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皇朝的另一本秘史阅读 > 第9章 海贼王(第2页)

第9章 海贼王(第2页)

《海防筹议》是夏世宗朝时江南东行省巡抚朱汝贞为防御倭寇,收集海防有关资料编辑而成的一部沿海军事图籍,成书于夏纪二百二十三年,里面的“沿海山沙图”,是此方炎黄大地上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内容详备而又完整的海防军事地形图。

王致在序言部分说朝廷水师不过如此,洋洋自得说了自己昔年身为圆真时祸害沿海的多起大案:老子纵横东海三十年,杀了那么多人,抢了那么多沿海城镇,余宽、白醒、柳成、章应甲、许深这五个傻逼,跟老子斗了那么多年也没有把我怎么样,尤其是白醒这个老小子,还把女儿搭上了,其中有六件王嗣璁现能和夏书中的记载对得上,交战地点也都有《海防筹议》背书。

再者就是王致记下了芦名幕府灭亡的具体时间,夏书确实记载了芦名幕府的存续时间,始于夏纪十三年,终于二百三十一年,精确到年份而已,王致的记录确实精细到了日,夏纪二百三十一年六月十一日,史书是后人对前事的记录,夏书的成书时间是夏纪三百七十一年,后夏朝廷没有必要对一个海贼进行美化,这就证明了一件事,王致在自叙年谱中的记录是真的!

夏世宗时期最大的倭寇集团海坊主的头目圆真居然是王家的远支子弟!

耐着性子看完自叙年谱的引言部分后王嗣璁就乐了,正文部分都是插图与文字的组合,第一页画卷的主题是稚子东渡:一艘帆船迎着初升的旭日,朝着前途未卜的东方驶去,图下方是文字,用文言文说明了东渡的时代大背景。

朝贡体系是以炎黄大一统王朝为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为核心的文化圈,是炎黄被称之为中央之国的最大象征。

纵观两个时空的炎黄史书,皇帝最得意最荣耀的一句话大约就是“八方来贡,万国来朝”,朝贡贸易是朝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两个时空的炎黄中央王朝的做派都大同小异,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炎黄大地进行的贸易,故对番邦采用“厚往薄来”的贸易手段,对输入商货中的禁榷品,由历朝政府全部收买,非禁榷品,除抽分一部分外,又收购一部分,其余许民间买卖,基本上都是一块钱的东西我出十块钱来买。

芦名幕府是一个弱势幕府,直属领地只有两百万石高,石高是倭国战国时期,不按面积而按法定标准收获量来表示封地或份地面积的制度,因此可以用来评估一方势力的强弱,基本上来说一万石高可以动员三百足轻,全日本石高差不多是两千万,芦名幕府直接控制的领地的石高只有十分之一,并不占有绝对优势,从第五代将军开始芦名幕府就镇不住场子了,底下的军阀大名们开始大打出手,到了夏纪一百七十年的时候彻底成了橡皮图章,领地石高不足三十万,已经沦落到了普通大名的程度。

在权威没有旁落前,芦名幕府牢牢掌控着倭国对夏朝的朝贡贸易,衰落后就联合西国大名一起进行朝贡贸易,到了夏纪一百九十一年这个节点上,西国大名根本不想让幕府在贸易中插一脚了,直接组建了自己的朝贡使节团。

西国大名的使节团和芦名幕府的使节团相继到了夏朝对外最大的市舶司——明州,双方都持有朝贡贸易必须的勘合文书,两份勘合文书肯定是一真一假,尽管幕府手上的勘合文书是真的,却因为拿不出贿赂市舶司官员的金银而被认为是假的,这也不能怪市舶司官员,前夏此时立国都要二百年了,已经是腐败丛生。

两个使节团最终大打出手,双方的火并给明州城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前来平息暴乱的官军竟然也被杀害不少。

夏世宗是在夏纪一百九十一年的时候接过了堂兄怀宗的宝座,那时他刚满二十岁,倭国使节团内讧生于他登基的同年,消息传到朝廷上后夏世宗便借题挥,禁止了海外贸易。

禁海令的颁布中可是少不了镇国公江家的推波助澜,当下民间对于开国四公家实力的排序是王江李邹,可在前夏开国时却是王李邹江,镇国公江家排在老么,夏太祖把江家封到了当时最偏远、最混乱的西部,直面最强的游牧部族土喇,太祖爷在给江家的圣旨中告诉他们,他们的封地是四家中最少的,如果他们要获得更多的土地,就去跟西域蛮族争夺吧。

