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皇朝的另一本秘史全文 > 第5章 为人师婊(第1页)

第5章 为人师婊(第1页)

“恭喜主人,枪头见红!”

站立于床边的一众女子看着王嗣璁那根昂然挺立,沾满了处子之血的大肉棍,纷纷欠身恭贺道。

女奴们的赞誉让王嗣璁大感欣慰,给女性破处绝对是男性人生中最极致的快事之一,更别说刚被他毁掉处女膜的女子身份了,纵观整个大夏朝,地位比她高的女子就没有几个!

“座主大人,被自己的学生夺走处女之身一定很屈辱吧!?”

言毕,王嗣璁就左右手分别抓住被他称呼为座主的熟女的一双脚踝外侧,硕大的肉棒在健壮的腰腹部的挺动下一下子钻进了混合着落红与淫液蜜穴中,女子听得王嗣璁所言充满恶意的话语不由啼啼唔唔的哼了几声,原来她的嘴里被塞入了一个钳口球,根本不能说话,只能用胴体的剧烈扭动来抗议。

被王嗣璁正在奸淫女子的容貌并非多么出众,放在王嗣璁的后宫中,绝对是倒数的存在,但问题来了,王嗣璁这一世的后宫在质量上可是吊打上辈子,可是拥有三名绝对意义上的九分女,最丑的也有七分颜值,被王嗣璁称之为座主的女人对于寻常男子来说无异于是天人之姿,就是年岁有些大,但眼角的丝丝鱼尾纹非但投有破坏她的整体美感,反而更增添了成熟女人的风韵。

女人的美貌到了一定程度就到头了,再美也就是肤如凝脂,五官俊俏,凤眼含春,魔鬼身材,看百八十个都这么美,也就没啥新鲜感了。

但是!

如果在这个美女名字前面加个头衔,比如现役女子大学生,这观赏价值一下子就涨了很多,再比如说,现役跨国企业oL,看护妇、女空乘,这观赏价值就又上升到了新高度,同样的美女,男人再看着就觉得更加性感了,如果说,是退役运动员,前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当红女团成员下海,那绝对是喵了个咪的,光听番号名字就眼花耳热,气血上头,就算当伸手党也认了。

这无非是马经对人的定义的一种体现: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王嗣璁自夏纪六百一十七年以后所收集的女子,身上都承载着巨大的社会关系:公主、女王、侠客、将军、皇后……

座主,在封建时代的官场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称谓,在科举制度中座主专指主考官,科举并不像高考,高考只要考生分数到达批次的录取分数线,哪怕成绩特别差,也肯定可以上一所高校。

科举则不一样,没有录取分数线这一说,录取名额也有限,评分也全靠考官个人主观判断。

当然了,绝大多数情况主考官都不会徇私,因为做主考官是一种荣誉,对于文臣官员来说是很神圣的,如果自己徇私枉法,那简直是侮辱自己。

这个时空的科举制度与明清时期没有什么区别,由于每次科举的阅卷官都不一样,鉴赏试卷的标准也不一样,士子能不能中举全看文章合不合考官的胃口,有的人遇到了赏识他的考官,自然就媳妇熬成婆了,就因为士子中试这种情况带有极大的偶然性,所以对于录取他们的考官,士子们无不感恩戴德,因为不管是乡试还是会试录取的名额都是有限的,而对于主考官来说录取试卷达标的士子纯属履行自己的职责。

与座主相对应的就是门生,炎黄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加之科举本身的巨大偶然性,放榜之后名列其上的士子们先要做的就是向座主投“门生刺”,并“拜谒”和“贽见”座主,以确认座主、门生关系,正如庆朝一位状元所言:“饮水则思源,依木则思荫;一冠一组,安所非老师赐也!?”

拜于门下只是开始,除了经常登堂、贽见老师,进士们还要为老师结集出书,自觉靠拢站队,在官场惟老师马是瞻。

老师生前要为其奔走效力,死后也要为其治丧,撰写纪念诗文,并照顾其家属。

而身为老师的座主对门生也会投桃报李,极尽照顾之能事,比如优先提拔门生,积极扩大他们的政治影响力,门生犯错,也会尽力助其开脱罪责。

师生之礼之所以成为封建科举时代公认的亲密关系,因座主不惟是老师,他们更是科举新鲜人的仕途引路人。

通常担任科举考试主考官的,都是朝堂重臣,能够与这样的官场大佬攀上关系,是很多士人求之不得的。

座主与门生既是施恩与报恩的关系,同时又构成利益共同体。

对于门生而言,朝中有人好做官,老师的提点和照顾对他们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人脉资源。

