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文会照计划进行,张愚和申晴的到来一开始让气氛有些紧张。
但随着时间推进,大家发现张愚和申晴并未诗作,只是专心吃饭,气氛渐渐轻松起来。
尽管如此,现场的诗作没有一首达到“入流”标准。
目前,最出色的诗作来自一位已经通过府试的立身境读书人。
他在考试中表现出色,创作了一首优秀的劝学诗。
文采质量和水平达到了乙上,距离甲等仅一步之遥。
但即便如此,他今天也没能创作出出县的诗作,由此可见,想要做出入流的诗,难度多高。
这需要读书人不仅有广泛的知识,还要依赖天时地利,抓住难以把握的契机。
半个时辰后,文会的气氛达到顶峰,这时,云承远站出来发声。
“各位,我现在为申姑娘吟诗一首。”
云承远看向申晴,笑容显得有些牵强。
大哞在两人中间懒洋洋地抬了抬眼,斜视云承远,然后又装睡。
众人的目光再次回到申晴身上。
张愚刚才的行为并未避人耳目,所有人只是默契地选择忽视。
云承远自然也这么做,但他还是在张愚面前说了势不两立的话。
“今晚会出现什么惊喜吗?”
一些好事者的眼中透露出期待。
“哦?云兄真的要为申晴小姐吟诗作赋?”
蒲新知带着浓厚兴趣问道。
申晴的身份极为特殊,云承远的诗作如果连出县的标准都达不到。
即使他出身显赫,未来也肯定遭到质疑,甚至被嘲讽,自不量力。
云承远点头:“的确。”
看到他已下决心,蒲新知不再多话,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云兄,请开始!”
几名侍女过来,收走云承远桌上的饭菜,换上笔墨纸砚。
最漂亮的那个侍女留下,略显羞涩地站在旁边,为他磨墨。
云承远站在桌前,装作沉思。
其实他在得知申晴将来访的几天前,就已经开始准备诗稿。
稍微沉思后,云承远提笔写诗。
蒲新知在一旁,每当云承远写完一句,他就大声念出。
“大雁长飞南,高楼忧芳寒。”
“神女不惧冷,数九斗寒蝉。”
云承远完成了诗作,题目是“沛县冬至文会赠晴儿”
他一动笔,两种宝光就从字迹中显现。
先是原作宝光,证明云承远是首个创作这首诗的人。
然后是首作宝光,说明这首诗是第一次写成文字。
两种宝光交织,散发出清新的墨香,青光逐渐亮起,蓝光一闪,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
酒楼内先是寂静无声,然后掌声雷动。
“天哪!出县级别的巅峰之作,再有一步之遥,估计怕是入府级别了!”
“只要稍微推广一下,得到蕴灵境以上文人的认可,这首诗必然入府!”
“这首诗文采飞扬,没有明确描绘冬天,但每个字都充满了冬天的气息!
“尤其是结尾,直接把申姑娘的美丽推向了顶峰,仿佛连天上的神女也为她的美貌所羡慕。”
“确实简洁而深刻,朴素却高雅!”
“佳作配佳人,云兄明年府试必能夺我们石府前三名,很有可能还会抱得申姑娘这个美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