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皇朝秘史 笔趣阁 > 第2章 恶人就一定会有恶报(第1页)

第2章 恶人就一定会有恶报(第1页)

距离王嗣璁他鸠占鹊巢已经过去了两个整月了,逃出生天带来的庆幸与因能修炼内功而诞生的喜悦也被封建时代低下的生活水平给冲垮了。

但人总得活着,入乡就要随俗,为了更好,更快的融入这个新世界,他就一直竖起耳朵探听各种信息,在另一个地球的二十世纪,美国的中央司令部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现搜集到的所有机密情报中,有八成来自于目标自己的公开公布,而剩下的两成情报,又有八成可以通过公开渠道索要到,王嗣璁的公开渠道就是便宜母亲或下人们的东拉西扯。

丫鬟们之所以敢在小少爷面前闲聊自是因为王嗣璁对于三岁孩童身份的完美演绎,这个年岁的孩子正是渴睡与懵懂无知的年纪。

逡于见识的限制,丫鬟们根本想不到世间居然有魂穿这种事情,借尸还魂乃存在于传说怪谈之中的无稽之说,幼儿身躯与成人精神的组合委实骇人听闻,所以她们才会在王嗣璁面前肆无忌惮的讲话,一些个宫闱八卦和通识常识就通过她们的嘴传进了王嗣璁的耳中,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构成了他对新世界的认知基础。

从喜欢圣斗士星矢这部动漫能看出王嗣璁是一只二刺螈,异时空同位体,就是该领域中最能精确描述今生与前世异同的词汇,虽然上辈子他生活在后农业时代,但整体上还是能得出新世界的文化风俗与他前世封建时代大差不差的结论,而且这块土地的名字居然也是炎黄。

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国人都知道炎黄二字的来由,新世界的炎黄之称也是源自于炎帝和黄帝这两位人文之祖。

真的是离谱他妈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比这更离谱的还有,那就是文字。

王嗣璁与便宜母亲当下所居住的卧房中挂着不少字画,此炎黄世界的文字和王嗣璁前世所熟悉的汉字有着些许的差异,但基本框架没有大的改变,都是永字八划:点、横、竖、撇、捺、提、折、钩这八个笔画,没有脱离象形文字的窠臼。

象形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形象的描绘来表达意思,简化字前身是繁体字,很多繁体字就是对具体形象的高度还原,比如说马这个汉字,鬃毛,四个蹄子和尾巴都在字体中所有显现。

王嗣璁并没有因此而暗喜,确实他在书画中看到了不少和上辈子熟悉的汉字无二致的文字,但不敢肯定音和意思就是他认为的,拜上辈子的经历所赐,他的外语很是不错,因为要和天南地北的甲方做生意吗,英、法、俄、日都很6,拿日语中的“手纸”来说,音是tegami,意思则是书信,并非是擦屁股的卫生纸。

王嗣璁今生所出身的家族规定,子嗣不管男女,到了实岁三岁便要学文习字,具体日子是二月二的龙抬头,西席的教导方案是由易到难,先是一划的字,接着是二划的字,一天十个,以此类推。

除了课堂上学习,便宜母亲也会给王嗣璁进行补课,她喜欢用带有图示的启蒙书籍教育儿子,要求就是一天要认会十个字,虽说常用字是三千个,但最常用字只有五百个,它们在书籍中出现的频率约为八成,理论上掌握了最常用字一篇文章就能理解个七七八八。

因为脑子里面塞得的来自另一时空的成年人思维,王嗣璁的想法很是跳跃,就利用了抽样法,二十多天中他现西席和母亲教他的字不管是意思还是音,都和汉字没有太大区别,比如说他的姓氏王,这就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王嗣璁学习的难度。

是的,王嗣璁转生后依旧姓王。

永安王氏,就是被王嗣璁意识所取代男童的郡望,“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郡望一般都是一地一个,永安乃是统治这片大地王朝的国都,能以国朝京师为郡望,这王家的实力可想而知。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这片土地上除了天家外最有能量的便是定镇安靖这开国四公家,定国公家指的便是永安王氏,排序在封建时代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谁在前谁在后都是有严格的规矩,这份排名也是四大国公家族的实力的真实写照。

王家的势力有多豪横呢?

