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看的太透彻了。
这话李墨白心中表示,不敢苟同!
你让赵德汉这个处级来。
那,副省都得在他办公室门口排队的。
但是李墨白不会去跟张伯令去狡辩这个事儿。
这样的例子太少了。
不能算数的。
那海瑞也是举人,最后官拜正二品呢。
可纵观历史,有科举以来,举人功名,当代正二品的有几个!
就好像现在。
你说你中专学历当到封疆大吏的。
不说一个都没有吧。
但可能放眼全国,就那么一两个。
太稀缺了。
“如果咱真的把本来能上一本大学的孩子,给搞过来了。”
“我们的生源质量是上来了。但是对人家孩子不公平啊。”
“人家会不会因为在我们学校被耽误了呢?”
“这是道德层面的问题。”
“我们都是良心办学的。”
“要是这么干了,将来,我哦担心您会后悔!”
张伯令说到这里,平静的看着李墨白。
见李墨白微微点头,随即又道:“其次就是公平上的难题!”
李墨白给张伯令续了杯水,继续学习!
“同样的分数。在燕京能上一本,在山河四省只能上三本,你是按照燕京的标准来,还是山河四省的标准了?”
“对吧。”
“如果说,咱严格按照燕京的标准来,那山河四省的孩子得爽死。”
“反之,按山河四省的标准来,燕京就没法玩了。满大街的落榜考生。”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李墨白闻言,眉头紧锁。
确实。
姜还是老的辣。
张伯令提出的这个问题,李墨白还真没想到过。
确实。
山河四省,还有苏江这样的教育大省。
实在是,太卷太卷了。
这玩意儿,你山河四省,苏江省的大专实力,如果换成燕京户口,能上二本!
你三本实力。
能上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