咿呀咿呀!
木制的车轱辘费力地滚过还算平坦的官道,伴随着嘚嘚的马蹄声。
走了大半日精疲力尽神情麻木的裴家老少,齐齐停下转身,十余辆堆满粮食的平板车出现在众人眼前。
“粮食来了。”陆氏惊喜失声尖叫。
失态的不止陆氏,饿了几天的裴家老少们,个个眼睛放光。看着裴青禾的目光愈发热切。
这几天的跋涉行路艰难,众人默默忍过来了。可每日就两个干饼子,和一点点可怜的水,根本填不饱肚子,实在难熬。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这个道理朴素又实在。
是裴青禾从章武郡王手中索要来的粮食!
这一刻,裴青禾在族人心中的形象骤然跃升,比两丈还高!
几个东宫侍卫下马,走到裴青禾面前。领头的高侍卫拱一拱手:“裴六姑娘要的粮食棉布药材,都买来了。”
东西倒是好买,县城里粮铺布庄药铺都有,不到半日就买齐了。
真正耗费时间心力的,是找车找人。
平板车好说,买个十几辆,花不了多少银子。拉车的牲口着实不好买。马是不用想了,军营里尚且不够用,市面上几乎看不到卖马的。牛也金贵,价格高昂。
民间拉车多用骡子和驴子。
要一次性买十几匹,寻一个会赶车会伺候牲口的车夫。最重要的是,还得肯跑一趟幽州。
这年月,出一趟县城就算出远门。长途跋涉一千多里地,打个来回就是三千里。车夫们听了直摇头,给再多银子也不肯去。
高侍卫被接连拒了几回,到最后恼了,直接绑了一个没有家室的光棍车夫。长刀一亮,再扔十两银子,这个三十岁的车夫也就老实赶车了。
寻大夫的过程也差不多。最后还是靠着长刀“请”了一个年轻大夫来。
这些小事,不值一提。
高侍卫云淡风轻地向裴六姑娘表示,自己不负所望,圆满完成了任务。
裴青禾就当没看到一脸倒霉晦气的车夫和蔫头耷脑的年轻大夫,客气地向高侍卫道谢:“高侍卫辛苦,多谢。”
高侍卫应道:“小的奉郡王殿下之命护送裴家人去幽州,理当听候裴六姑娘差遣,不敢当这一声谢字。”
言下之意也很清楚。
护送保裴家老少平安,已经仁至义尽,不该提的要求就别提了。
孙校尉过来,热络地和高侍卫攀谈。
论官职,孙校尉是正八品的校尉。高侍卫连品级都没有。真到了一处,却是孙校尉向高侍卫殷勤示好。
高侍卫是东宫侍卫,是章武郡王的人。东宫再被魏王挤兑打压,也不是一个小小的校尉招惹得起的。
高侍卫冷冷扯了扯嘴角:“孙校尉行军赶路真是一把好手,我们追了两日才赶上。”
讥讽之意,清晰可见。
裴家老弱妇孺,竟走出了行军的速度。定是孙校尉压迫太过。
孙校尉苦笑着解释:“高侍卫误会了。我原本打算,一天行二十里。是裴家人主动加快速度。”
高侍卫冷笑一声,摆明了不信。
孙校尉百口莫辩,索性也不说了。
高侍卫又不是没长眼睛,接下来一路同行,睁眼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