实权方面来说王家于本朝出了四十四名宰相,之下的六部尚书、侍郎等一次的高官更是不胜枚举,虚衔来说王家历代都有核心成员获得三公这种封建时代官场的顶级荣誉,便宜母亲前段时间所言的累世公卿并非吹嘘,而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民间私下流传的这句“朝臣半王家”就是对王家门生故吏众多的真实写照。

只有这般钟鸣鼎食之家才能让王嗣璁的便宜母亲,这般拥有极高颜值和不俗武艺的女子来担任庭院护卫,但王嗣璁以第三方旁观者的角度来评价便宜母亲,只会得到心机gIRL为了留在一线城市不惜爬床的结论。

通过下人之口王嗣璁知晓了自己这一世母亲的名字:郜慧彤,一个很优美的名字。

同时王嗣璁现丫鬟家仆们虽然表面上对母亲郜慧彤唯唯诺诺,但背地里却是各种阴阳怪气,至于原因吗,郜慧彤是妾非妻,还是最廉价的自荐枕席那种。

郜慧彤起初乃王家招募的刀女。

刀女源自于刀人,刀人是正儿八经的正七品女官,多由出身武官家庭的女子担任,与太监一道负责后廷的安保工作,与负责前朝安保工作的御前侍卫相对应,久而久之,民间就将给富贵人家担任护卫工作的女子称为刀女。

如果郜慧彤没有得到宗门的推荐给王家当刀女便见识不到京城的繁华,就能忍受山间的粗茶淡饭,见识不到区区王家看大门的都能让五六品的京官点头哈腰,就能忍受地方官府的吆五喝六。

宁为权贵妾不为平民妻这个念头就在郜慧彤这只草窝中飞出的凤凰心底扎了根,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

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一直贯穿人类的历史,尤其是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时代,王嗣璁这一世的便宜父亲虽然不是王家嫡长子却也是嫡次子,就算是低娶那下限也是五品官员女绝不可能是出身平民之家的郜慧彤,郜慧彤也是有自知之明,一点都没有当正室的野望,别说小三就是小四小五她都乐意去当。

古人只是见识少而不是笨,王家大宅里面漂亮女孩多了去了,想上位得拼手腕,智商,情商与运气,少一样都不行,郜慧彤就是有着旁人没有的巨大魄力,抓住了王明行被传染天花导致下人不敢去服侍的机会。

天花在农业时代堪称是即死判定的传染病,不分贫富贵贱,统统一半左右的死亡率,郜慧彤竟主动请缨前去照顾,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是两个概念,康复后且没有在脸上留下任何疤痕麻点的王明行很感激这名刀女的舍命照顾,就说我赏你点啥好呢,郜慧彤表示想终身有靠,于是俩人就有了王嗣璁,郜慧彤因为儿子的出生完成了阶级跃升,成王家二少爷的妾室。

郜慧彤也是运气,她本是个农家女,其出身的家庭按照经济水平划分是个有头牛的自耕农,在没有被宗门看上天赋收为弟子前经常跟着父母去照看家中的耕牛,牛痘是生在牛身上的一种传染病,是由牛的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它的症状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现局部溃疡,该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染给人类,人类被感染后皮肤上会出现丘疹,这些丘疹慢慢展成水疱、脓疱,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但不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并且日后还会免于天花的感染,郜慧彤在照顾家中耕地母牛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就获得了免疫力。

尽管王家二少爷王明行有了儿子,但他依旧是未婚状态,因为在封建礼法中娶妻和纳妾不是一回事,这种现象在封建社会中叫做“有姬无妻”,意思是官僚、士大夫、文人中相对混的不如意的男人,因为缺少财富或机遇,没能找到一个门当户对、家境殷实、能在官场上提供人脉资源帮助的家族作为联姻对象,又不肯降低选择正妻的标准,于是就干脆不娶正室,买几个颜值较高但出身低贱的女子带回家,一辈子和她们凑合着过日子,这个群体中的不少分子在缔结正式婚姻关系的时候已经和自己的侍妾、家妓、女奴们生了一大堆娃。

为何郜慧彤现儿子伤风感冒后在面对下人时会如此失态?

