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陈安就从酒店退房了。
陈家村。
陈安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直到初中去市里上学。
看着村口的一座小桥,陈安思绪不由得回到许多年前。
当时初中他上的是寄宿学校,属于那种上十天放假三天半的。
每次上学的时候都要在这路口等着大巴车。
而每次坐大巴车,师傅都会拼命的往车上塞人,他连座位都抢不上,就这么晃晃悠悠的站一个多小时到达市区客运站。
然后下了车子还得坐公交。
不过因为寄宿学校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倒是也习以为常了。
直到高中上了本市的重点中学,他和舍友聊天才发现,大家都是感慨终于脱离家长管控,自由了。
那一刻陈安是心酸的,如果说可以,他宁愿不要自由。
上大学后,村里的大巴车被市府的公交所取代了,听说好多开大巴车的都失业了,挣那么多年钱赔进去不说,车子补偿也是少得可怜。
陈安开着车子从桥上路过,远处正好驶来一辆公交车。
从他的视角看去,可以看到车子里空荡荡的,只有零零散散几个座位有些学生。
也是,现在家家户户有车的都多了不说,就算没车的,条件好点,也想着几个人拼车去市里,也贵不了太多。
当然,前提是别被那些精明的人当成外地人给宰了。
没过多久,车子便缓缓驶入了陈家村。这个村子大致可以分为村南、村北和市集三块区域。
村南紧挨着广袤的田地,那里的居民大多以耕种土地或养殖家禽为生,过着勤劳而朴实的生活。
市集则是每两天热闹一次,早上六七点钟的时候,村民们就得早早起床,赶去赶集,生怕错过了抢购好东西的最佳时机。
而村北,则是一片错落有致的院落,住在这里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生活也更为优渥。
要说一辆崭新的A8L轿车驶进这样的村庄,那自然是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在这个大家起床都较早的老家地方。
“哎,你看这是谁家的车啊?咱们村里好像没见过这样的豪车!”一位大爷好奇地打量着路过的车辆,忍不住开口问道。
“不晓得嘞,看这样子,肯定是又有个在外面做生意发达了的人回来咯!”旁边的一位大妈接过话茬,眼中闪烁着羡慕的光芒。
“这下可有热闹看了,不知道这家人会怎么招待亲朋好友呢!”另一位大爷也凑了过来,兴致勃勃地议论着。
此时,车子刚好驶过了村口那些年自建的小公园,一群大爷大妈正围在那里,对着路过的这辆豪华轿车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脸上洋溢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
要说村里一共就这么几百户人家,放到以前的话,这些大爷大妈那真是谁都认识。
这些年不行了,大家都往城里去,可能有的人几年才回来一次,那可真是认不出来了。
更别说陈安开着车子,从外面还看不到里面。
陈安驾着车子,沿着村里最外圈的道路,径直从村北往村南驶去,这样便能巧妙地避开那总是拥堵不堪的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