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大国日化1981笔趣阁 > 第29章(第2页)

第29章(第2页)

“我想赚钱,你觉得将好看的容颜留下记忆,这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不用苛责自己。”

周渔这么说,好似将尤雪丽身上某些绳索剪开了,她深深地吐了一口气,人也轻松了不少:“可我还担心,什么是演员,我能干好吗?干好了是什么样子?干不好是什么样子?我都不知道。”

“你家有电视吗?”

尤雪丽摇摇头:“没有,我妈舍不得买,宿舍有人家买了,我弟弟经常去看,我都这么大了,不好意思去看。”

那就不好办了。

“这种事只有两个办法,一种是多读书,一种是多出去走走见世界。”周渔笑着说,“你前者是不行了,只能用后者了。”

“我知道演员是什么样,也知道做得好和做的不好是什么样子,可我的知道不能套在你的身上,你得自己知道,最低你能接受吗?最好你会为它奋斗吗?”

尤雪丽迷茫地看着她:“可我怎么看?”

周渔就说:“你最近有时间吗?我是说这边催的紧吗?化工厂能请假吗?”

尤雪丽点点头:“我有年假,制片厂这边,那部故事片还在筹拍当中,所以给我考虑的时间也比较久,让我在新年前进行答复就行。”

“那就出去看看吧。去京市演员扎堆的地方看看人家的话剧。要是办的下来的话,去香江,那才是真正发达的娱乐业。以后我们也会那样的。都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这简直让尤雪丽吃惊:“那得多少钱?”

周渔说:“一千块怎么也够了,我借你,就当谢你帮我打开蘑菇市场。说真的,没有你的帮助,平菇不会这么容易就开张。”

尤雪丽有点踌躇,周渔也指望她一时间立刻能下决定,说完就站了起来:“你好好想想,想好就去蘑菇摊给我递信。我先走了!”

尤雪丽很自然地站起来送她,可是周渔能看得出来,这姑娘的眼神都是迷茫,她显然正处于激烈的思考当中呢。

周渔不是大款,这钱借给她一方面是因为真的借用了人家的帮助,另一方面也是看到她的确有潜力。

爸爸给她起名的时候,就选了渔这个字,说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也愿意去做到这个字。

很多人不就是差个机会吗?

考虑了两天后,尤雪丽终究还是想把握这次机会,跟周渔说她想出去走走。周渔就如约将一千块钱拿给了她,不过这姑娘很有分寸,她给周渔了一张欠条,上面签了名按了手印,顺便还给了个抵押物,她的毕业证。

周渔:……

送走了尤雪丽,五家店面的装修也过半了,商务局的订货会终于要开始了。

周二各厂的厂长销售们陆续到达,姜桂香也把外甥王建叫了来,跟周渔见了个面,要两人先熟悉一下,怕两人生疏,到时候不好打配合。

哪里想到,一见周渔,王建就滑跪了,手里拿着南州晚报,跟周渔是这么说的:“这报纸我看了不知道多少遍,我真没想到,还能这么卖东西。”

“我看的时候我就想,我得拜托我阿姨见见你,要是能跟你学上一招半招,那我可厉害了。哪里想到,居然给我这么好的机会。周同志,我愿意跟着你干,什么条件都行?只要让我跟着你学,干啥都行!”

姜桂香都没眼看,“你比人家大,注意点。”

周渔也没想到,来了个迷弟,她开玩笑说:“免费也干?”

立时,王建就打了个磕巴,不过那就犹豫了那一下,他立时咬着牙说:“干!自古学艺还要三年孝敬师父呢,更何况这么厉害的本事。怎么都得干!”

周渔就是开玩笑,不过他这决心也的确不一般。

周渔就说:“放心吧,不会少了你的。省的你没钱给芳芳买好吃的。”

一提芳芳,刚刚这么大方的人顿时脸红了,摸摸脑袋:“你也知道我女朋友啊,她也喜欢你,我俩一起看的报纸,有空我介绍她给你。”

周渔自然应了,不过王建干什么,周渔也没说,她得看看才能定下,而王建和姜桂香显然也懂这道理,谁也没提,姜桂香下一句就是将这次的参加场上名单给了周渔和王建一人一份。

说真的,周渔瞧着真是心动。

商务局下面的便民服务可不止是蔬菜公司,还有饭店,酒店,供销社和理发店之类的。应该这么说,前几年还没私人经济呢,但凡需要服务的,都是商务局管辖的。

所以,这订货会来的可不止是食物。日化用品,穿衣穿鞋,纸张铅笔,琳琅满目,应该这么说,超市里有什么,这里就有什么。

周渔本就是想做超市,恨不得都抱回家。

可惜的是,她现在还没这个条件。

周渔只能放眼看食品类,除了油和粮食,都包涵了,尤其是小零食,什么饼干,糕点,香槟橘子水,牛奶糖,全部都有,但论起来,种类并不算特别多,譬如这糕点,多数是馓子麻花绿豆饼之类的。

姜桂香问:“你想进点啥?”

周渔就看向了王建。

王建知道这是考他呢:“小姨,上个月还用劵呢,现在不用副食劵了,那根本就不愁卖,这些都进了也有人要。更何况,供销社东西不够全,百货公司倒是全去一趟太麻烦,我们能都要吗?东西越全自然是越好。”

周渔也认可,这不是日后小卖部小超市大超市林立的时代,原先副食一直受管控,如今刚刚放开,就是不愁卖。

而超市是什么,不就是多而全吗?只要你生活里需要的,就能从这里买到。

周渔只能卖食品,就需要先做到:只要你想吃的,就能从周渔这里买到。

一旦这种印象形成了,人流自然往这边跑了。

第二天就是订货会,地方就选在了一处礼堂,周渔和王建在利民餐馆提前汇合,最后跟着利民餐馆的两个人——姜桂香和大厨李晓贺,一起过去的。

这是内部订货会,所以进去之前,姜桂香就说了:“你们跟着看,可以尝可以问,但不要自报家门说要,晚上再说。”

进去后,就瞧见偌大的礼堂,几乎已经被占满了,周渔倒是看着很熟悉,就跟后世的展销会差不多,不过现在人们要简朴得多,没有什么标牌之类的,就是拉个横幅,写着是哪个厂子的,然后在位置上将样品摆出来而已。

利民餐馆也只要食品,所以干脆姜桂香带着他们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