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开始,心中有了恶魔?
……
夏日伴随着知了的聒噪,小溪潺潺涓流。
阿爹阿娘一早便出去了,从私塾饥肠辘辘回到家的时候,家里空无一人。把书本放在桌上,走到灶台前。锅里面还有阿爹阿娘留的两个窝头,我用手指点了点已经有些发冷了。我抓起一个便吃,差点儿噎着,囫囵吃完一个又拿起另一个,盖上锅盖便走出门外去。
我坐在门前的椅凳上歇了歇,咬着手上的那窝头。望着那回家的小路,不知道发什么呆。
吃过后我又搬了一张小桌出来,拿出私塾教的课本来看。
阿爹阿娘总说万般皆无用,唯有读书高。所以哪怕是家里再穷,他们也要供我读学问。
小时候不懂爱贪玩儿,书本看的烦了便把书扔在地上,阿娘没少打过我,阿爹见此便说我不是读书的材料,瞎白了功夫还不如多做点农活。
那时候不明白读书做甚?有何用?
我们常笑话隔壁村的那位老秀才,读了这半辈子的书,到现在还不是一无所有,家里面读的早已揭不开锅,可他还在孜孜不倦地读着书。
然而就在前年,他中进士了,他回乡的时候一直抹着眼泪,喜极而泣的哭着。没过几日,他便带上自己的家眷似要离开这里了。
那时候我问娘他是怎么了?阿娘说:他当了官,要离开这里了。俺娘说这话的时候,眼里满是羡慕。
“那他要去那儿?”我拉着俺娘的手,不停地晃着问她。
“去一个满是穿金戴银,天天都有山珍海味的地方。”阿娘蹲下身,笑着瓜了下我的鼻梁,可是笑容渐渐又显惋惜:“如果我的儿有这么出息就好了。”
那时我便明白了,读书真的有用,可以让家里面过上好日子,可以去往吃喝不愁的地方。
……
把手上的那本书看完,又温习了一遍才把书放下。今日在私塾先生教的两首诗还没背下来,可今天不论怎样自己也得把他记下。
黄昏时阿爹阿娘是挑着担,拿着锄头回来的。我抬头看见了他们,起身跑过去去迎。
“娘……”
阿娘皱眉:“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早,莫不是逃课了?”我扯着阿娘的衣袖,道:“没有,今日先生家中有事便早些放了。”
阿爹把担放下,换了另一个肩膀挑,对我们催道:“孩子他娘别说了,快些回去煮些饭才好。”
我又跑到阿爹身边:“爹要不我来挑。”
阿爹摇头:“你挑不起,等一下你娘又得说我,你还是好生读你的书。”
“我已经不小了,都十五了。”
“好了好了你俩,就几步路到家了这有什么可争了。”
……
阿娘让我把院中的鸡给喂了,自己去煮饭,阿爹放好锄头,也没闲着拿了凳椅就坐在院中编筐。
那袅袅炊烟,已经能闻到饭菜的香气了,那怕是先前已经吃了两个窝头,但也不管饱啊。
喂完鸡我便急忙跑去拿碗筷,阿娘说我心急。
我嬉笑道:“没事,我先摆上。”
等着阿娘端上一盆面我就愣住了,阿娘看了看我说道:“不愿意吃啊。”
我憋嘴道:“我没有。”
阿娘侧过头叫阿爹别做了,快把饭吃了。阿爹道了声好,把没编完的收起来拿进屋里先放着,后去洗了个手才来。
“今天我去河边打水的时候,河位下降了。”阿爹边说着,边挑了一筷子面到碗里。
阿娘抬头说道:“已经有多少天没下雨了。”
阿爹扒拉几口又停了下来:“就怕……”
“别想那么多,说不定在过几天就下了。快,在多吃点。”
那时候我只埋头吃饭,并未注意阿爹阿娘的对话,只记得面里面盐放的有少,吃了几口都没吃出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