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明末朱慈烺 > 第29章 花钱花钱花钱(第2页)

第29章 花钱花钱花钱(第2页)

朱慈烺要办的事情,终于有钱来干了,所以火急火燎的就开始安排实施了。

“遵旨,末将告退。”

“殿。

殿下,这。

。”

郑森听的是口干舌燥,听这意思,郑家好像都快赶不上趟了?还有,这太子也太厉害了吧,这就搞了快两亿的钱财了?郑家积累这么多年,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多的资产,果然这国家搞钱就是快啊。

只是当今圣上要脸,不会搞钱罢了,这朝廷要是有钱,那还拿什么跟朝廷对抗?郑森是‘这’了半天也没说出话来,不行,得赶紧回去让父亲答应,不然让沈家主导所谓的海军了,郑家就很难再插上手了。

郑森倒是知道太子所说的沈家,不出意外的话,十之八九就是沈廷扬的家族,他们沈家一直经营东北沿岸的海上生意,郑家则一直在东南和南部活动,现在海上最有实力的,也就他们两家了,没想到啊,太子竟然已经把沈家收编了,得赶紧让父亲决断。

“郑兄,留给郑家考虑的时间不多了,利弊刚才也已经和你说的很清楚了,以后,海上是国朝重中之重,国朝将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不妨坦白的告诉你,我的规划是之后要控制整个南海区域,海军必不可少,机会就在眼前,多的就不再说了,相信郑总兵会有自己的判断。”

“是,殿下,在下一定将殿下的话传达给家父,在下这就告辞回福建,请殿下见谅。”

说着郑森就起身告辞了,马不停蹄的赶回福建将消息告诉郑芝龙。

接下来,就是人才挖掘了,朱慈烺派人去一打听,才知道毕懋康已经致仕在家了,再一打听,好家伙,这人在崇祯初年就设计出了燧发枪,一度成为南京兵部侍郎和南京户部侍郎。

但是后来因为看不惯南京官场的浑浑噩噩,就两度辞官归隐,而上书给朝廷的《军器图说》,也不知道为什么,朝廷并没有进行火器改革,可能,是因为没钱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于西学的徐光启和弟子孙元化,现在都已作古,而且孙元化因为三顺王的兵变,导致时任登莱巡抚的孙元化获罪,被论罪斩首。

哎呀,真是气人啊,大明的各项人才,不是在致仕在家,就是被朝廷杀了,不知作何评价。

让人调查一番之后,朱慈烺就着人去毕懋康的老家请老爷子出山,想要带多少弟子子侄,只要是这方面的人才,多少都无所谓,待遇从优,不必在朝,只需潜心研发火器即可,朱慈烺现在走不开,只能修书一封邀请了,毕竟频繁出宫也是不可能的。

十一月,毕懋康携弟子子侄等一百余人到达天津卫,接手组建兵工厂,从周边招募工匠,开始制造燧发枪,朱慈烺也从京城招募了一批工匠送往天津卫,加上天津卫本来就是两大匠籍集中地之一,各类的工匠还是非常充足的。

至于造船的事,却是有些棘手,工匠倒是多得很,只是只能建造一些中小型战船,大型战船基本没啥技术资料,朝廷倒是有来着,不过,听说好像被哪个兵部主官为杜绝再次开海,一把火给烧了,真是该死的东西啊。

不过,朱慈烺并不死心,这个可是大明的瑰宝啊,不仅有大型战船的建造技术,还有大量的航海图和经验总结,这是无价之宝啊,要是再从头再来,不说郑和七次下西洋白跑了,就是重新开始探索的费用就是天价,要损失无数人和战船,可能也达不到,所以,朱慈烺还是准备再尝试找一下。

着人仔细调查一番,才知道,风传下西洋的资料已经在弘治朝就被销毁,时任兵部尚书的弘治四君子之一的刘大夏,为了杜绝有人想再次开海,浪费朝廷钱粮,一怒之下,竟然将其全部焚毁了。

不过朱慈烺倒是觉得不尽然,第一,他是兵部尚书,不可能如此短见,第二,这是国家重要资料,他也不敢私自焚毁,就算是现在用不上,保不住哪天就能用到。

比如现在,刘大夏不可能做的这么绝,何况这也是风传,并未证实,想来恐吓的成分较大,就算是,朱慈烺也不死心,非要刨根问底不可。

但是怎么拿到呢?找崇祯是不可能了,他现在连陆地上的事都愁的要死,哪里还有精力去海上折腾,断然不会答应朱慈烺的请求的,所以,这事儿还得朱慈烺自己想办法。

现在的兵部尚书是杨嗣昌和傅宗龙,杨嗣昌督军在外,看来只能找傅宗龙了,朱慈烺记得,这个人好像也是最后战死了,应该也算是可用之人。

让杨宇持信物接触一番,没想到却是简单的出乎朱慈烺的意料,傅宗龙满口答应,回去找到上一代的抄本,送给太子,朱慈烺惊异不已,这。

好像自己和他没什么接触吧,怎么会如此轻而易举的就答应了呢。

殊不知,作为兵部尚书,傅宗龙对全国的兵事还是非常关注的,而且,他作为兵部尚书,军中门人弟子部下繁多,调去天津卫的就有,而且不止一个,天津卫的改革和大动作他是有所了解的,他已经对崇祯失望透顶了。

现在,终于看到太子有中兴之才,所以,即使太子所作之事他知道,而且是违反朝廷法度的,但是他也没有声张,谁让他是太子呢,最多不过太子兵谏,逼宫上位罢了,都是正统,手段无所谓。

或许,能比崇祯好许多,对国家没什么太大的伤害,现在,太子着手组建海军,虽然他不是很赞同,但是能不用国家财政,组建海军,也是不错的,至少多一支力量。

所以,傅宗龙听到太子要东西,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说不定以后能混个从龙之功呢?哈哈,国朝文人皆如此,他也不能免俗罢了。

回到兵部,翻阅兵部档案,很轻松的就找到了海事资料,而且还是两份,上一份还是万历年间的,这份则是崇祯年间誊抄的,傅宗龙联系杨宇,转天就将万历年份的交给了朱慈烺。

朱慈烺立即着人运送资料去天津卫,顺便也传达一下任命,和下一步的部署,崇祯的固执,让朱慈烺无奈至极,皇帝从来都是蜜汁自信的,现在除非朱慈烺逼宫,不然,他什么事都做不了主。

大刀阔斧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革更是不可能,但他并不想这么做,所以,他只能等,按照历史的进程,在关键时刻出手或者布置后路,以图再起。

喜欢明中祖:朱慈烺请大家收藏:(aiquwx)明中祖:朱慈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