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有官员也是附和道:“就事论事,守灵是三皇孙应该的。”
“但大闹灵堂,不管如何就是不孝。”
蓝玉怎么可能跟文官对得过嘴,文化上就处于先天的欠缺。
“放你娘的屁。”
蓝玉破口大骂道:“允熥守灵不说,你们就盯着灵堂吵闹不放是吧?”
“陛下,您看吧,连凉国公都承认,三皇孙在灵堂大闹。”
官员赶紧说道:“这难道是孝子该有的举动吗?”
蓝玉瞪大眼睛,嘴巴张得老大,“本公什么时候承认了?”
“刚才国公说盯着灵堂吵闹不放,是不是承认这是事实?”
蓝玉:“……”
我入你娘!
你们特么的怎么这么恶心人?
勋贵们也是头皮发麻。
凉国公就是这么反驳,却不想自己就落下的话柄。
汤和心头叹息,就蓝玉这莽夫,他怎么可能是文官的对手。
三言两语,就把自己给陷进去,成为针对三皇孙的帮凶。
他不得不站出来,道:“三皇孙乃是嫡子,该是跪在孝子首位尽孝,二皇孙不让,依旧跪在首位,这难道不是僭越失礼,不顾兄弟身份,长幼之序的区别,强行霸占的行为吗?”
“三皇孙不过是跪在该跪的地方,怎么就成了大闹灵堂?”
“当初太子妃与二皇孙与三皇孙起了争端。”
“怎么就成了三皇孙大不孝之过,难道太子妃与二皇孙就没有错误?”
蓝玉眼睛一亮,喊道:“就是。”
“允熥乃是太子嫡子,跪在首位天经地义,二皇孙跪在首位就是僭越……。”
礼部官员反驳道:“二皇孙也是嫡子,他跪首位,别说本就应该,陛下也是应允的。”
李景隆也忍不住出声,冷笑道:“那三皇孙也是应该的,当日陛下亲自恩准。”
事情最终还是回到老朱的身上。
朱允炆跪首位,老朱应允。
朱允熥跪首位,老朱也应允。
说来说去,他们都无法把责任推到陛下的身上。
谁敢啊?
詹徽看了看黄子澄等人,这时候开口,道:“二皇孙是嫡子,又比三皇孙长。”
“他是嫡长,跪首位符合礼法制度。”
“三皇孙胡搅蛮缠,大闹灵堂,陛下顾及太子安息,才一时忍让开恩。”
“怎么就成了三皇孙是嫡子,是天经地义了?”
“难道因为陛下一时息事的做法,你们就觉得是正确的?”
黄子澄马上要跟进。
他们这次,就是准备先借朱允熥大不孝的行为,将朱允炆推出来,一旦陛下认可二皇孙。
那么大不孝的罪名,就能顺势的按在朱允熥的头上。
从此杜绝朱允熥任何觊觎太孙之位的资格。
黄子澄要说的,就是添油加醋,把朱允熥在都督府说要做太孙的事,拿到台面上来。
再次给朱允熥制造绝对不利的情况。
但黄子澄刚一开口,只说出一个字来。
殿外就传来冷声。
“谁说的,他朱允炆比本王这个嫡子,还要嫡,还要长的。”
“区区一个庶子,也敢与本王嫡子身份相提并论?”
朱允熥跨步走进谨身殿,驻足而立,光线都在他身后。
他一身孝服白衣,腰间悬剑,左手扶着剑柄,向左稍稍倾斜,右手负在腰间。(参照老三国人物形象)
姿势堂正,气度轩昂。
众人看不清朱允熥的神色,只看到那挡在光线前的挺拔身姿。
老朱一时有些恍惚,他好似看到了,那个令他朝思暮想,意气风发的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