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大明科举舞弊?老朱请我入朝全文免费 > 第31章 咱太久没杀人了(第1页)

第31章 咱太久没杀人了(第1页)

“好!”朱元璋脸上立刻露出笑容来,甚至不惜起身从那皇位上走了下来,来到韩国公李善长面前,“百室啊,这次就靠你了。”

“你也知道,咱很喜欢这个戴良。”

“只不过,要委屈百室了。”

这番话一出,李善长心中颤颤老眼通红,恨不得以泪洗面,上位还是那个上位啊,对待自己如此亲近,他会把戴良请出来的。

“就靠你了。”朱元璋再次道,蒲扇大手轻轻的拍了拍李善长的肩膀,以显示亲昵之举,然后转身慢慢的回到殿陛之上,不过那笑意却转瞬间消失了,共事这么多年他太了解李善长的弱点了,李善长各方面能力都很优秀,但唯一致命的就是[若上位者对其和善友好,那么其就会放弃诸多防备],呵呵呵。。。让李善长去昭狱好啊,这是好事。

戴良的事情就这么商议完毕了。

这暗中存在的蹊跷,朱元璋心中略微思索,大致通晓,不过他确实对于戴良很感兴趣,有句话说得对,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想要。

他是真正见识过戴良能力的,比宋濂、刘基等人强太多了,纵然他现在已经老了,大明也已经迈上正轨,可戴良这个人教育皇孙的能力也是绝对有的。

等乖孙恢复了,让戴良教导其,他感到很满意。

希望李善长能把戴良请出来吧。

此间事了,群官各回其位,朱元璋面容渐渐平淡,注视着下方,终于准备将那件事情提起了。

“锦衣卫目前已经将科举舞弊案调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呵呵,利用滚筒式油印机进行舞弊,大批量誊录油印试卷分发给各方大族,以此来使得族内不成才的子弟踏入仕途。。。”

朱元璋双眼微眯,声音骤然冷了几分:“甚至你们当中有些人,还准备打咱乖孙的主意,已经准备扶持咱大明朝第三位君王,提前站队了。”

“好,咱可能是太久没有杀人了。。。”

群臣还未反应过来,朱元璋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寒冷的语气让整个大殿内都萧瑟了起来,群臣不少都默默低下头颅,心中惶恐,而参与到此案件中的官员,更是两股战战。

其中,参与到此案中的淮西派文官大族是最恐惧的,因为陛下所说的就是事实,这代表着锦衣卫已经调查清楚整件事情的过程了,以陛下的性子,他们是绝对活不下去的。

而浙东派系文官大族呢?

此时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们同样不禁低头,心中担忧惧怕间,又带着疑惑,那就是陛下这番话没有说明白,锦衣卫已经调查清楚此次科举舞弊案,是利用滚筒式油印机大批量复印考题,分发给大族的一种行为,但陛下究竟查没查出来,这起案子是淮西系、浙东系两派共同谋划的?

浙东系策划了如此之久,就是为了不出任何猫腻,然后一举扳倒整个淮西派,陛下究竟查没查出来,浙东系也参与到了其中?

奉天殿内,格外的寂静,甚至能隐隐听到群臣的呼吸声,太子朱标在殿陛上目不转睛的注视着下方的大臣,同时格外注意的就是浙东系的人,因为上次父皇没有继续向叶煊询问下去,这次案子后面的疑问,因此他也不清楚,浙东系的人在这起案件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

能从他们现在的表现,看出来些许的端倪吗?

朱元璋并非是磨叽之人,见到百官沉默心知他们已经感到害怕了,于是缓声道:“此次科举,到此为止。”

“等科举舞弊案结束,重开科举。”

“咱要将参与到这起案子中的任何人,全部抓起来。”

“剥皮楦草!”

沉重的话音落下,更让群臣后脊梁升出一股寒气,直冲脑门,甚至有的人感到自己脑袋晕眩脚步不稳,要瘫软在地上,好在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力坚持了下来。

剥皮楦草!

这四个字,听起来都可怕。

此刑是大明法律《大诰》中的一种酷刑,乃是把人皮完整剥下来,做成袋状,在里面填充稻草后悬挂示众。

而这些年来,大明朝被剥皮塞草里面的官员,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甚至他们都还曾经见到过这些前辈们惨死的样子,那一张张人皮、干涸血迹沾染的枯草,仿佛噩梦,经常让不少官员夜晚惊醒,感到通体冰凉!

陛下,是真的发怒了。

群臣颤颤巍巍,朱元璋很满意大臣们的这种表现,站于他身侧的朱标却不经意间皱起眉,他知道这是父皇的治国想法,让群臣从心底里惧怕帝王,这样就没有人敢造他老朱家的反了,大臣也就不敢谋权篡位了,可他却心中不认可这种行为。

这是在把百官当成家奴来使用啊。

他有时候觉得,对待官员确实手段该狠一些,但不该这么直接,自古以来圣君、贤君,首推汉文帝,他也立志想要成为这样的君王,在他看来汉文帝用人御下的手段很高明,其在位期间他想要死的大臣,不都乖乖的自杀了吗?也没人说汉文帝的不少啊,反而百姓和历朝历代帝王大臣都推崇汉文帝。

父皇就算不学汉文帝,学学那汉高祖也不是不可以的啊,为何非要这般做呢?

是该寻找个时间好好劝说劝说父皇了。

就是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劝动父皇,要不要请教请教叶煊?叶煊诸多国策都能创造出来,这种事情应该也不难吧。

朱元璋此时正在冷冷的注视着下方,倒是没有注意朱标的面色,他语气强硬的同时,随即忽然道:“韩国公昨日提起的'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不知诸卿想的如何了?”

“可否应用在我大明?若是能解决土地兼并之事,确实利国利民,堪称不世之功。”

“咱觉得,就算犯下天大的罪,此般大功也都能弥补了。”

朱元璋已经把话摆到明面上来说了。

百官也不是傻子。

皇帝这意思就是,如果百官们同意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那么此次科举舞弊案陛下就少杀些人、或者只诛首恶、亦或者就当做没发生。

这是一种交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