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群山环抱
晨雾还未散尽,队伍已经攀爬了两个时辰。陈长安抹去额头的汗水,抬头望向眼前巍峨的山脉。太行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横亘在天地之间,灰褐色的山体在朝阳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
"原地休息!"李云龙的声音从队伍前方传来。他的腿伤还未痊愈,走路时仍有些跛,但精神却比前几日好了许多。
陈长安找了块平坦的岩石坐下,从腰间解下水壶。水已经不多了,他小心地抿了一口。李小虎凑过来,递给他半个干硬的窝头。
"陈哥,你说这山里会不会有老虎?"李小虎的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芒,这个十六岁的少年似乎永远充满活力。
"老虎不一定有,但狼群肯定不少。"陈长安接过窝头,掰成两半,把大的一半塞回李小虎手里,"晚上值哨时要格外小心。"
丁伟走过来,手里拿着简陋的地图:"老李,前面有个岔路,往东是去平型关方向,往北就是我们要去的黑石峪。"
李云龙眯起眼睛望向远方:"派两个侦察兵先去探路,其他人原地休整。老孔,带人去附近找找水源。"
陈长安注意到李云龙说话时右手不自觉地按在左腹的伤口处。那次突围战中,李云龙为掩护战友撤退,腹部被子弹擦过,差点伤到内脏。
"李团长,您的伤"陈长安刚开口,就被李云龙挥手打断。
"小伤,不碍事。"李云龙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黄牙,"比起躺在担架上等死的滋味,我宁愿疼着走路。"
半个时辰后,侦察兵回来了,带回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北面山谷里有一片废弃的矿洞,可以暂时安顿部队。
第二节:矿洞探秘
矿洞比想象中要宽敞许多。陈长安举着火把,跟在李云龙身后走进主洞口。火光映照下,洞壁上残留着当年矿工们开凿的痕迹,一道道凿痕像是岁月刻下的皱纹。
"这地方不错。"李云龙的声音在洞穴中回荡,"你们看这洞顶,至少有五丈高,通风也好。"
孔捷用刺刀刮了刮洞壁:"团长,这矿洞四通八达,要是敌人从别的洞口摸进来"
"所以要先摸清所有通道。"李云龙转向陈长安,"你带几个人,把每个岔路都探查清楚,重要的通道设岗哨,不用的就堵死。"
陈长安选了李小虎和另外三名战士,开始探查矿洞。越往里走,空气越潮湿,火把的光亮被黑暗吞噬,只能照亮前方几步的距离。
"陈哥,你听!"李小虎突然拉住陈长安的衣袖。远处传来细微的水声。他们循声而去,在一个岔洞尽头现了一处地下泉水,清澈的水流从石缝中渗出,在洞底形成一个小水潭。
"太好了!"李小虎兴奋地蹲下身,捧起水喝了一大口,"甜的!"
陈长安也尝了尝,水质清冽,带着一丝矿石的甘甜。他注意到水潭边的石壁上长着一些奇怪的白色晶体,在火把照耀下闪闪光。
回到主洞时,李云龙正在分配住处。伤员安置在最里面的干燥区域,炊事班选了个有通风口的侧洞,指挥部则设在主洞中央一块突出的岩石平台上。
"长安,你现什么了?"李云龙注意到陈长安若有所思的表情。
"团长,我在里面现了盐。"陈长安从口袋里掏出几块白色晶体,"应该是矿脉中的天然盐,可以提炼出来用。"
李云龙眼睛一亮:"好!老孙头以前在盐场干过,让他负责这事。现在最缺的就是盐。"
第三节:山民来访
傍晚时分,营地刚搭好简易的灶台,哨兵突然吹响了警戒哨。陈长安抓起枪就往外跑,看到三个衣衫褴褛的山民站在警戒线外,领头的老人手里提着两只野兔。
"老总"老人佝偻着腰,声音颤抖,"俺们是山下赵家沟的,看到山上冒烟"
李云龙示意战士们放下枪,走上前去:"老乡别怕,我们是红军,是穷人的队伍。"
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疑惑:"红军?不是听说都往西北去了吗?"
"我们是留下来打游击的。"李云龙接过野兔,转身交给炊事员,"老孙,给老乡们盛碗热汤。"
老孙头端来几碗野菜汤,三个山民捧着碗,手都在抖。陈长安注意到他们指甲缝里全是黑泥,脸上布满沟壑般的皱纹。
"山下日子不好过吧?"李云龙蹲在老人身边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