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而且增援部队也正在不断前往欧洲不是吗?”
眼看总统办公室的气氛凝重到令人窒息,加里森部长再次尽量以平静的语气开口,国务卿布赖恩也赶忙附和。
但总统紧皱的眉头依然没有松开。
“可即使源源不断地送去士兵,若无法取得成果,那不就等于本末倒置吗?”
说白了,就是主次颠倒。
当初威尔逊决定参战是为了什么?
既要惩罚伤害美国公民的法国,也要遏制德国的扩张。
而如今,奥斯曼帝国也好,意大利也罢,战争都比预想中更早结束,西线成了唯一也是最重要的战场,在这个时候却节节败退,怎么能让人接受?
结果好不容易开始美军独立攻势,华盛顿收到的却不是捷报,而是一封封战死通知书。
这参战的意义到底何在?难不成就是为了替德国铺路?
‘本来就因为武器短缺的问题,被迫用美国纳税人的钱向德意志帝国租借武器,这事我都快气炸了。。。。。。’
更何况,威尔逊还有别的忧虑。
“丹尼尔斯部长,以海军陆战队为核心的摩洛哥登陆作战准备得如何了?”
“这个嘛。。。。。。”
“不会也像瓦朗谢讷那样吧?”
面对威尔逊的提问,他的好友兼最亲近的幕僚,海军部长约瑟夫斯·丹尼尔斯(JosephusDaniels)一时语塞,陷入了深思。
摩洛哥登陆战是为了夺下被德国军队忽视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法国马格里布殖民地,由美军掌控以提升美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行动。
所以这时候若说错话,势必会让本就不快的总统更为恼怒,但若说违心的漂亮话,又怕事后遭到清算。
“登陆准备正按计划推进。”
沉默许久后,丹尼尔斯终于谨慎开口。
“此外,最大的威胁法国海军,因须防范本土被登陆的可能,加上意大利的投降,使尼斯、土伦、马赛等南法要地已不再安全,因此正将全部兵力集中于本土防御,不会妨碍我们的登陆。”
“这么说来,有较高的成功可能性咯?”
丹尼尔斯却摇了摇头。
“我只能说不能保证。北非的法军战力虽不及欧洲本土部队,但登陆战本就极其危险。”
情况不同,可能会成为另一个加里波利,也可能如西西里或雷焦卡拉布里亚那样成功登陆并载入史册。
登陆作战,就是这么不可预测。
更何况,北非法军麾下,还有德军非洲军团所称“最危险对手”的古米埃、朱阿夫这类殖民部队。即便成功登陆,能否保持攻势也难以确定。
几天前或许还自信满满,但现在在场所有人都明白了——美军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般强大。
“。。。。。。这就麻烦了。如果连摩洛哥登陆都失败了,美国的声音就更难被世界听到了。”
更不用说,这也将影响两年后的连任大选。
鲜血已流,若最终毫无收获,怨气必将直指威尔逊本人。
而且,在1916年的选举上,共和党呼声最高的总统候选人、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查尔斯·埃文斯·休斯(CharlesEvansHughes),其实力非威尔逊所能轻视。
既然无法指望西线速胜,为了赢得连任并继续推行自已的理念,至少摩洛哥登陆与北非占领必须成功,且损失要最小。
“看来必须采取特别措施了。”
“所谓措施是指。。。。。。?”
“恰好前法国大使夏普仍在欧洲。让他去巴黎。”
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威尔逊脸上浮现出阴郁的阴影,低声说道:
“当然,是秘密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