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那边来了信,田学仁终于考上了举人。
他对现在的成绩很满意,已经不打算进学了。
田学义依旧没考上,也已经不打算进学了。
他们没有再来神都的意思。
田学智拿着兄长们的信,显然有些愣神。
虽说他在赵家也住了几年,但兄长们一直在身边,和表兄弟们在一起倒是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
可现在,眼看着表兄弟们一个个成亲的成亲,速度快的像是赵厦这样的,都已经赴任有两年了。
他读书没表兄弟们好,现在只是一个举人,这次也没什么把握能考中进士,马上就快二十一了,还没成亲,早知道先成亲了再说。
赵淩作为一个有私产的人,忙完了赵缙和顾朻的婚事,又主持了常威和秋芽儿的婚礼,才有空整理这一年秋收后庄上的账目,正忙着呢,看到田学智期期艾艾地过来。
自家兄弟,还能怎么办呢?
他只能放下手上的活,走到火炉子边上坐下:“来,让哥哥我听听少男心事。”
难得今天大书房里只有赵淩和田学智两个人。
田学智在几个表兄弟里,和赵淩其实不算熟悉。
当初在老家的时候,他还是很喜欢很亲近赵淩的,但到了神都之后,赵淩忙得很,根本没时间跟他们一起玩。
现在听赵淩这么一说,原本似有若无的隔膜顿时没了,他没好气地往他椅子上轻轻踹了一脚:“臭小子,跟谁哥哥呢?”
不过他也没矫情,直接把自己的纠结原原本本说了。
赵淩倒是不奇怪他这样的想法:“那你现在是想先成亲,还是先考试,还是春闱考完了再成亲?”
田学智是四兄弟里最聪明的一个,在泸阳县的时候,父母师长都很看好。
田德耀和赵金娘在他上一科中举后,就想着给他说亲,但那时候田学智觉得自己能考得更好,尤其是在赵家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很羡慕赵王氏这位小舅妈的能干,一心也想娶一个官家小姐。
赵淩听他的想法,只想说话本子看多了。
高门嫁女低门娶妇才是常态。
赵骅当年的年纪才学,也就是能够让一个从六品的官嫁一个庶女,这都是下嫁。
赵辰能娶到米氏,那是米家预感不妙,才会下嫁姑娘。
能够让女子下嫁,且是官家女子下嫁的情况本来就不多见。
田家确实算得上有钱,那也只是在泸阳县内,也没什么官身。
田学智的才学比起赵骅差远了,不太可能让官家小姐下嫁。
只是话不能这么说,赵淩故意抬了抬下巴:“不是所有的官家小姐,都跟我娘似的。我娘是最棒的!”
这话也不假。
赵王氏起点不高,作为王家庶女,在王延那么个封建大家长的思想糟粕下成长起来,原先在娘家的时候根本就没接受过什么像样的当家主母的教育。
她是自己天赋高,学习能力强,又遇到赵骅这么一个会正经教她学问的相公,最关键的是有管老夫人这位师母手把手教导。
成亲多年,赵骅的官职做到三品,赵王氏管理家业的水平也在蹭蹭增长。
出身比赵王氏好的官家小姐多了去了,可把日子过得稀里糊涂的不知道有多少。
再说,单单是主母会过日子没用,还得丈夫靠谱。
像管老夫人、管大夫人其实挺会过日子的,无奈管博澹父子几个都不会。光靠着她们自己的能力,也没什么办法。
田学智听赵淩说了一通,顿时茅塞顿开。
他原来只想着娶一个出身高贵又能干的娘子,接下来如何过日子,压根没想过。
但只要往深了想想,就很容易想明白。
真正出身高贵又能干的娘子,怎么看得上他这么一个地主家的儿子?
哪怕真能娶到这么一位娘子,生活习惯方方面面都不同,总不能姑娘在娘家过得好日子,嫁人之后反倒吃起苦来了?
夫妻过日子是相互扶持,而不是娶到了娘子就万事大吉,可以当个甩手掌柜。
别说小舅舅和小舅妈,就是看他自己的父母也是一样的。
田学智一下就把心态放平了,突然不执着于官家小姐之后,发现天地都宽了:“那我要娶个漂亮的,将来生个漂亮的儿子,让他靠脸当探花!”
赵淩:“……”刺他是吧?
赵淩跳起来追着田学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