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亮剑大别山军事文化旅游 > 第55章 防控武器(第1页)

第55章 防控武器(第1页)

()空中威胁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穿透云层,尖锐的防空哨声就撕裂了根据地的宁静。陈长安从睡梦中惊醒,右手已经本能地摸上了枕边的驳壳枪。他赤脚冲到院子里,冰凉的露水浸湿了脚掌也浑然不觉。

"团长!东北方向!"警卫员小刘指着天空大喊。

陈长安举起望远镜,三架涂着猩红膏药标志的九七式侦察机正嚣张地在根据地低空盘旋。它们飞得如此之低,甚至能看清飞行员戴着风镜的面容。其中一架突然俯冲,机翼下的毫米机枪喷出火舌,子弹在村口的谷仓上打出一串碗口大的弹孔。

"王八蛋!"张大彪一拳砸在门框上,木屑簌簌落下,"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七次了!昨天三营的炊事班差点被扫射"

赵刚快步走来,眼镜片上还沾着洗脸时的水珠:"刚接到内线情报,冈村宁次调来了新组建的第五航空战队。"他展开一张手绘地图,"这些侦察机每次的航线都经过我们的兵工厂、医院和指挥所。"

山洞里,紧急作战会议的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各营连长围着粗糙的木桌,脸色比锅底还黑。炮兵连长李铁柱把缴获的日军钢盔往桌上一摔:"咱们现有的家伙根本够不着!汉阳造打上去跟挠痒痒似的,缴获的九二式射程才oo米!"

陈长安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突然停在了一处用红笔圈出的区域——这里是三天前被轰炸的医疗队驻地,五名伤员和两名护士永远埋在了那片废墟下。他的指尖微微抖,脑海中突然闪过前世在军事博物馆见过的展品——那挺威风凛凛的式毫米双联高射机枪,曾在朝鲜战场上让美军飞行员闻风丧胆的防空利器。

"给我拿绘图纸来。"陈长安的声音异常平静,却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战栗,"再叫老王带上他的工具手册。"

()图纸诞生

兵工厂的密室里,三盏煤油灯将墙壁照得通明。陈长安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铅笔在特制的绘图纸上勾勒出一道道精确的线条。时而他会突然停笔,闭目沉思片刻,然后继续挥笔如飞。

老王和五个技术骨干围在旁边,不时出惊叹。那些精妙的机械结构完全出了他们的认知:带液压缓冲装置的旋转底座、联动闭锁的供弹机构、可调节的环形瞄准具

"老天爷"老锻工张大山摸着胡子拉碴的下巴,"这枪机结构比小鬼子的九二式复杂十倍不止!"

陈长安头也不抬地解释:"双联装设计,使用x毫米专用弹药,理论射程ooo米,实际有效射高oo米,每分钟理论射oo,考虑到散热问题,实际控制在oo左右。"

赵刚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溜圆:"这这完全出了现有技术水准!光是这个液压缓冲系统,就需要精密加工的"

"所以我们要因地制宜。"陈长安用红铅笔圈出几个关键部件,"底座可以用缴获的坦克履带板改造,闭锁机构参考马克沁的原理简化,液压系统"他顿了顿,"用汽车减震器加上缝纫机油试试。"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第一版完整图纸终于完成。陈长安活动着酸痛的手腕:"老王,立即组建特别攻关小组。优先解决这三个核心部件。"他用铅笔重重地点了点图纸上的供弹机构、枪管和缓冲系统。

材料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废铁"在晨光中泛着冷光——这些都是战士们从各个战场收集的日军装备残骸:扭曲的炮管、炸变形的坦克履带、半融化的机枪零件

"材料倒是够。"老王苦笑着踢了踢一个锈迹斑斑的炮闩,"但加工这些特种钢,咱们那台老掉牙的车床"

"把全根据地最好的十二个工匠都调来。"陈长安抓起一块炮弹皮掂了掂,"告诉同志们,我们每提前一天,就能少牺牲一批战友!"

