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大国日化1981笔趣阁 > 第60章(第3页)

第60章(第3页)

张小舒足足在会议室里待了二十分钟才出来,刚出来就被大家围住了,纵然对周渔很信任,可谁不好奇啊,这么长时间,到底行不行?

“怎么样?”大家问出来后,都盯着张小舒。

张小舒觉得自己从没有这么轻松过,他看着这一张张等待答案的老脸,抿了一口玻璃杯里的浓茶水,吐出三个字:“非常好!”

这简直安了大家的心,张小舒可是老外贸了,他说行一定不会忽悠人,周渔是真行。当然了,人的好奇心永远都不会得到满足,知道行了,排名下一个的铅笔厂王厂长立刻就进了会议室,其他人接着问:“说的什么?给我们讲讲?”

但这个可就真问不出来了,张小舒就一句话:“我必须说是好办法,即便没有使用,我也知道肯定会有用的。大家可别忘了刚刚的承诺,这一招我不能说,你们也别问,我也不问你们的。咱们就一个心思:这次广交会破个记录,怎么样?”

这真是信心满满!

但说的也有道理,如果能说,不就一起开会了,大家自然不再问了,可是心里也是痒痒。

一个人平均15分钟,16家工厂,一共用了四个多小时,最后一个的时候,已经五点多了。

不过是很熟悉的人,范广西。

这会儿就他俩,也不怕耽误别人,自然聊得透彻一些,香皂肥皂的出口虽然比化妆品强一点,但也不算容易——科技含量不高,意味着竞争者众。

周渔先问的是:“你们厂对这次广交会成绩有什么要求吗?”

哪里想到,范广西说的是:“我给莫厂长打电话沟通过了,我们去年是没有上广交会的,今年是第一次,主要是开拓市场为主。”

周渔点点头,好奇道,“这想法挺好,不过莫厂长怎么总出差,我好像上次打电话,他就在出差。”

范广西就笑了,“不是出差,他是去做报告了。六月份国家日报的徐飞记者,其实是来采访我们厂的,我们厂被当做改革的先锋,扭亏为盈的正面例子报给了国家日报。”

这个周渔知道,采访完还恭喜过莫大海呢。

“文章登出来,我们厂和莫厂长都出名了。好多人都说要学习莫厂长,还打来了电话邀请莫厂长去给他们做演讲,一个月最少也要三场。”

周渔不太知道这方面,不过她想起了小时候知道的那些英雄模范,的确也是经常作报告的。

她就点点头:“真是挺忙,这样,肥皂香皂说真的论技术含量论产量,咱们都不如欧美发达国家,我的建议是可以专攻一下不发达地区。我们的肥皂也这两年才能满足需要,不发达地区肯定会有大量需求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因地制宜,想挣外汇不要怕麻烦,替他们量身定做。”

这显然比其他厂家要费事很多,如果是周渔的话,第一次亮相,没有特别大的优势,她会这么做。这样,不但开拓了市场,肯定也会在省厅留下良好印象,有助于一步步发展。

范广西也觉得挺好:“我认为可以。我去查查历届来夏的采购商的来历,再查查他们的相关资料,尽可能细化到地,让他们宾至如归。”

周渔就笑了:“是这个样,你要是查不到可以来问我,我还是看了不少资料的。”

范广西这才满意的离开。

这会儿周渔出去,所有的会议都结束了,只有刘厅长的秘书小王等在了门外,冲着她说:“周总,刘厅长让我请您过去一趟。”

周渔也是正有此意,笑着应了。

很快就到了办公室门口,这会儿跟每次来的门庭若市不同,门口空空荡荡,大门敞开,小王秘书带着周渔一到门口,就大声报了家门:“厅长,周渔来了!”

刘厅长笑着招呼周渔:“来吧,刚给你冲好的茶水,渴了吧,赶紧解解渴。”

这待遇可是之前都没有过的。

周渔笑着说:“看样子我今天幸不辱命!”

刘厅长指着周渔冲着小王秘书笑道:“你瞧瞧她有多机敏,我这还没说什么,已经知道答案了。”

小王秘书笑着回:“您忒明显了,原先可不这么勤快。”

刘厅长回答:“那得看对什么事儿。周渔,你可是替这16家企业出了好主意,每一个都有可行性,每一个听的我都振奋,这么多年,我是第一次迫不及待地想去参加秋交会。我想听好消息啊。”

周渔握着茶杯,慢慢地喝着茶,这会儿才说话:“如果能够按着这个思路来,我觉得这十六家工厂有所突破问题不大。其实我来还有另外一件事想跟您说。”

刘厅长没想到她还有想法,点点头:“讲!”

周渔就说:“我没去过秋交会,这几天查了不少资料,发现这是个特别大的盛会,参与外商人数高达一万七千多人。这么多外商,他们到底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是难以统计的。”

“我今天跟几位厂长聊的方法都是从自身入手,怎么去吸引外商看过来,看到我们,从而达成交易。”

“但外商太多了,即便我们使用了浑身解数,可能也没办法让大部分人找到我们。我觉得,我们省厅应该帮助这些工厂。不是说帮他们谈合同,签约,而是帮他们让人看见。”

这个说法可是耳目一新,刘厅长问:“怎么帮呢。”

周渔就说:“我们一号店成立的时候,没几家名牌愿意进驻,我们没办法,只能一个个去敲门,想办法跟人家达成协议。我觉得,省厅也可以这样做,外商有需求,我们有产品,我们缺少的是中间环节。”

“我们可以增设商情组,在整个广交会期间,探听商情,如果打听到人家有需求,不一定非要在展柜上守着,我们可以带着我们的产品去找人家,就跟一号店做的一样,自我推销。”

“这样,不就可以更多的卖出货去了吗?”

商情是后世才有的概念,并不鲜见。但在此时,的确是没人这么做的,大家都老实的很,守在展台上等机会。这属于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一看就懂,想到却难。

所以周渔说出来,刘厅长眼见兴奋了起来,他直接站了起来,背着手就在办公室里不停地踱步。

周渔知道,工厂新包装新规格换个名字都是在范围内的事儿,没人可以说什么。

但是在带队工作组中加这么一队人马,却不好说,毕竟,大家都老老实实做生意呢,你去探听消息主动出击,也可以被人诟病为抢生意,虽然这是无稽之谈。

周渔说完就没吭声,而是慢慢喝着水,一杯水缓缓下肚,干渴的喉咙也舒服起来,刘厅长终于停了下来,他看向了周渔,没有半点犹豫:“这是个好办法!能真正解决我们的问题。周渔,论起来,这个商情组组长,你最合适,你要不要试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