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是,他竞把两个村庄联系在了一起。”
“并且这两句诗的意境相得益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蒲新知情忍不住大声朗读,瞬间感到诗句意味深长,立刻赞道:“这诗句里包含的哲理,绝对能够流传千古!”
蒲逢春等人早已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非常惊讶。
这消息对云承远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他猛地一颤,然后仿佛灵魂被抽出,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
“少爷,少爷!”
仆人们慌乱地冲上前去扶他。
云家马车旁立刻陷入混乱。
“完了,完了……”
昏迷前,云承远的脑中只有这一个念头。
蒲逢春等人,作为读书人,目光敏锐,一下就看到了这一幕,但很快他们就转移了注意力。
显然,他们认为张愚的诗作比小丑的表演更有吸引力。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张愚面前的桌子上。
张愚专心致志地书写,他的才华像白烟一样从头顶升起,每写下一笔,字迹都会闪现微弱的才气光芒。
“箫鼓随春社临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此若许闲乘月,拄杖随时夜叩门。”
剩下的两句,张愚一口气写完。
笔触落下的瞬间,咚的一声,就像有一口无形的大钟在众人头顶敲响,纸上突然发出刺眼的光芒!
嗡嗡作响,这的原作宝光显现,张愚是这首诗词的创作者!
首作宝光,这首诗是首次由作者创作!
两道宝光相撞融合,几乎在瞬间,纸上的光芒从青变蓝,再变为紫色。
一步跨越州府!
人们震惊得无法发声,尽管他们早已预料这首诗的不凡,但亲眼看到时,依然感到极大的震撼。
京城文会频繁,学风浓郁,贯州的诗作或许每隔几个月就能一见,而在偏远的凉州,数年都难见一首!
许多三之境的文人,甚至直到去世,都没能亲眼见到贯州诗作的诞生,这成了他们终身的遗憾。
“我错过了《梅花》,但幸运的是,我目睹了《游山西村》。”
蒲逢春摇头,露出苦笑。
上次冬至文会上,张愚创作了《梅花》一诗,让寒梅居的梅花疯狂生长,把如意酒楼变成了“梅花酒楼”
。
尽管蒲逢春急忙赶去,但还是晚了一步,遗憾地错过了贯州诗作的诞生。
幸运的是,他只是错过了《梅花》。
在张愚面前,蒲逢春的目光充满了不加掩饰的期待。
“等等!
这首诗的奇妙景象还没结束,张愚的才华还在不断攀升!”
俞梅突然开口,打断了准备评价诗作的人群。
众人听罢,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惊讶地盯着张愚桌上的纸张。
的确,纸上的才华还在不断增强。
在紫色光团中,一道充满生机的绿光突然出现,瞬间,绿光像墨水融入清水般,吞没了所有紫光。
“这是大成贯州的迹象!
至少会引发四色虹光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