由于封地邻近西域,江家几乎每年都会受到西域蛮族的侵扰,初期的时候可以说是损失惨重,封地有日渐缩小之势,根本不敢去想将之扩大之事。

但是正是这种恶劣的环境,却让江家的族人具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西域蛮族艰苦的斗争也磨炼出了江家人的才能。

在最初几十年的困难局面之后,江家逐渐扭转了不利的局面,开始在同蛮族的斗争中占得上风,而随后的数百年中江家族人中更是涌现出了无数的谋臣武将。

丝绸之路有两条,一条是经过江家封地的陆路,另一条则是以明州港为起点的海路,怀宗朝乃江家正式过邹家的年代,但差距不算大,推动世宗皇帝颁布禁海令无疑是刨势力主要在东部的邹家的根。

王家在海外贸易上也有不小的利益,肯定不愿意看到禁海令的颁布,但倭国两个使节团闹得太大了,在政治正确下只好眼睁睁的看着禁海令的出台。

正常贸易不许那就只能搞走私了,夏纪一百九十二年起东海上的民间走私船就开始多了起来,在海上贸易中有大利益的王家自然控制了几个走私集团,但外人终究不可信,便从血脉疏远的远方族亲中挑选出了一群年岁十二岁上下的小机灵鬼,送到海的另一边接受倭国文化的熏陶,这个年龄段三观已经稳固,背叛家族的概率会小上很多,再说了王家也想好了隔离措施,就算被朝廷水师擒获也不会查到王家头上,他们就是真倭。

这就是第一幅画的时代背景,夏纪一百九十四年,年仅十一岁的王致登上了家族的走私船,海贼王人生的大幕就此拉开。

王家通过在倭国的关系网将小孩子们打散,各自送往不同的地方学习倭国的习俗,机灵鬼们在王家的安排下成了地地道道的倭国人,王致被安排的地方是名为觉禅院的佛寺,圆真就是他的法号,后面三两幅画的主题就是觉禅院修行。

王致在插画下面的文字中点名了觉禅院的流派,然后王嗣璁就悟了,为什么一个沙门中人会屡犯杀戒了!

觉禅院属于日本佛教中的净土真宗,净土真宗还有个更为人知的名字:一向宗,就是那个在信长之野望和太阁立志传中让王嗣璁头疼不已的一向宗,一向宗的总部正是本愿寺!

经过一向宗五年的熏陶,法号圆真的王致就成长为了一名酒肉穿肠过、杀人不眨眼、御女不心虚的破戒僧,他的武道天赋不错,否则也不会被王家嫡流看上,十六岁时就将觉禅院的武功学得七七八八,尤其是枪法,觉禅院作为一向宗的分寺,传授的自然就是总部本愿寺的套路,本愿寺流枪术在这个时空可是日本列岛的武功显学,经过好几代僧兵去芜存菁后非常的精妙。

觉禅院的经历被王致浓缩在了三幅画中,第一幅是拜师,第二幅是练武,第三幅是出师,从拜师开始插画就变成了上下两幅,稚子东渡因为是王致波澜壮阔的海贼王生涯的开始,方独占了一个版面。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世界中的主角,王致在得了本愿寺枪法的真传后就被觉禅院法主推荐拜入了当时在倭国有着“生涯无败”的剑圣武藏高干门下,修行剑道,这种机遇是倭国武者想都不敢想的,学了四年后现再无法精进王致就选择了出师。

第八页插图的背景是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主角是一个拄着十字枪的和尚与跟在他身后的瘦小身影,插画下面的文字点出了瘦小身影的身份:七曜之月曜。

彼时王致还没有成为日后的海贼巨擘,心底还有属于人类的良善,拜在剑圣武藏高干门下后除了修行剑道后会经常到战场上利用佛教沙弥的身份给死者念经度祈福,战场附近的村民会在战斗开始前跑进山中躲避灾厄,等结束后就会壮着胆子去战场上扒盔甲与刀枪剑戟拿去换钱,画中的瘦小身影就是当时在战场上扒拉死去士兵遗物的月曜,文字记载此前她已经收集了三把打刀,化身为圆真的王致走上前后颂了一句佛号,就抬起手中的十字枪,把枪尖放在了月曜的下巴上,将她的面庞抬起来与自己对视,月曜的反应让王致很是意外,她居然抓住了枪头,殷红的血液从指缝间流出。

