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大国日化1981周渔 > 第27章(第1页)

第27章(第1页)

周图强眼巴巴地看着周渔和老村长,老村长这么答复他的:“我打探打探吧。”

周图强立时急了:“怎么可能是假的,我肯定是真的。那王八蛋一直憋着坏水呢,他什么样我一看就明白,您别不信我啊!”

“我……”显然,他说到一半瞧着老村长的样子是不可能松口了,至于周渔,他也就是扫么一眼的时候敢一起看一看,都不敢对视,他是真怕周渔直接一句话给他撅了,要知道,老村长肯听他说话,他废了多大功夫。

先是保证绝对不会做对不起村里的事儿,又是平时各种思想汇报,他娶媳妇都没这么难过。

他最后也放弃了,认命道:“也行,不过你们可得赶紧去问,可别耽误了,张金鹏的儿子挺有能耐的,现在好像挺受重用的。”

他又不死心,还问:“老村长,四叔,您给我个实诚话,这事儿要是真的,我能不能种蘑菇?”

老村长冲他说:“算你十分之一个棚吧。”

这话一出,周图强就想说太少了,可知道也白搭,想了想也认了:“十分之一就十分之一,你们赶紧去查!”

这才走了。

等着他走了,老村长才跟周渔说:“我知道你俩家关系不好,从根上你爷爷周为人就没做对,对不住先头的老婆和你爸妈,后面周图强又想抢你家房子。但一个村里,防着不是长久之计,我们挣多了,他一点挣不到,处处还提防他,迟早是个隐患。”

“我就想着,想办法的用他比防着省心。另外,这周图强出了名的跟你不对付,但凡想使点坏,肯定从他那里做工作,我想着也是个线索。这都是我的想法,我没给你商量,对不住了,你要是心里不得劲,那就还是防着他。”

周渔这一阵子忙得很,根本顾不上周图强这些人。

昨天回来的接风宴上,周朵一说,她就猜到了老村长的想法,说真的,她不介意。

一方面是她在商场里呆惯了,那里哪里有真朋友,不都是为了利益今年翻脸明天结盟吗?她习惯了。

另一方面,今时今日,周图强实在不算什么,如果周渔只是个普通的大学退学小姑娘,在村里待着,那周图强的确是心头大患,得时时防备。但现在周渔的目光根本不在村子里,甚至即便是现在的蘑菇产业也困不住她,那周图强就太小了,小的不值得她上心——他根本翻不出浪花来,老村长就能给他按下去,论起来,他没有张金鹏能带来的杀伤力大。

周渔根本不需要为他费心思,自然不需要管他如何,她就跟老村长说:“您做得对,没有千日防贼的。甩不开就招安,这是自古的道理。”

老村长也松了口气,他是真心为了这个村子好,但又怕周渔不理解,这下可好了。

他连忙说:“你放心好了,就算是给他种,也是以后他真改了,让大家认同了才行,现在不会让他摸到技术的。我心里有数,保证能让他老老实实干活。说真的,铁板一块也不好,让有心人无从下嘴,有这个破绽就当诱饵,也挺管用。”

“张金鹏的事儿有可能,他那个儿子我有印象,好像就在商务局上班,你说他想怎么弄?”

周渔其实伍月华说的时候就想过张金鹏要怎么干。

这技术不可能明抢,抢也抢不来,偷更不可能,他已经试过了,那会儿全村还没有利益相关呢,都没让他得逞,现在更是没门。

那唯一让周渔不得不听从的,就是来自于上级的命令。

她还想他怎么压,现在知道了他儿子在商务局,大致有了想法:“无非就是欺上瞒下。”

老村长皱着眉头没说话,周渔就跟他解释:“将我们的001号说成市里的荣誉报上去,领导再批复下来,假的也必须成了真的。那么为了变成真的,就会有人想办法让我们执行。到时候,无论是种菇技术还是交易位置,不都跟我们没关系了吗?”

“全市就他们一个种菇的菜队,那受益人肯定是他们。”

老村长都震惊,有些诧异地看着周渔,周渔知道他想问什么,问自己为什么会知道这种事,其实很简单,经历过一次不就知道了?

但她没法说,笑笑说:“这事儿得尽快,这报好消息也是要时机的,不一定现在报上去了,报上去了也不一定看到了,咱们先忙起来。”

“您打听打听张金鹏这个儿子叫什么名字,具体什么职务。”

这个对老村长根本不成问题,他点点头:“我这就出去。可万一他已经动起来了呢?”可他看周渔也不急的样子,就回过味来,“你预防着了?”

那当然,伍月华那天在车上提醒她,就是一副来自不可控力的意思,周渔怎么可能什么事都不干,等着人家找事儿?

她点头说:“您忘了,我回来第二天就去了市里邮电局,去拉了电话线,其实我还去了一个地方,南州晚报。”

自从上次给利民餐馆写了小文章后,周渔就和南州晚报的编辑黎雪认识了。

这次听伍月华说过后,周渔就跟黎雪沟通了一下,能不能就这次跟吴县的意外合作,做个采访。

周渔这次去吴县可是处处是卖点,首先中午送蘑菇汤打开市场这是这个时代没见过的销售招式,其次是被老板娘他们要赶出去,这是小说一样的刺激情节,而周渔凭借个人口才居然化险为夷,这更吸引人,更何况,还有她给县长支招这样的意外之举。

用黎雪的话说:“你这每一段我都能写一篇新闻,真想给你来个连载!”

当然,南州晚报没有连载的习惯,这篇文章也就变成了一个长篇采访,还在打磨中,没发出来。

周渔跟老村长一说,老村长就明白了,这叫先下手为强,定性了。

他看着周渔,一方面是佩服,一方面也是心疼,这孩子明明上大学的时候还是一张白纸,可过了几年就什么都懂了。

人怎么才能进步,天生不出来,教也教不出来,只能是遇事儿。

他叹口气,这孩子受苦了。

两个人说罢,就趁着天还早,收拾了一下,去了石头村坐车进城。不过到的时候,周渔还发现了一个小变化,开拖拉机的不是严华了,是他弟弟严浩。

严浩是个胖乎乎的小伙子,特爱笑,一张圆脸一笑可喜庆呢。他说:“周渔姐,我哥和几个哥哥去外地买卡车了,他们准备做个运输队。”

周渔可没料到,严华行动这么快,不得不说,八十年代即便满地机遇,可真能挣到钱的,还是这些敢于行动的人。

老村长去的就是商务局,到了后,周渔直接去了二楼的蔬菜公司,他则往上走,去找老朋友去了。

这会儿马上就要下班了,伍月华还准备收拾收拾回家呢,瞧见周渔敲门,就笑了:“你这个时候怎么过来了?”

周渔关了门,就把周图强说的事儿说了,伍月华的眉头就紧紧的皱了起来。

“真是越来越过分了!”伍月华气道!

“放心吧!如果真是准备这么做,我不会让他得逞的,这不是瞎胡闹吗?传到吴县那边,南州商务局成什么了?”

两个人略微坐了坐,门就被敲响了,老村长推门走了进来,点了头:“问清楚了,是叫赵龙,随了母姓。现在在局里秘书室呢。”

一提赵龙,伍月华老有印象呢,“他?平日里看着挺好的小伙子啊,可稳重呢,见人就笑,他怎么能干这事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