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申大使?”
清晨,英国驻德大使爱德华·戈申(SirEdwardGos)亲自赶到布伦瑞克,用疲惫的眼神望着恩斯特·奥古斯特二世。
“一小时前,陛下与英国议会已正式取消阁下的爵位。”
“什。。。。。。?”
“这意味着您再无资格以英国贵族之名行使任何权利。”
“不、不可能!乔治不会抛弃我的!”
“抛弃陛下的,是您自已。”
他之所以得以承袭布伦瑞克公爵之位,是谁的恩典?
是乔治五世,是他那既想帮衬远房亲戚、又替表侄女牵线婚姻的仁慈之举。
而如今,奥古斯特二世竟卷入这场荒谬至极的阴谋,几乎酿成英德关系的重大危机,甚至可能干扰协约国的战争进程。乔治五世对此勃然大怒,也是理所当然。
“您作为汉诺威王储的权利,早在王国合并时便随之终结。至于布伦瑞克公爵的身份,也已奉皇帝陛下之令被收回。”
前来执行任务的军官冷冷地为其定下结论。
“恩斯特·奥古斯特·威廉·阿道夫·乔治·弗里德里希阁下,您无权拒绝逮捕。惟有皇帝陛下仍念及旧情,未剥夺您儿子承袭布伦瑞克公爵之权,若不想连此最后一线希望也化为泡影,就请配合。”
“呃啊啊啊。。。。。。!”
就在恩斯特·奥古斯特三世抱头痛哭、对父亲闯下的弥天大祸感到绝望之际,布伦瑞克公爵府响彻起了撕心裂肺的哀嚎。
“砰砰!哒哒哒哒哒哒!”
“呃!”
“小心!”
对布伦瑞克公爵的逮捕虽顺利,但同样身列“名单”的另一个目标,罗伊斯-格拉亲王国的海因里希二十七世,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身处亲王国首府图林根的他,干脆摆明了准备政变的姿态,率领其蓄谋已久的部队与武器,迎战前来拘捕的士兵与警察。
“发射催泪弹!”
“?!”
嘶──!
可惜,这终究是徒劳的挣扎。
在逮捕部队投掷出那种因法国总理克列孟梭频繁使用、而被戏称为“克列孟梭的臭屁”的催泪瓦斯后,毫无化学战准备的海因里希二十七世及其部下,顿时眼泪鼻涕横流,一败涂地。
最终,他被戴着防毒面具的士兵制服,而“名单”上的其余叛徒,也在持续一整天的逮捕行动中被一一缉拿。
第二天,这则惊天动地的消息通过DRR晨间新闻,在整个德意志帝国播报开来。
。。。。。。
[数百名容克与贵族因涉嫌协助刺杀外交部长汉斯·冯·乔、参与叛乱阴谋与叛国罪而被捕。在比洛总理紧急召集帝国议员的同时,我们最大的受害者汉斯·冯·乔部长,则带着震惊与泪水。。。。。。]
“这什么啊。。。。。。”
新的一天刚刚开始,伴随着DRR晨间新闻传来的这则突发消息,德国人皆面面相觑,满脸茫然。
不久前警察厅长才被捕,这一次又轮到了容克、保守派政客,甚至连各诸侯国的君主都相继被捕。
自战争爆发以来,德国人还是第一次遭遇如此堪比电影大片般的政坛剧变,他们索性放弃上班,寸步不离地守在收音机前,怀着好奇、愤怒与震惊交织的情绪,持续聆听这一连串新闻。那些一向痛恨容克的人更是如鱼得水,声音越来越大。
“真相终于大白了!那些蚕食帝国根基的家伙的真面目,总算揭开了!过去有人怀疑我,说我是骗子,说我造谣——可现在看看吧!看看这份今天被捕之人的名单!”
而最引人注目的声音,则来自一位市议员出身,如今却在帝国议会掀起轩然大波的莱茵兰新星政客,康拉德·阿登纳。
他当众从包里掏出(虽然是从兴登堡给出的名字中匆匆抄来的)名单,在众人面前高高挥舞,猛烈抨击容克阶层。
当然,也有人开始感到不安甚至反感。
那些并未参与阴谋,甚至对阴谋一无所知的容克们,眼见阿登纳表现出一副仿佛要将容克彻底清除的样子,开始惶惶不安,生怕自已也会被误伤。
“请各位放心,我知道你们是爱国者,陛下也知道。”
“没错,真正的爱国者理应得到嘉奖。”
于是,汉斯与贝特曼-霍尔维格趁此带着可掬的笑容接近着那些惊恐的容克们,以言语怀柔安抚,再加上一点点来自被没收的容克土地与财产的金钱利诱,巧妙地将他们拉拢了过来。
“严惩叛国贼!”
“为了德意志帝国,把背叛者送上断头台!”
“什、什么?真正的叛徒是你们这些家伙!你们就那么喜欢汉斯·冯·乔的钱?”
一边是以“阿登纳”之名挥动的无情铁鞭,一边是汉斯与贝特曼-霍尔维格拿出的金银与地产利诱,德意志的容克在这糖与鞭之间顷刻间便被撕裂了。
没有人命令,他们却主动相互指责,彼此撕咬,在混乱之中不断削弱自身,最终走向崩溃。
容克时代,就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