放置桌上,然后将笔记本放在她面前,并对其投以感激的目光。
若诗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对我点了点头,仿佛告诉我:你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