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
南锣鼓巷的胡同里,李爱国骑着自行车,后座上坐着李穗。经过一些不平整的路面时,车子颠簸,带着铃铛轻微响动。
对李爱国来说,这辆自行车算不上多好的质量,但处于这个时代,却是意义非凡。
至于说李穗,一开始坐在车后座上还有些害怕,手紧紧抱着哥哥。
等到自行车骑起来后,她也逐渐适应,瞳孔也越来越兴奋。到后来,甚至张开双臂,在后座像只活泼的小花猫。
忽然车轮子碾过几粒小石子,抖动让李穗吓了一跳,又急忙收回手臂,抱紧哥哥的腰。
“老板,来两张荷叶饼,包点卤肉!”
李爱国这时把自行车停在路边,冲着众多摊贩的其中一家道。
这边胡同巷道正是早点摊子,不少摊主客人已经开始营业。
这会儿虽说时间早,可已经有不少人影匆匆,在这边冒腾着热气儿,寻着早点。
“得嘞,小同志,这就给您做!”
那荷叶饼铺的摊贩热情的应了一声,便掀开编制竹筐子上盖着的一层厚厚白棉布,取出两张荷叶饼,接着又在另一边煮着的炉子里捞出些卤肉。
卤水鲜亮,香气逼人,李穗紧跟着李爱国从后座下来后,闻到卤肉的香味,眼珠子一下子都清醒了不少。
与此同时,李爱国兄妹俩身上,也被不少路人的目光扫过。
无他,能早上出来花钱吃早饭的,家里多少还是有些条件的,工人阶级不少,可就是这么一条巷子上,像李爱国这样骑自行车的,却找不出第二个。
所以,大家伙儿看向李爱国兄妹俩,目光又大都落在那辆飞鸽牌的自行车上,艳羡不已。
李穗本来被那么多人突然盯着看还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在看到一些人羡慕的目光后,这丫头才反应过来,大家这是在看他们家的自行车!
一下子,李穗心中便觉得骄傲不已。
别看他们是乡下搬到城里来的,但我哥有本事!这些城里的人都没有自行车,他们家有!
很快,摊主那边也把包了卤肉的两份荷叶饼递过来。
“老板,谢谢嘞。”李爱国掏出票子,接过老板找的钱后,便拉着妹妹又推着自行车换了个方向。
李穗重新坐回自行车后座,这回李爱国倒是没有再骑上去,只是一边推着自行车,一边吃着卤肉荷花饼。
一张饼三百块,加卤肉两千块,两张饼就是四千块。相当于一个工人一天小半的工资了。就算是工人家庭,也不舍得天天出来吃。
可对于已经在丰泽园那边定好工作的李爱国来讲,一个月工资都是两百万打底了,这点消费自然是不在话下的。
“穗儿,一会哥再给你买几个白面馒头,你带回去中午自己热了吃,家里还有些咸菜疙瘩,先凑合凑合,等哥哪天休沐,咱们再去买些年货回来。”
由于刚来丰泽园上班,中午那顿饭李爱国没法回来,所以只能先早上准备一些,正好再过段时间就要年关了,现在有了工作工资,李爱国也就有了底气,之前抚恤金剩的那些他打算全花出去,在家里也屯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