对座主来说,爱护和提拔门生,也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

所以门生们对座主除了感情上的师生关系,更多的是身为利益共同体的自觉。

夏朝对于科举主考官的选拔是有潜规则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主考官候选人必须是科举出身而非蒙荫入仕,而且名次必须是前十名。

单论卷,世家大族的子弟是卷不过寒门小姓的,朝廷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平抑世家大族对于科举的影响,官员能担任科举主考官也意味着朝廷认可他作为一方山头的地位。

王嗣璁乃夏纪六百三十年癸未科的同进士,这是最终的殿试排名,在此之前可是要通过会试这一关才能在四月十五这天于金銮殿上秉笔直书心中所想。

王嗣璁的座主就是夏纪六百零九年壬戌科的状元,会试放榜后他就按照潜规则,拜访了将自己点为进士的座主,王家子弟的身份让他可以不卑不亢的与之交流。

此方炎黄世界的封建朝廷和明清两代一样,对于进士及第者是非常优待的,先就是不用进行考试就直接进入翰林院当庶吉士,状元会被授予从六品的修撰、榜眼和探花则被授予正七品的编修,尽管这个时空的封建王朝的仕途还没有到“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内卷程度,但翰林院庶吉士成为宰相的几率要明显大于蒙荫官,因此有着储相的别称。

官员理论上是三年一升迁,两夏的时期吏部对官僚考评的时间正是会试结束后的三个月,实际上能享受这种待遇的官员很少,否则进士各个都能凭借熬的方式当上宰相了,绝大多数进士都是以五品官的身份致仕。

状元、榜眼和探花作为科举系统的翘楚,自然会受到当朝皇帝的另眼相待,作为壬戌科的状元,王嗣璁的座主就是三年一升,六百一十二年时得了吏部优的考评升为正六品官,六百一十五年为从五品,六百一十八年为正五品,六百二十一为从四品,六百二十四年为正四品,六百二十七年时为从三品,六百三十年时为正三品,六百三十三年时为从二品,六百三十六年时为正二品。

两夏确实有一品的官职,但一品都是三公三孤三少之类的荣誉官衔,一般给那些年事已高,快要致仕的大佬,正二品其实就是两夏官僚制度的顶点了。

两夏的中央制度是三省六部,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的脑作为文官系统的顶点便是正二品,但两夏实行的乃是群相制而非单相制,只要官职中带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便是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称谓由三个部分组成,“同”表示视同、参同、共同,“中书门下”指的是中书省和门下省,这两个机构朝是中央的决策机构,尚书省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上级,属于执行机构,做事从来都是先有决策后有执行,所以三省中以中书门下为尊,“平章事”意味着商量处理国事,因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含义是,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主官一样,主持处理国事,简称为平章事。

状元宰相,这种组合其实很是罕见的,王嗣璁上辈子所生活的炎黄大地在封建时代一共诞生了五百九十二名科举文状元,做到宰相的仅有四十五人,连百分之十的概率都不到,王嗣璁的座主从夏纪六百二十七年时便为平章事,当了快十年宰相的状元郎此时却被她的好学生压在身下用阳具疯狂的鞭挞!

是的,夏纪六百零九年壬戌科的状元是个女郎!

女状元,女宰相,女教师,三者合一,王嗣璁他能不兴奋嘛!?

对于女子能参加科举这件事情王嗣璁是一点也不惊讶,已知此方世界的女子可以修炼内力这种战力增幅器,而暴力又是秩序的元要素,由此就能推出一个结论,那就相较于另一个炎黄时空的同性此时空的女性乃是秩序建立与维护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还有凭借军功位列开国功臣的奇女子,正是得了这些勇攀尸山顶峰与畅游血海深渊同性的背书,这方世界的女子才能去参加人身危险大幅度下降的文试科举,另一个炎黄因为没有内力这种可以极大程度降低男女之间武力的玄学力量,女子就被隔绝于科举之外,女状元更是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

女进士这个群体很尴尬的,这个炎黄世界的女性固然因为内力而拔高了地位,但农业时代终究不是性别解放的工业时代,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嫁人生子才是女性的最终归宿。

自庆朝已降,朝廷允许女性参加科举但不代表就没有其他方面的限制,在诸如身家清白等基础上加了年龄与婚姻的限制,女子年过三十不中进士者则不许再考,而男性就没有这个限制,可以活到老考到老。

再者为了防止女进士以肉身作为晋身之资,庆朝特意申明女性只有在未婚或是夫婿为赘婿的情况下才能参加科举,赘婿乃是处于封建时代鄙视链末端的存在,彼炎黄世界从秦汉到隋唐,赘婿都是末等公民,与犯罪官吏、逃亡人员、商人地位差不多,这个炎黄世界也差不多,故稍微有点骨气的男人都不会去当赘婿,丢不起那个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