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大明科举舞弊?老朱请我入朝 > 第16章 咱要见见叶煊(第2页)

第16章 咱要见见叶煊(第2页)

自然是要说了,他可不敢隐瞒陛下。

想到这里,毛骧没有退下,而是道:“陛下,经过这两日锦衣卫的调查,拟定考题的并非是滕毅和范敏两人。”

轮到朱元璋和朱标意外了,负责贡院考场的考官中,主考官两人、同考官八人,这十人中论博学多识,自然以滕毅和范敏这两位六部尚书为首,不是他们还能是谁?

是哪个侍郎么?

“是主誊录官,叶煊。”毛骧道。

“叶煊?誊录官?”老朱对于这个名字是有印象的,即使是个小人物,但他精力旺盛很多事情和人都能记得,他自语着:“就是洪武十四年,献上滚筒式油印机的那个工匠吧。”

“咱觉得这滚筒式油印机作用不错,于是让他入朝当了个不入品的誊录官。”

“他有如此见识?”

朱元璋确实感到意外和惊讶了,这种国策范敏和滕毅能提出来,显得很正常,可若是一个小小的主誊录官,并且原本并非是世家大族出身,更是一个工匠提出来的,就显得有些天方夜谭了。

感觉不是那么真实。

“经过调查,确认是叶煊所拟定。”毛骧再次道,然后将整个事情的过程叙述了一遍,这让朱元璋彻底感到震撼了。

十八岁。

工匠出身。

先是拿出来了滚筒式油印机,这种利国利民的天工之物。

又提出了解决土地兼并的两种方法、代替宰相制度的两种方法,这已经不是凡人了,恐怕李善长、刘基也没这能耐吧。

“毛骧,是否是锦衣卫调查有误?”朱标有些不敢相信,身为太子这些年他见过的所谓的神童、才子不知道有多少,并不认为这些事情是叶煊能做出来的。

关键的是。

叶煊自幼并未拜师于大儒座下,也没怎么读过书啊。

“臣的手下所调查的情报,尽皆表明此次科举新的考题,为叶煊所拟定。”

毛骧再次肯定道。

朱元璋和朱标彻底无法淡定了。

良久后,朱元璋拿起石案上的考题,眉峰紧蹙,指尖无意识地敲击桌面,“挑选一些信得过的人,把这个叶煊保护好了。”

“他若是出现意外,咱唯你是问。

“另外安排一下,咱明日要亲自前往贡院考场一趟,见见这个叶煊。”

毛想闻言立刻躬身退下,离去的过程中心中盘算着自己的想法,看来这个叶煊肯定能得到陛下的重用了,而现在正是最适合交好的机会。

随着毛骧离去,太子朱标这才疑惑的道:“叶煊原本是匠籍,并非名门大族出身,之前将他调遣到贡院担任主誊录官时,我曾浏览过叶煊的族史,其世代皆是工匠世家。”

“那么,科举舞弊案是不可能有叶煊参与到其中的,况且叶煊也没有这个资格;现在已经能看出来,叶煊为了保命,将自己多年的学识全部拿了出来,可为何前十八年,他如此隐藏自己?”

闻言,朱元璋哈哈一声:“这才是他聪慧的地方,他这是准备等咱死了,再将这些东西拿出来献给你的,若非这起案子牵连到了他,估计他也不会拿出来的。”

朱元璋看的更深透一些。

既然叶煊这个人脑子里面能拥有这么多的国策、制度,其也将是一个聪明的人,而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会选择逆流而上的,大多数都会选择明哲保身。

入洪武朝为官,能明哲保身吗?

很显然是不能的。

同时这些制度拿出来,会与很多得益者为敌,其中包括着豪强、大族、世家、勋贵,甚至皇室成员,叶煊能抵挡得住么?估计是叶煊并不认为他朱元璋愿意保他,而是认为在利用完后,会将自己抛弃在一边,所以才选择藏着掖着。

等到朱标继位后,以朱标在外的仁慈之名,才会选择将这些东西拿出来换来权势富贵。

朱标一点就通,明白了怎么一回事。

确实,有能力有智慧的,都会选择明哲保身,洪武朝到了目前仅仅十五年,可已经杀了不少官员了,而自己在外有着仁慈之名,叶煊完全可以选择渡过洪武朝,等到自己继位后,再拿出这些国策制度来。

“可是,父皇为何又要明日亲自去见叶煊,直接召见他不是更方便?”朱标想了想,问道。

他的性格向来如此,不懂就问。

朱元璋看了朱标一眼,淡淡的道:“咱若是将叶煊召入宫内,岂不是这一路上谁都知道,叶煊被皇帝宣召入宫了;届时科举结束,贡院考场中的考官们传出考题是叶煊拟定的消息,再加上今日咱召叶煊入宫,基本上就已经定实了,叶煊提出了种种对国家有利、却对各方势力有害的方案。”

“到时候咱能保得住叶煊吗?”

“这群大族,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皇室都敢为敌,更何况叶煊了。”

“可咱若是明日亲自去见一见那叶煊,届时所有人都会认为咱是去见滕毅和范敏的,毕竟皇帝怎会见一个小小的誊录官;等到科举结束,考官们宣扬是叶煊拟定的考题,又有几人会相信这叶煊有如此能耐?”

“咱现在要的,就是保住这叶煊,其拥有如此才干,遭到陷害岂不可惜;方才毛骧说了,叶煊拟定考题的过程中,所有考官都在场,这些考官中也有不少文官大族的人,他们是为了活下去,暂且答应了叶煊,可等到科举结束后所有人相安无事,这些人为了家族的利益,也会将叶煊的事迹说出去,让叶煊陷入众矢之的。”

说到这里,朱元璋让宫女端来杯盏,轻轻引了一口凉水,咕噜噜的声音传出,他润了润略微干燥的喉咙,继续言道:“让毛骧派信得过的人保护叶煊,也是这个道理,这群大族勋贵什么都敢做,就算在这贡院考场内,叶煊的命也不安全。”

听着朱元璋这些话,朱标心中不得不佩服父皇的智慧和手段,他想要学到父皇这种程度,恐怕有着漫长的距离。

父子两人,一人说,一人听,倒显得安泰祥和,朱元璋的心情今日也格外不错,不但乖孙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又发现了叶煊这个不错的人才,这让朱元璋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消息,不多时,就有侍卫进来禀告:

“陛下,戴礼在外求见。”

听到戴礼这两个字,朱元璋身材坐正了些,脸上笑意也尽皆消失,并非是他心情不好,也不是讨厌戴礼,而是身为帝王大部分时间面对这些不太需要‘拉拢’的臣子们,需尽量保持冷漠,他声音显得很淡,如冰水般道:“让他进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