()攻坚克难

兵工厂最深处的山洞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昼夜不息。三十多名精选出的工匠分成三班倒,汗水在煤油灯下闪着光。最大的难关是枪管制造——根据地根本没有能够加工长径比如此之大的深孔钻床。

"用老祖宗的法子!"老锻工李铁锤想出了土办法。他们挑选出缴获的日军毫米山炮炮管,锯成合适长度后烧红,然后用特制的钢钎一点点"挤"出膛线。三十多个壮小伙分成六组,每组五人轮流抡锤,昼夜不停地锻打。

年轻的钳工小刘在加工闭锁机构时,因连续工作小时导致精神恍惚,右手三根手指被铣床齐齐切断。当卫生员要送他去后方医院时,这个十九岁的小伙子却挣扎着从担架上滚下来:"让我看着它完工我爹娘都死在鬼子轰炸中这仇"

七天后,第一挺样枪终于组装完成。测试场上,这尊泛着蓝光的钢铁巨兽让所有围观者屏住了呼吸。但随着陈长安一声令下,"咚咚咚"的闷响只持续了五就戛然而止——炽热的弹壳卡死在枪膛里,差点把射手的脸烫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后坐力缓冲不足"陈长安检查后现复进簧已经变形,"需要更强的弹簧钢。"

"可咱们最好的材料都用上了"老王急得直揪头。

一直默默旁观的林小曼突然开口:"我在北平读书时参观过铁路工厂,他们用多层弹簧叠加来增加弹性系数"

这个建议立了大功。工人们将五层汽车板簧叠加,用铁箍固定,再经过特殊热处理。改进后的样枪再次试射时,"咚咚咚"的连声如同死神的敲门声,oo米外的土墙被打得千疮百孔。

但连续射击三十后,枪管开始红冒烟。"冷却!必须解决冷却问题!"陈长安摸着烫手的枪管皱起眉头。

最终的解决方案颇具匠心——在枪管外加装双层铁套管,中间注水,顶部接竹管用来补充蒸的水分,底部开个小孔让蒸汽排出。战士们戏称这是"茶壶式冷却法"。

两个月后的验收仪式上,十挺被正式命名为"红星"的双联高射机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挺枪旁都立着两名经过特训的射手,他们是从全团两千多人中选拔出的眼神最锐利、反应最敏捷的小伙子。

测试用的木桶被巨型弹弓弹射到百米高空。"咚咚咚"的齐射声中,木桶还未到达最高点就炸成了碎片。观礼的军民爆出震天动地的欢呼,许多老人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磕头。

()死亡陷阱

精心设计的陷阱在五天后布置完成。陈长安亲自选址——在废弃的老兵工厂原址搭建了大量假目标:用茅草和木板搭建的"厂房"里点着冒烟的炭盆;树桩伪装的"大炮"故意露出金属反光;甚至安排了十几个战士假扮的"工人"在固定时间出入。

情报很快通过内线传到了日军耳中。五月十八日清晨,观察哨报告现日军侦察机异常活跃。中午时分,了望塔上的哨兵突然摇响了警钟——东北方向出现了十六个黑点!

"各就各位!"陈长安通过临时架设的电话线下达命令,"等他们进入最佳射程再开火!"

十六架九七式轰炸机分成四个编队,傲慢地降低高度准备投弹。领队的长机甚至嚣张地摆动机翼,向假目标俯冲扫射。透过望远镜,陈长安能清晰看见飞行员脸上轻蔑的笑容。

"开火!"

十挺"红星"同时喷出火舌,天空瞬间被交织的弹道切割得支离破碎。第一波齐射就有三架敌机拖着浓烟栽向山涧。日军飞行员乱作一团,有的急忙爬升,有的胡乱投弹,队形彻底崩溃。

"咚咚咚"的射击声中,又一架轰炸机凌空爆炸,燃烧的铝片像烟花般四散飞溅。跳伞的飞行员还没落地,就被愤怒的村民围住——他们中许多人的亲人就死在日军的轰炸中。

十五分钟的血战如同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当最后两架伤痕累累的敌机狼狈逃窜时,地面上爆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战士们冲出战壕,将帽子抛向空中,许多人相拥而泣。

清点战果时,共击落敌机十四架,俘虏跳伞飞行员七人,缴获完好的航空机枪六挺、航空电台三部,还有标注着华北各根据地详细位置的绝密作战地图——这份情报的价值无法估量。

庆功宴上,炊事班杀了两头猪,每人分了小半碗地瓜烧。陈长安却独自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凝视着远方渐渐暗沉的天际线。

"团长,咱们赢了!"张大彪兴冲冲地跑来,手里还端着酒碗。

陈长安轻轻摇头:"这才刚刚开始。冈村宁次吃了这么大亏,必定"他的话被匆匆赶来的赵刚打断。

"审讯结果出来了!"赵刚脸色异常凝重,"那些飞行员交代,日军正在石家庄附近秘密研一种特种弹,说是能让整片地区寸草不生"

喜欢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请大家收藏:dududu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