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农家幼崽竹马日常免费阅读 > 第49章 商议水渠二更(第1页)

第49章 商议水渠二更(第1页)

几家人风风火火的说干就干。

正好秋天山里野果子多,大人们背着背篓拎着铁镐、柴刀进山找水源、砍竹子,丈量水渠挖通要的人力天数。

每每忙到傍晚才回来,回来时,背篓背了好些山货,什么红通通的五味子、八月炸、野板栗、野核桃等等。

章有银、虎平头、程武一下山就看到孩子们在田里放小鸡,一见到他们大人回来,纷纷笑着闹着跑过来。

章有银在两孩子的前后簇拥下回到了院子,背篓还没放稳就被孩子们扒拉翻宝贝。嘴里连连惊呼都没吃过。章有银拿着熟透的五味子在袖口上抹了下,塞自己嘴里,做了一个甜到眯眼的夸张动作,两孩子有样学样,乐呵呵的吃了起来。

“嗯!真的很甜!”章小水道。

章峥也甜的嘴角上扬,但很快道,“那这是不是可以在城里卖啊。”

原本还想伸手拿的章小水立马缩回手了,把口水吞下眼睛却亮晶晶的,“肯定可以的,这么好吃的东西大家肯定都喜欢!”

最近家里很缺钱,孩子们都知道。秋天到了冬天就不远了,冬衣棉被鞋袜都必须添置起来,不说章峥的份,原本过冬的家底就不厚实,一到冬天不说李瑜和章小水就连火气旺的章有银也冻的手脚生冻疮。穷人过冬,这是大头中的大头。

一斤新棉花要三百文,自己做一件冬衣棉袄得三斤棉花打底,李瑜掏空钱袋子也只够做一件。所以李瑜没有在城里棉花铺子买,而是去直接在隔壁村子里一个弹棉花匠那里买的旧棉花,一斤按照成色松软八十文到两百文不等。

旧棉花一般是大户人家淘汰掉的,用旧的脏的尿渍污渍的,棉花匠人收来再自己用石灰和草木灰等配比加工漂白晾晒再弹松软,再掺和一些新棉絮,看着成色翻新了些,再转手卖掉。

可这样最便宜的都要八十文。要想全家添两套褥子,大人小孩子一身棉袄,这得要十二斤以上的棉花了,起码一千文了。

置办了过冬的行头,李瑜口袋里只剩六百三十一文了。

所以孩子们看到这些山货果子,自己尝了个新,立马就想卖钱补贴家用了。

一想到能卖钱,两孩子蹲在地上双手扶着背篓边缘,撑着脑袋望着一颗颗红宝石透亮的五倍子,嘴里念叨着不知道能卖多钱。

章有银见两个孩子一边咽口水一边两眼冒光,忍不住揉他们脑袋道,“不卖,给你们吃。”

不说孩子,李瑜都惊讶了,只以为给孩子吃两颗剩下都来卖的。

章有银道,“有钱人拿钱来买果子点心吃,咱们不花钱就能吃。”

章小水可舍不得吃,“不能吃,这是要卖钱的。”

还想着自己刚刚吃了一串,心里有些愧疚,撅着嘴嘟囔自己嘴馋。

章有银道,“为什么不能吃,摘来就是给你们吃的。钱我可以再挣。”

李瑜见两孩子犹犹豫豫,也心疼起来了,他一向一枚钱掰成两掰花,只说把钱花在刀刃上,孩子们也跟着节俭。

但钱花在孩子身上可不就是刀刃上?他可不想孩子长大后买个什么东西都心疼舍不得,今后即使有钱也不知道给自己买好东西。现在吃个山果子还吃出愧疚了,长此以往,那不得小家子气拧巴了。

李瑜道,“就是你爹爹摘来给你们吃的,咱们有好东西谁说都要卖给有钱人了?”

