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大国日化1981格格党 > 第59章(第1页)

第59章(第1页)

一号店的广告播出之前,津市纺织厂的女工赵云,刚刚看完了那则公益广告,正跟丈夫于洋聊呢:“你说现在的人可真厉害,一个广告跟故事一样,我还以为看了什么新片子呢。”

于洋是纺织厂的一个干部,这会儿则若有所思:“风气要变了。以后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是重中之重,肯定是要好好整顿的。你跟你妹妹说,让她态度好一些,别被抓了典型。”

赵云惊诧:“前几天日报的文章一出,他们都被批评过了,现在好多了。”

“我是说要长时间保持,我又不害她,你让她脑袋想清楚,别天天觉得是铁饭碗就不当回事。时代不同了,原先大锅饭,你看看现在大锅饭还吃得饱吗?”

赵云的妹妹就在供销社工作,让赵云看,那真是好工作,天天上班没事干,吃的是大锅饭,工资按月开,最重要的是不累,坐在那里聊天嗑瓜子就是一天,即便有客人来了,想招呼就招呼,不想招呼就可以不理人。

前几天日报发了专题后,他们领导就专门开了会,让大家服务态度好起来,妹妹跟她抱怨好几次,觉得:“这是干什么啊,这么多年不都这么过的吗?那个一号店是个体户,不好好服务就没饭吃,我们能一样吗?”

妹妹还以为就紧张几天就可以,没想到居然以后都要这样了。

赵云觉得不至于:“一号店在南河呢,他们就算厉害,京市的人也买不到。”

“你怎么知道他们不往京市开呢?没有一号店也会有二号店三号店,梨树村桃树村。竞争已经开始了。”

赵云觉得不可思议:“不至于吧,小贩都不让摆呢。”

正说着,电话画面一闪,一个穿着白衬衫和灰色西裤的漂亮女孩出现了,她先是笑着跟大家介绍:“这里是梅树村门市部一号店。”

赵云刚说完梅树村不可能开到京市,他们的广告就出来了,她这会儿都不知道什么表情了——国家台是这么好上的吗?上国家台的不都是些生产厂厂家吗?卖酒的卖烟的卖吃的,总之要卖点什么,让大家可以随便买到。

而现在,梅树村一个门市部跑到国家台放广告,这是让全国人民都去南河吗?显然不是的,他们是想来全国各地啊。

赵云:“老于,你还真说对了。”

而电视中的美女,其实就是尤雪莉,这会儿已经带着大家从正门口进入到了一号店的内部,漂亮的大理石地面,整齐划一的货柜设计,专门设计过的灯光,美丽的巨大水晶灯,还有根本没见过的电梯。

外加上尤雪莉口中的三包政策,每换一个位置,赵云都感叹一句:“这比咱们的百货大楼还漂亮!”每说一句,赵云都得说一句:“还能这么保证?”

整条广告一共20秒,很快就结束了。

赵云却不动了。

于洋一眼就看出来,老婆这是受刺激了,他也没吭声,接着看电视,半天后,赵云才回过神来,“哎呦,要是咱们的电冰箱在一号店买就好了,也不能几个月就坏了,还没人管,只能自己修。”

于洋再问:“你还觉得,他们在南河,京市不受影响吗?不可能的,他们上国家台,就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让大家都知道,别的商店还在强调好好跟顾客说话,他们已经开始包退保修了。”

“而国家台的公益广告今天是第一天放,一号店的广告也是第一天,这肯定不是巧合,而是导向。”

赵云点点头,不过她没有于洋想的那么高深,她从消费者最直接的感受来说:“得劝,看看人家,再瞧瞧我妹妹那态度,说真的,虽然她在供销社工作,可我还是盼着一号店来。这买东西多放心啊。”

而这样的对话,在全国各地都发生,也许有人看的比较深,看出来了国家的导向,有人没那么敏感,只从自我感受出发。

但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他们也想在一号店买东西,听听人家的许诺吧,谁不想买的便宜,放心又舒适,谁不想去逛逛漂亮的商店。

国家日报的报道让大家从文字上知道了有个一号店,而这则广告,则用具象的图案,当众的承诺让大家知道了一号店究竟是什么样,就能能做到什么程度。

可以这么说,文字是有想象的空间的,而电视则让想象落了地。

从八点开始,周渔的电话就没停过,四面八方认识的朋友都打了电话过来,苏省的江云是第一个,从海市认识后,很快宋雪梅他们就去了苏省,找了江云帮忙,介绍了好几个厂子。

当然,因为帮了周渔的忙,本身江云很多拿不到的货,都可以拿到了,如今江云在苏省搞起了批发,用她的话说:“咱们是半个同行,也是好朋友。”

这会儿她比周渔还兴奋呢:“妹妹,你可真厉害,给我们个体户打了个样。雪梅一直说你们一号店漂亮,服务好,我想不出来,现在我可是看见了,我周边的人都看见了,大家都说,你们什么时候来苏省。妹妹,我可要向你们学习!”

还有现在在粤东的严华——他开始是搞运输,但很快发现,贩货更挣钱,现在带着车队天南地北的找货源倒买倒卖,如今车队已经扩大到十辆车了。

“我在粤东也看到了,这广告效果真不错。我就在大排挡看的电视,身边都是人,他们都说,你们敢承诺,是第一名!”

……

当然,在这样一个没有网络,交通也很不便利的时代,一号店本身就在南河做得好,本身就因为国家日报的报道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客户,火的感觉是很难感受到的。

是什么时候发力的呢?

两天后,周渔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是她当初拜访过的京市奋进电视机厂打来的。

其实从一号店筹备,周渔就设想着加入电器专柜,不过即便他们很努力,但电器这东西是新生事物,金贵着呢。厂家的眼光都很高,当时周渔和宋雪梅他们分为南北线,绕着夏国转了小半圈,几乎将有点名气的电器厂都拜访了。

但无一成功。

包括后来周渔去京市送公益广告,二次拜访也是都被拒之门外了。

这个奋进电视机厂,周渔是带着张小翠一起去的,当时他们在门岗一报来历,门岗的人直接就挥了手:“我知道你们,不是南河省的个体户吗?我们厂的产品都不够卖,不会卖给个体户的。”

然后就把那个门岗上的小玻璃门咔嚓一声,给关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