这与她妾的身份是脱不开的,妾在法理上不是人而是财产,男主人可随意买卖或赠他人,但妾一旦有了男主人的子嗣情况就微妙起来,这方炎黄世界虽有嫡庶之别,但绝对没有到王嗣璁前世那个亚细亚盲肠的嫡庶神教程度,庶皇帝和嫡王爷这种称谓,也就是女频的作者能想得出来。

庶子也是主子,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庶子便是父系的天然第一继承人,所以男主人对庶子的母亲总体上还是可以的,可若是庶子死了那就是另一个情况了。

郜慧彤的颜值很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但不代表王明行就一定会和她产生感情,此后俩人就没有生育了,对于这个不请自来的庶长子他并不是那么的看重,不过各种该有的待遇是一样不缺,一般都是十天半个月过来瞅上几眼,主要是看看这个儿子有没有死。

郜慧彤的心态很好,没有计较名分待遇,一直安心做着妾室,同时明白儿子对自己的重要性,在教培方面她可是下了血本,以她的月钱根本买不起那么多的珍贵书籍,都是每次看到她男人王明行过来后死缠烂打求来的,说希望儿子能文武双全。

王嗣璁怎么着也是他王明行的种,封建时代的夭折率很高,不是所有嫡长子都能顺利成长并继承家业,当代定国公就是熬死了嫡长子与庶长子后凭借庶二子的身份继承了家督位子,说不准这个不请自来的男娃娃就是自己的继承人,就跟管家说,郜姨娘想买什么书你就去买,银钱从二房账目上扣。

郜慧彤不是名门望族培养出来的大家闺秀,文墨只是粗通,就好比让一个只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女子去给孩子规划人生路线,她能吗?

不能,没这个能力。

但她有个好,就是自知之明,花大钱给王嗣璁买了各种工具书,除了正史部,还有很多科举方面的教辅书籍,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封建时代的底层逻辑是有权才能有钱,王家作为开国四公之,国姓之下第一家,利用权力开道,在很多行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文化产业,像雕版印书业,王家就是当仁不让的巨头,天下三分之一的雕版印书籍出自王家旗下的刻印工坊,郜慧彤能给儿子准备如此之多的书籍凭借的就是这份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郜慧彤给王嗣璁准备了很多的书籍,书籍的名字也都在书脊上写得明明白白,分量最重的当属历朝历代钦定的正史了,此方炎黄世界的三千七百多年历史就浓缩在了字数约一千六百万,九百九十九卷的二十三套正史之中。

封建时代可没有机械化大生产这种可以将商品价格降到略高于成本的大杀器,就导致了任何东西都很贵,书籍也不例外,在当下这个时空节点上,一本书差不多要四百枚铜钱,服侍王嗣璁的下人们的月例钱为三两银子,通过他们的嘴巴知道这顶的上普通五口之家一月的收入了,收入减去开支就是盈余,正数或是零蛋就是黑字,负数就是赤字,绝大多数家庭都是收支平衡,从这可以看出学文识字的成本有多高!

封建时代一本书平均一万余字,一部书可以有数本,十数本,甚至上百本,这套正史部都是精雕细琢的工具书而非粗制滥造的消遣读物,没个千两银子根本拿不下来,曾国藩在王嗣璁上辈子所生活的炎黄世界可是被儒家认可为三个半圣人中的半个,道光十六年他会试不中后返乡,途中经过南京时在书市看到一套《二十三史》,这部书印刷精美,让爱书如命的曾国藩喜爱的拔不动腿。

一问价格曾国藩更是惊呆了,书商张口就要百两,要知道这在清末可是一笔巨款,无奈曾国藩太喜欢这部书了,于是把身上的衣物全部送进了典当铺,然后用借来的一百两银子买下这部书,只留下一小笔盘缠勉强回到家,拥有一套完整的正史部对于封建文人来说绝对是最大的梦想之一,这个成就王嗣璁今生三岁多时就达成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