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大明科举舞弊?老朱请我入朝全文免费 > 第25章 到乾清宫报到(第1页)

第25章 到乾清宫报到(第1页)

“既然叶煊这么说了,你们两个就退下吧。”

朱元璋的声音像是被抽干了所有情绪,每个字都匀速地砸在地上,连空气都未被搅动分毫,显得很平静,很阴沉。

蒋瓛和毛骧立刻躬身,迅速退去,跟在陛下身边多年,他们能感受到陛下现在的心情很不好。

他们也不是很想听接下来谈话的内容。

虽然对于这起案件的另外一层原委真相很好奇,但看叶煊这样子,很是想让他们两个退下,就代表着接下来谈话的内容可能涉及到了皇家问题,这可不是他们能听的,若是继续听下去,很有可能小命不保。

两人退出这片区域后,并没有直接离开贡院考场,而是镇守在两侧,并唤来大量锦衣卫,严格禁止任何人进去。

“叶誊录,还是个厚道人啊。。。”蒋瓛不禁道。

闻言,毛骧点了点头,“确实,有些话就不该是你我能听到的,叶誊录很明显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让我们两个离开,他这是有意想要保住我们的命。”

他们两人心狠手辣,特别是在狱内审判官员时也是绝对不留情的主,但也知道有恩要报的道理,同时叶煊这个人未来必然起势,他们自然要想着好好结交。

同一时刻,随着蒋瓛和毛骧离去,朱元璋的面色不温不火,看不出来情绪,看了叶煊一眼:“他们两个走了,说吧。”

“你认为,浙东系和淮西系文官恩怨纠葛这么重,为何还会联合在一起?又为何要让毛骧和蒋瓛退下?”

即使是朱元璋,此时也挺好奇的。

闻言,叶煊深吸了一口气。

强行让自己的心态稳住,他这个猜想很大胆,但同时也是最接近真相的。

随即,他这才言道:“淮西系、浙东系文官争斗多年,导致两系骨干刘基、宋濂、胡惟庸等人灭亡,再加上各种利益、恩怨、纠葛,导致两系不合,他们确实不可能联合在一起。”

“但,根据臣的猜想,他们确确实实是联合在一起了,这其中有着种种原因。”

“首先就是科举舞弊若是成功,以两系联合的力量,足以保证根本不会泄露出去,这是远远比举荐制度和旧的科举制度,更适合他们文官大族的获取利益方式。”

“其次。。。”说到这里,叶煊看了朱元璋和朱标一眼,身躯微躬,道:“其次,就是因为皇长孙朱雄英。”

皇长孙朱雄英!

这六个字一出,仿佛周围的温度冷了许多,朱标立刻变色,朱元璋更是露出了危险的目光,那眼神很冷、很尖锐,似要将叶煊看透。

“你清楚你在说什么么?淮西、浙东两系文官联合,能扯到咱的乖孙身上?”

科举舞弊定性已经够严重了,若其中在牵扯到了皇家的人,更是牵扯到了朱雄英这种未来的皇太孙、现在的皇长孙,严重程度则更上一层楼,此刻哪怕朱元璋的心绪也不稳定起来。

这群文官的胆子,真的这般大?

“臣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叶煊给出肯定的答复,这个猜想同样几乎就是事实,明朝时期文官大族的胆子,大的惊人。

他之前有过类似的猜想,只觉得不太可能,但随即想到明朝历史上文官大族做的事情,又觉得不是不可以理解了。

叶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语言,继续道:“淮西系、浙东系两系文官争斗,归根结底依旧是文官体系之间的‘内斗’而已,而若是他们面对同样的敌人,再加上他们能获得足够的利益,就不会内斗。”

“譬如宋朝,军队力量失势,文官力量掌权。”

“宋朝是文官大族最巅峰的时期,掌握了整个朝堂、天下的力量,甚至皇帝都对文官大族没有任何办法。”

“而我大明的文官集体,自然也很想让明朝变成如宋朝般,所以他们面对的最大的拦路石,就是军队,也就是开国勋贵集体。”

叶煊说的这个道理,朱标和朱元璋都懂,自古文武对立太常见了,况且当今大明文武对立格外严重,文官们看不起没有文化、不懂儒学的武将、武将们瞧不起不会打仗的书呆子文官,再加上各种原因,实际上矛盾很大。

甚至,文官集体想让大明变成宋朝那般,朱元璋也没有感到意外,若他是文官大族中人,自然也有这种想法。

“但,这又和咱的乖孙有什么关系?”朱元璋的语气几乎堪称质问了,提到朱雄英,朱元璋的情绪波动的特别大。

现在话已经说到这种地方了,蒋瓛和毛骧也出去了,叶煊也不是藏着掖着的人,便直言道:

“皇长孙朱雄英生母,为太子妃常氏。”

“常氏,开平王常玉春之女。”

“因此皇长孙天生就拥有着开国武将勋贵的支持。”

“也就是说,未来若是不出意外的话,那么若干年后皇长孙继位,开国勋贵依旧占据朝堂上的大部分力量,文官集体依旧被军队压制的抬不起头。”

“这不是文官集体想见到的。”

“可他们就算不想见到,也没有任何办法。”

“而现在,皇长孙所染天花乃不治之症,如今太子妃吕氏被扶正,那么未来的皇长孙就是朱允炆,太子妃吕氏之父吕本,本来是元朝太常寺卿,吕氏世代文官大族天生有着文官集体的支持,朱允炆殿下从小受到儒学熏陶,有着文官力量的支持,文官集体自然也更想让朱允炆殿下未来成为皇太孙。”

“未来陛下若是选择让朱允炆殿下成为皇太孙,原本天然支持皇长孙朱雄英的军队力量、开国勋贵势必会遭到陛下清理,这就将导致未来大明将是文官集体的天下;这是文官集体想看到的,他们都是聪明人,也能预见到未来的部分情景。”

叶煊分析事情原委的同时也在时刻注意着朱元璋的面部表情,见对方始终面色平淡,便继续给出自己的猜想。

“这是整个文官集体想要发生的事情,也是对于整个文官集体有益的事情,再加上科举舞弊也同时是对整个文官集体有益的事情,他们自然而然联合在一起,毅然决然的选择让文官大族子弟进行作弊;同时这也是为了让我大明朝在短时间内,整个文官集体增生出大量的力量,以此来抗衡皇权,让陛下和殿下未来选择朱允炆殿下为储君、而非朱允熥殿下!”

有句话说的很对。

身在局外,更能看清真相。

叶煊了解整个明朝的历史,站在宏观角度上能看清楚各方的利益、需求,再加上足够的信息,很容易能推算出事情的经过和原委。

实际上,原本的历史中,文官集体最终的目的有可能达成了。

《明史纪事本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