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穿着同样的红棉袄,手中拿着大大的福字,向着大家说:
“大家好,我是梅树村一号店文具专柜服务员张晓红。在过去的一年里,也许你跟我一样,没有中过奖,没有捡过钱,没得过病,也没涨工资,度过了异常平淡的一年。但亲爱的同志们,请相信,粗茶淡饭最养人,平平淡淡才是福,新一年,我祝大家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这个祝福可是太适合大部分人了。谁的生活不都是油盐酱醋茶吗?睁开眼就是做饭上班下班看孩子写作业,就连去菜市场买菜,天天也都是老朋友,没个新意。
可人生不就这样吗?没有意外的人生才是最顺遂的人生!
这个祝福,不少人都暗暗喊了一声好!
随后,镜头继续向前,这次出现的,则是看起来朴素又大方的一位中年妇女,她穿着红棉袄,站在那里,姿态挺拔,神态自如,她笑着说:
“大家好,我是梅树村粤东吴县二号店店长张小翠。过去的一年,我从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为了二号店的店长。是时代给了我机会,而时代正在给所有人机会。亲爱的同志们,请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我们一定会:明朝风日好,梅花满眼踏新年。”
她居然连小学都没毕业?!可看着根本不像!
但任何人都知道,这可是国家台,没有人敢撒谎的,那么这个鼓励可就太振奋人心了?!
改革开放了,多少人农民想要动起来?多少城市待业青年想要挣钱?大家都瞻前顾后,不敢伸出触角,但还有比张小翠条件更差的吗?
她取得了成功,不是最好的例子吗?时代在给大家机会,要把握啊!还怕什么!
当然也有人注意到了她的身份:梅树村在粤东开二号店了!这可扩张的真快啊!
画面一转,广告也到了尾声:三个人最终站在了一号店的广场上,阳光洒下,梅树村一号店六个字熠熠生光,而她们共同向大家拜年:“新年快乐!”
这广告足足二十秒,通篇只有人物自我介绍的时候,才说了一句梅树村,其他的都是对大家的祝福,可偏偏,正是这种隐藏,把所有时间让位给新年祝福,立时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这个广告好!比那些介绍产品的好多了,过年就得放这样的。”
“哎呀,这说辞可真是激励人,听着祝福心里都暖洋洋的,这梅树村不一般啊。”
“我原先还觉得生活太没意思了,不过想想这样真挺好,安心自在舒服。”
“小芳我答应你了,过了年咱就做生意,勤劳肯干一定能挣钱的。”
而看电视的梅树村众人,和坐在演播大厅的周渔不知道的是,这个富有文采的广告,还让许多人对梅树村的印象发生了改变。
八十年代初,恰好是夏国文学界的繁盛的阶段,以至于中文系是最热的专业。
虽然这会儿流行的都是现代诗,周渔这广告用的都是古诗词,但诗词是相通的,本就有很多人喜欢,况且这拜年如此应景又喜庆,立时,梅树村的口碑都变了。
不少人都说:“原先觉得梅树村是私人企业,这些企业就知道赚钱,看样子不是这样的,这广告打破了原先的固有模式,大胆创新有格局,还充满了文化气息!不错不错!”
议论声中,拜年广告之后,1983年春晚终于开始了,这次是专门制作的动画片头,四个形象不一的小人一出来,人们很快又被吸引了。
“咦,这动画人还挺眼熟的。”“可不是吗?像是说相声的那几位,还有那位电影明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
带着这样的疑问,大家不由地盼望起来,果不其然,等着动画结束,镜头切入到内场,大家瞧见的,可不是三位相声演员,外加大明星武晓庆?
立时不少人都鼓起了掌:“哎呀!真是他们!”
要知道,这场晚会可是现场直播,非但如此,还没有节目单,表演什么全凭观众点播,所以,这主持人由相声演员担任,可就太对了。
明明没有台本,可说句话都能乐死人,而大明星则不同,落落大方,艳丽漂亮,这么一动一静,节目刚开始,就把人们吸引住了。
当然,与此同时,大明星身上红色的衬衫,也让全国的女同志们看上了:“哎呀,这件衬衫漂亮,衬得人唇红齿白,身材窈窕,我也要买做一件!”
但很快,她们又有了新目标!
节目表演了一半,就开始了全国企业大拜年节目,大家都以为,这样的企业还不是老头子一堆,哪里想到,第一个站起来的是梅树村门市部的代表,居然是个二十来岁的漂亮姑娘!
大高个,穿着一身红色西服,剪裁的异常合体,既不过于宽松也不过于修身,她站在那里,可真是喜气洋洋又飒爽英姿!
这还没结束!
被镜头偶尔扫到的尤雪丽,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尤雪丽就跟她的名字一样,皮肤雪白,周渔花了大价钱,给她请了香江的设计师,做了造型化了妆,挑了衣服。
她今天穿的是一件白色连衣裙,外加一条红色羊毛披巾,首饰只有耳边的一对珍珠耳环。
这在一众黑蓝黑灰色的中山服中,简直像个发光体,饶是她一共就被拍了三四个镜头,却让姑娘们牢牢记住了这个女孩肤如雪的样子和她的衣服首饰!
于是,谁都没想到的春晚的另一个作用出现了——它在后面的几十年里,不但成为了每年流行歌曲,流行金句的发源地,还成为了新一年流行服饰的发布会。
天哪,春节晚会怎么能这样呢,好看的晓庆衫,飒爽的梅树村西服(他们不知道周渔的名字),漂亮的陌生女孩的连衣裙加披肩,去哪里买啊!
另外,怎么才能将皮肤养成那么雪白光滑细腻呢!
不过第二天一早,激动了一晚上的女士们就发现,自己的愁解了一半,京市日报等各家报纸,纷纷刊登了广告,印的不就是周渔和那个姑娘的那几件衣服吗?
上面写着:“流行时尚,请来梅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