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骅笑笑:“早买了。”
“真好。”赵淩摇头晃脑。
赵骅成功把话题带偏,把小破孩子赶出自己的书房,想着赵淩对生活的要求也不知道是打哪儿来的。
天天洗澡,冬天里吃绿叶菜,还要一日三餐顿顿有肉?
还真别说,现在赵淩真就是这样的。
不仅仅如此,赵淩现在吃的穿的用的,无一样不精细。
连带着,家里面其他人也跟着享福。
可以说,赵淩在这些方面投入的精力,远远比读书要多。
他时常想,赵淩要是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到读书上面,那状元也不是不敢想。
他在书房里坐了一会儿,感觉脑袋里放空了,又像是想了很多。
赵王氏进来,就看到他什么事情都不干,手上书也没一本,不由得奇怪:“想什么呢?我跟你说赵缙的事情。”
赵骅顿时回神,看到赵王氏还惊讶了一下:“你什么时候进来的?我怎么都没看到?”
赵王氏懒得理他:“有空在这儿想东想西的,还不如来帮忙准备赵缙的婚事。”
“哦,好。”赵骅还是有点回不过神来。
赵王氏看他这幅样子,倒是不着急了,在书房坐下,问:“赵淩那臭小子又跟你说什么了?”
“倒是没说什么。”赵骅说话的速度比平时要慢,显然脑子里还在想别的事情,半晌才走到赵王氏身边,小声问,“你这次有没有给赵淩写考试参考资料?”
赵王氏顿时一愣:“没。哎呀,我都忙忘了。赵淩怎么都不提醒我一下?我得给他写……”
“别。”赵骅摆手,把急得要站起来的赵王氏摁回到椅子上,“我瞧着那小子不太对。”
“怎么不对了?”赵王氏听他这么说,有些不高兴,“你别老是疑神疑鬼的。淩儿除了在吃喝上面用点心思,剩下的就是和那些带毛的在一起。心眼还没家里的驴子多。”
家里的驴子是……不是:“我跟你说说赵淩呢,你别给我把话题带歪了。”
“那你倒是说啊!”忙着呢。赵王氏很不满。
赵骅把事情在自己脑子里过了一遍,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一回事,刚想张口,又让守在书房外面的小厮去门口守着,自己把门关上,再回过头来用气声说道:“以前一直听他说要靠脸当探花。不过小子嘴里没一句真的,我是不信他真想当探花。你说,赵淩是不是想考状元?”
赵王氏看他这么郑重,还以为他要说什么事情呢,结果就这?
她眨了一下眼睛:“你才看出来?”
赵骅显然比她还吃惊:“你早知道了?他跟你说过?真这么想?”
“说是没说过。不一直这么想的吗?”赵王氏很不理解他的吃惊,“上次科考,他在一边不也考了?当时他先生们说他进不了前三。我们不是把文章拿回来瞧了瞧,又给先生看了,说是和第二第三相差不大,比第四要强一点。我爹还写信过来,说是要过来帮我们教孩子。”
老丈人的学问是不错的。
别看老丈人当年也就是考了个二甲,但大概是仕途不顺,他在学问方面的研究愈发精深。
上次老丈人带着个夷人来的时候,简单跟他聊了聊,都让他获益匪浅。
赵骅还没表示什么,就听赵王氏继续说道:“我是不让他来。他就是看中了我们家的大书房。等他真来了,肯定天天待在大书房里自己看书,然后叫上里大师兄那样的书呆子一起高谈阔论,肯定没心思教孩子。那老古板,别把我家孩子给教傻了。”又撇嘴小声嘀咕,“现在已经够傻了。”
赵骅表示……还是什么都不要表示。
赵王氏看他这幅样子,有些好笑:“赵淩一直憋着一股气,你没看出来?”
赵骅认真想了想,还真没有:“他气什么?有什么好气的?”天天抱着个狸奴跟个傻小子似的,跟他说亲也不要,他当爹的都没生气呢。
小子今年已经十五了,要不是想着科举考个好名次,把身价提一提,将来能议一门好亲事,早就该定好了。
赵王氏问他:“淩儿的先生是谁?”
赵骅想也不想:“裴翰瑶先生啊。汪、殷两位先生教导的时间短了点。”
赵王氏“啧”了一声:“错,是太后娘娘。”
赵骅愣了一下,顿时反应过来:“还真是。”
赵王氏又微微一笑:“还有我。”
赵骅又愣了一下:“真、真是。”
家里孩子们教育,看似都是赵骅在管,但赵王氏还是负责了相当一部分,譬如教孩子们怎么管家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