两孩子见大人相劝,章有银已经大手拎着一串五倍子开吃了。两孩子同时在场的时候,他一个都不喂的,要不然顾此失彼分不出个先后来,孩子会自己吵起来。

章小水两人见章有银开吃的满足,也抓着抿嘴吃的欢快。

李瑜从秋天开始就忌口吃生冷的东西,山果子也不例外,这会儿见三人吃的眼睛都没了,洁白的牙齿轻松活力的咀嚼着,秋高气爽的暖阳下,他好像也尝到了甜甜的山果香气。

李瑜看着这一背篓的山果子,其他两户也摘的差不多,公山就那么一大块,秋天山里是个宝,跳蚤大的年轻小伙子小哥儿都爱往山里钻,野果子也难得,有的等不到熟透就被提前摘了。摘这么多的果子怕是走进深山了。

李瑜道,“水源在很深的山里吗?”

章有银点头,“有些远,靠我们几家估计要忙活一个秋天加冬天都不一定搞定。”

两人说话间,章小水已经挑了些果子要送给周小溪去尝尝。周家没工夫一起进山搞,他豆腐生意又累又走不开人,每天忙的成陀螺。不过,他定也不会让其他几家帮着他家做事情还吃亏的,说每天晚上都供饭。

其他几家也就意思意思吃了一顿,饭是干饭还有两个荤腥,几家人也不好意思吃,推来推去最后说每十天去周家吃一顿改善伙食。

李瑜道,“人手不够进度慢的话,要不要叫上村里人一起搞?”

“不然就算我们最后引水下山了,定有村民眼热想要从中截流引自家去,还有的人可能还会往水渠里投脏污,拉屎散尿的也不是不可能。”

村子里的人都是笑人无怕人有,别说山狗村了。

只有利益绑在一起,那才是最安全的。

章有银笑着点头,“还是阿瑜聪明,要是等咱们事情办成人家再分一杯羹,还不如现在就拉着村民上来干活。”

章有银总是喜欢盯着他看,毫不掩饰的目光让李瑜忍不住撇开视线望着孩子们道,“那村民会答应吗?会不会有的村民觉得周家是用水大户,还要周圆出钱多些。就怕有的村民干活时不出力,说不用水,到时候又要引水。”

章有银道,“这不是问题,让吴启河去组织就好了。”

李瑜惊诧,看着憨厚老实的男人不知道他是怎么这么云淡风轻说出这话的。那吴启河真好这么说话,不至于他以前常常备受烦闷。

章有银见院子里孩子走了,摸摸李瑜的脑袋,“没事,吴启河那种人有野心有能力但顾虑谨慎又惜命,会乖乖的听话。”

章有银脑子里的记忆已经恢复的七七八八,心里越发心疼以前的李瑜独撑着家,对吴启河那会儿捏软柿子欺负李瑜也记得一清二楚了。

李瑜承吴启河的情多次容忍退让,多少还看着人情和孤立无援不能撕破脸。但是章有银现在看得清楚,当初吴启河拉着他做工,吴启河也得了抽成工钱,一码归一码谁也不欠谁。即使有人情,那也不是一二再再而三强势分派一些李瑜不愿意接的活。说白了就是欺负章家男人靠不住,一个病弱哥儿拖家带口好欺负。

旧账重提也得不到好处只会落人口舌,毕竟吴启河从他身上捞的油水基本都吐回来了。但也不能这么算了,他也会让吴启河感受下其中滋味。

章有银还把这打算给周家其他三家都通通气了,其他三家都表示人越多活越好干。就是怎么说动吴启河来组织这件事。

于是,当晚,章有银又领着程武拎着锃亮的大斧子去吴启河家里劈柴去了。

在院子里散步的吴启河吓得连晚饭都差点吐出来。

听章有银拐弯抹角给他戴了一大堆高帽子,吴启河心里自傲又紧绷着心弦。他看着章有银,听到最后,甚至都庆幸只是要他组织村民进山引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