因为是自己第一个忍者,王致对那天生的事情的印象很深。

“失魂落魄的野狗吗?要跟我走?好吧,只要你能跟得上。”撂下这么一句话,十七岁的王致就拄着十字枪离开了尸横遍野的修罗场,他的身后则是一个小小的身影,七曜中的另外六个也都是他在倭国战场上捡到的,只是她们就没有月曜那般有独占半页浮世绘的待遇了。

战场上被捡回来的孤女,起初作为服侍王致的侍女,后来历经修行,成为了出类拔萃的忍者,忍者的三大戒律也如思想钢印一般烙在她们七人的心底:

第一,父母至高无上,违抗父母之命,绝对不可饶恕;第二,师匠至高无上,违抗师匠教诲,绝对不可饶恕;第三,主人至高无上,搭上性命也要去守护,被夺走了一定要夺回来。

王致既是七曜的义父也是她们老师,更是主人,女忍者是要陪睡主人的,王致亦是她们的男人,忠诚自然是不用说。

忍者,这种岛国特色兵种也在宁书和夏书中的倭国章节被提到,正面作战肯定不是正规军的对手,但神出鬼没的特性让其成为了优秀的侦察兵,尤其烦人,王致手下就有不少忍者,最出名的当属七曜,信州隐之里忍法帖就是她们修炼的忍术法门。

《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日本》有这么一句话作为圆真势力强大的注解:

“圆真乃诸寇之,率贼三千,连舰数百,蔽海遮日”,三人成众,一个人是没办法成事的,都是有一个团队在后面,只是史书惜字如金,不可能详细描述王致麾下的贼寇,而在王致本人所写的自叙年谱中就不一样了,七女的故事在他的个人自叙传记中呈现,而且很详细。

在封建时代的倭国,底层百姓没有姓只有名,忍者就更惨了,只有代号,连名字都没有,只狼中的幻蝶、只猿、巨枭便是例证,王致麾下的七曜也是如此,可看完这些代号后王嗣璁差点就生出了王致是穿越者的怀疑。

七曜,又称七政、七纬、七耀等,古代炎黄子孙将荧惑星(火星)、辰星(水星)、岁星(木星)、太白星(金星)、镇星(土星)称为五曜,加上太阳星(日)和太阴星(月),就构成了七曜,金木水火土日月这种俗称很早就有了,梁朝的《太史公记》的天官书部分就有记载,可以用来计日,日本的一周七天就用七曜来表示。

王致在自叙中用炎黄字和片假名记下了麾下七名女忍的代号,王嗣璁懂亿点点日语,有n4的水平,因为他在日本有业务,人多口杂,很多时候是不能带翻译的,就怕泄密,别人会就不如自己会,按照金木水火土日月的次序,七名女忍的代号的罗马音分别是kanano——na、kino——koto、mizuno——ami、hino——rei、tono——hotaru、nino——karasu和tsukino——usagi。

训读是日语的一大特色,就是只借用汉字的形和义,不采用汉语的音,这个时空的倭国语言也是一样,规则也一样,五十音还是那五十音,金的训读是kana,木的训读是ki,水的训读是mizu,火的训读的是hi,土的训读是to,日的训读是ni,月的训读tsuki,“的”字的日语写法是の,训读念“no”,七曜代号的前半部分便是金之、木之、水之、火之、土之、日之和月之。

na对应的炎黄字是奈,koto是琴、ami是见、rei是铃、hotaru是萤火虫、karasu是乌鸦,usagi是兔子。

七曜翻译成炎黄文字就是金之奈、木之琴、水之见、火之铃、土之萤、日之乌、月之兔,可在日语中训读音为no的还有“野”,再者ami和rei在日语中不是只有一个对应汉字,读作ami的词汇除了见,还有亚美,rei对应的字有丽、玲、灵,所以七曜还可以翻译为金野奈、木野琴、水野亚美、火野丽、土野萤、日野乌、月野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