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大明科举舞弊?老朱请我入朝免费阅读 > 第18章 假设法(第1页)

第18章 假设法(第1页)

“这个。。。”叶煊有些不懂,堂堂锦衣卫指挥使为何询问自己对于科举舞弊案的看法,这是他该思索的么?他只能吞吞吐吐的,表示自己没有什么看法。

这起案件确实牵连到了他,可他却并不想太过深入参与到其中,如此重大的案件参与者恐怕至少是数十个大族以及各方力量,现在的他面对这些势力犹如蚍蜉撼树。

“呵呵,叶誊录误会了。”见叶煊这幅样子,毛骧顿时和善微笑,这才缓缓道:“我并没有想着让你参与到调查此案件中的想法,只是想询问一下,这段时间考场内,是否有考官鬼鬼祟祟,亦或者心中不安,有不对的地方?”

“特别是,叶誊录拟定新的考题后,依旧拒绝使用这些考题的人,都有哪些?”

这才是毛骧真正想要询问的问题。

他没有过想让叶煊帮助自己的想法,调查案件是锦衣卫擅长的工作,叶煊虽有不错的能力和惊人的见识,但未必擅长查案,他只是想从叶煊这里知道,贡院考场内的考官中,有没有可疑的家伙。

现在案件陷入了一个难点,锦衣卫这边需要从定远侯王弼那里,知晓到底是从哪里获得的科举存在舞弊的消息,可他们不能直接去询问。

谁知道这起案件,到底有没有淮西武将系的人参与到其中,别看科举舞弊的考生中没有淮西武将的族人,就认为淮西武将绝对没有参与到其中了,万一呢?若是直接询问了,谁又能保证定远侯王弼给出的答复,一定又是真的呢?

只能自己查,查清楚!

“我倒是没有感觉到异常的考官,大家都挺怕死的,想着尽快打印誊录好新的考题。”叶煊回想起这两日考官们的种种举动,没有发现不对的。

闻言,毛骧叹了口气,“唉,难办,难办啊。。。”

“这起案子,不好查啊。”

毛骧独自叹气,蒋瓛在旁沉默不语,也没有什么好的思路和主意,叶煊倒是准备就直接离开了,其实他是很想了解清楚这起案件的具体诞生原因和整个过程中,很有可能科举舞弊案发生,和他有着一定的关系,当然他也没有把自己想的太过重要,或许是其他的原因呢。

但若是能提前知晓这起案件的过程、原因,那么起码心中有个底,知道该如何预防未来的危险。

不过还是少参与到其中吧,目前他在朝堂中尚无任何根基,最好不要参与到这其中去,除此之外朱元璋虽然很看重他,他依旧觉得并不靠谱,只有戴礼那边将朱雄英的病情治好,他才能彻底放心。

叶煊这就准备离去了,明日是科举考试的第三日,他还需要给滕毅和范敏两人讲解一番大明宝钞的各种制度,目前考场内的各种事务其他考官们都已经担任下来了,他可以说是闲得无聊,每日也只能给两位主考官讲讲制度,打发时间了。

他刚准备离去,忽然心中一顿,大明宝钞。。。大明宝钞。。。既然这几日在贡院考场中并无其他事情,不如趁此机会,看能否搞出来新的大明宝钞?也就是能拥有充分防伪特征的大明宝钞。

这是对于自己有益的事情,朱元璋嗜杀官员,但绝对不是不讲理的人,他觉得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研究一下,想到这里叶煊准备求助毛骧。

能自由出入贡院考场的,除了戴礼就是这群锦衣卫了,而戴礼今日并没有来过,有可能是朱元璋相信了他的话,在治疗朱雄英,也有可能是朱元璋没有相信,给戴礼杀了,目前指望不上戴礼,就请毛骧帮帮忙吧。

想到这里,叶煊便言道:“不知指挥使,可认得徐义?”

闻言,毛骧目光微闪,思索了良久,才从脑海中翻出来了这个名字,“宝钞提举徐义?”

“正是。”叶煊脸上露出喜色,毛骧知道这人就好办了。

徐义这个人在历史上并没有任何名气,可以说是小透明了,其原本是元末的地方小吏,因精通财政洪武年间被征召入朝,洪武八年朱元璋下诏发行大明宝钞,徐义被任命为受任宝钞提举司提举。

看起来名头不小,可宝钞提举司提举,就是个正八品的小官而已,比九品芝麻官高了那么一品,算是八品黄豆官吧。

官职虽低,可徐义这个人财政能力确实不错,他奠定了宝钞制度,制定条例,参与起草《大明宝钞章程》,规定宝钞面额,也就是一贯至百文的宝钞面额,以及兑换比例,1贯等于铜钱千文或银1两、流通范围及伪造惩罚。

大明宝钞监制工艺,也由其负责,徐义主持南京宝钞局的设立,选用特制桑皮纸与靛蓝染料,设计防伪纹样。

他还参与了协调财政体系,譬如税收折钞,推动田赋、商税部分折收宝钞,如洪武九年诏令“天下税粮以钱、钞、银代输”。

甚至于,这个人很早就发现了大明宝钞的信用存在问题,采用调控流通法,在应天府及江浙等地设“行用库”,负责新旧钞兑换,试图维持宝钞信用。

但关于徐义这个人,史书中的记载实在是太少太少了,仅仅只有“《明太祖实录》卷九十六记载,洪武八年正月“置宝钞提举司,以徐义为提举”。”“明代学者王世贞《弇山堂别集》提及徐义参与制定宝钞条例,但未载其生平细节。”和其他少数简略记载,提起参与大明宝钞的参与制造者,很多人想的都是胡惟庸,也确实首批大明宝钞制造就是胡惟庸负责的,而徐义在其中付出了很多功劳,却成了个小透明。

叶煊所了解的这个人的信息中,还有徐义伪钞打击之事,建议严惩伪造者,《大明律》最终规定“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洪武十年时,已出现宝钞贬值迹象,米价从1石1贯涨至2贯,徐义建议限制发行量,但未被朱元璋采纳。

这就是徐义的全部资料了,大明宝钞制度改革、制造新型防伪宝钞,都需要这个人的参与,除此之外私自制造宝钞可是违法的,他需要得到这个人的同意首肯才行。

“你打听这个人干什么?”毛骧看了看叶煊,也没等着他回答,然后言道:“徐义早已经被下狱了,等着被杀头呢。”

看着叶煊闻言露出意外之色,毛骧环顾周围确定无人监听,这才凑近了道:“胡惟庸案,牵连者。。。”

多余的话,毛骧没有说,可叶煊已经明白了。

他心中很是无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