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农家幼崽竹马日常TXT > 第65章 周家(第1页)

第65章 周家(第1页)

田叔是谁?

章峥补充道,“在其他村子遇见的货郎,他告诉我们卷籽很贵还可以做蜡烛。”

李瑜想了下,在他们老家还真有收卷籽的。

卷籽树很漂亮,一般斜斜栽在河岸边。在满是初冬萧瑟枯寂的时候,卷籽树火红似枫叶倒影在水边小巷,有一种清冷又艳丽翩跹的小巷诗意。

卷籽也就是乌桕,能做乌桕蜡烛李瑜是知道的。

他家还用过,不过是在红白喜事上。他爹节俭平时舍不得点蜡烛,即使油灯熏眼也不用明亮的蜡烛,蜡烛要买,灯油是衙门每月给举人老爷发的,每月好像两三斤。

以前的日子好像前尘往事,他从没想过要收集乌桕去做蜡烛。

人总是习惯性做自己熟悉的会的事情,就好比庄稼户这会儿都开始忙春耕犁地,而章有银又跑进山里打猎,但是他们都不会尝试去城里开铺子做生意。

孩子们提出来的时候,李瑜是下意识否决的。

但看着两孩子信誓旦旦好像又要赚钱的样子,李瑜不想扫兴,反正最后要是做不成,也没浪费钱不是。

相反,他知道孩子这种对新鲜事的好奇探究欲多重要,敢于走没走过的路,那今后定要比旁人多一些路子的。

收集乌桕是一件难事,得要好些功夫。

这树在村子里没章树受欢迎,枝丫多树干又不直,没人拿它做农具锄把小家当。一到夏天那叶子上全都是毛毛虫,要是谁家的山地里长了这树苗都趁早砍了,长得慢又没大用,不如把地的肥力留给长的快的柴火。所以,这乌桕基本上只河边野生几颗,再有就要进山了。

要收集卷籽,那就得爬山爬树。

这事李瑜不急,也急不来,但孩子们很上心,基本天天在忙这个。

每天像个小松鼠似的,一天天往家里挪一两斤卷籽,有时候还会带四五斤,回来的时候还拖着干枯枝丫当柴火烧。

李瑜给吴婶子刺绣了一个荷包和手绢,用自己缝制的小布袋包着,让章有银进城的时候带去。

章有银这回进城的时候还带着程武,程武很高兴,一直问是不是上次说的生意要做。

今日家里只李瑜一个人,天气也日渐暖和,他便把煨药的火炉子、绣架拎到院子里,在院子里等周小溪来学刺绣。

自从周小溪跟着两孩子跑村卖糖后,静心了不少,每天挎着自己的针线包,穿着漂亮小花袄子、虎头鞋,开开心心早早的就来。

今天日头过了,怎么还不见人来,李瑜便去柳桑家寻人。

李瑜去的路上,周围地里的村民就在嘀嘀咕咕的。

“这田家哥儿果然不是个省油的灯,竟然半夜和周家小子在骡棚边私会。听说等田有才找过去的时候,周家小子正抱着田家哥儿睡得正香呢。”

“这周家老大平时看着老实,哪知道是个闷声干大事的,这下还怕什么讨不到媳妇儿,自己就抱了个。”

“这周家和田家凑一块了,女婿家就在旁边,这下天天有酒喝有大肉吃咯。”

“这俩家怎么能碰到一起啊,平时看着话都没说两句吧。”

李瑜听着这些闲聊,满肚子疑问,走近周家院子的时候就见堂屋门大开,八仙桌上周家人正在吃早饭。

一向好脾气的柳桑也是僵硬着脸没个头绪似的,周青山委屈巴巴的眼皮子不敢抬,只木木的握着筷子轻轻的刨碗里的饭菜。

周小溪倒是最先见李瑜来了,立马下桌子跑近道,“师父你来啦,我今天被我爹关屋子里才放出来,不是懒床起迟了嗷。”

“哦!我可乖了,我也没犯错!”

李瑜点头,叫他先吃饭。

柳桑见李瑜来了,知道他家吃饭早便也没寒暄客套喊他吃饭。原本就没心思吃饭,这会儿干脆放筷子算了。

柳桑把孩子支走,叫他吃完饭自己去屋里练习刺绣。他房里老三小月牙还在睡觉,把李瑜叫到灶屋里关起门说了起来。

“这叫什么事啊。”柳桑耷拉着眉眼满是愁。

“我听人说两孩子,什么情况?”

“我家青山哪能干出这种事。现在两家都是百口莫辩,两家人如何解释村民都不听,到处说俩孩子晚上私会毁人名声。”

“还不是田有才这个酒鬼到处胡咧咧。半夜偷我家骡子不成,被周圆发现了就到处造谣我们两家,完全不把田幸哥儿当自己儿子看待。早上的时候,田有才就叫我家青山喊他岳丈,要从我家拿走一块白豆腐。”

李瑜听的连连吃惊,但转眼一想田有才这个醉鬼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不管春冬农忙农闲,只顾着拎着酒葫芦小凳子去河边钓鱼,一口酒一钓竿,那背影回家走路都是高高低低,醉的颠簸,嘴里还不消停,哼着下三路的小曲儿。李瑜每次叫孩子们看见他都跑远点。

“那这事儿不是恶心人吗,田有才这不是明摆着觊觎你家家底,暗着偷骡子不行,他就明的来把自家哥儿塞你家,这要是结了亲两家又这么近,这不得真像是村子里说的养了个活爹。”李瑜生气道。

“那现在周圆是怎么是想的?”

“他脑子也乱糟糟的,做豆腐过包的时候分神还被烫着了,不过这会儿估计从城里送豆腐也快回来了。”

“那青山这孩子自己怎么想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