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工农兵大学生学历 认可吗 > 第5章 服从需要上大学(第3页)

第5章 服从需要上大学(第3页)

忆部长这才知道还有一个部下在与一位大学生谈恋爱。好小子有胆量,无论如何也要帮助他拿下这位大学生,给咱们人武部这帮糙汉子带个好头。

忆部长把这个张参谋夸了一个天花乱坠、简直就是十全十美、是人武部最能干的参谋;他的人品能力、性格脾气,忆部长那是拍着胸脯做担保的。

原先部里的军人干部找媳妇、大都是从老家农村带过来的村姑娘,能识字就不错了;这会居然来了一位大学生,一时在人武部引起了轰动。

糙汉子们大受鼓舞,纷纷把目标瞄准了距离最近的界西市煤矿学院的大学生。

通过部里组织的军民联欢、篮球比赛,周六舞会,这些未婚的参谋干事各个都敢主动进攻。

在这些经历过战争洗礼、充满男性荷尔蒙的年轻汉子面前,那些稚嫩的的男大学生根本不是对手;情窦初开的女大学生情不自禁芳心暗动……很快就战果辉煌,谈下了第二位、第三位女大学生,把人武部未来家属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只是有一位陈参谋,进攻势头太猛了一点,人家黄姑娘还差半年毕业,他就先下手为强暗结胎珠;那个年代是不允许在校学生怀孕的,校方提出了抗议,要开除这位女学生

忆部长亲自出面,找到煤矿学院艾院长和文书记进行沟通协调;这两位学院领导也都是老红军、非常理解和关心军人们的婚姻大事。

最后结果是:不开除女学生了,改为保留学籍休学一年。

这个结果皆大欢喜,人武部立即给对年轻人举办了非常热闹的婚礼。

两对新人的新房是挨着住的。新房的四面墙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年画,有神话故事、有胖娃娃、有花朵风景、有古代美人、有穆桂英花木兰杨排风、有现代的女拖拉机手,有鲤鱼跳龙门……全部都是大家赠送的“喜画”,还有送脸盆毛巾、枕巾被套的。

婚礼的地点就设在人武部的会议室。薛政委和忆部长分别担任证婚人主婚人,在祝贺喜结连理白头偕老之后,也提了一句:“今后就不要再出现提前犯规的行为了,等到毕业再结婚办事嘛!”

大家听了心领神会哈哈大笑了,同志们再见面时,经常会开玩笑就多了一个问候语、:“你犯规了没有?”

乔琴媛大学毕业结婚以后,就调往界西市工作,担任学校老师,二人成亲以后真正做到了相敬如宾齐眉案举。

乔老师被选为人武部家属委员会主任,经常带领一众家属除四害大搞卫生、对家属进行扫盲识字教育、安排子女假期辅导班成了人武部办公室的得力助手。

忆江南从小学年级开始,就喜欢跟在乔老师身后;乔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个聪明活泼胆大调皮的小丫头。经常教给她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礼仪,怎么与人打招呼怎么与人相处;写信的格式如何称谓、如何落款、如何折信纸装信封;到别人家做客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女孩子要怎么样的坐蹲立走姿、吃东西要注意什么吃相……这些事情,都是军人的父母从来没有教过她的。

“小辣椒”,那是人武部的叔叔阿姨们对忆江南的昵称,乔老师就是要把这个“小辣椒”毛丫头打造成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还要有一个自强自立的价值观。

忆江南慢慢长得比乔老师还高出了半个头,两人成为了亦师亦友的铁杆关系。

原本,乔老师最关心忆江南的恋爱问题,现在要去读书了,又要学习好还要拼事业、谈恋爱也只能继续往后推了。

张科长春节过后就准备搬家了,他转业后担任了某工业局的副局长;四人帮垮台遗留问题一大堆,国家要开始治理整顿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据他告知,要实施工业大法、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年开始会有工资调整,单位会实行产奖和节约奖。

这可是个特大新鲜事,搞运动十年工资福利冻结了十年;过去只讲精神从今以后也开始会有物质刺激了!

初五,有一位老阿姨,从袁州来看望“老东家”。

五十年代初还是供给制、每生一个孩子,可以安排一个保姆或奶娘。

忆江南出生个月时,这位o多岁、名叫张冬莲的农村寡妇,就来到了亿长家当保姆,一干就是年。

来到忆长家,不许她称老爷太太,要求互相称“同志”;还告诉她:“保姆也是革命工作,平时我们工作都很忙,家务事情就全权拜托张同志帮忙了”。

第一次被别人称为“同志”、她自觉担当不起就主动要求:“你们还是叫我张阿姨吧”。

自那以后,张“阿姨”就被人称呼了一辈子,她是全心全意对待忆长一家人的。

她常说“忆长和韦同志待人好,相信我,把这个家和孩子们都交给了我来管,从来就没有把我当作外人”。

这位个子矮矮,圆脸大眼的张阿姨非常能干。每天除了买菜做饭洗衣服搞卫生、给孩子洗澡洗头剪指甲理扎小辫、夏天做小褂纳鞋垫、冬天做棉鞋织帽子毛袜手套毛衣毛裤、她还能做的一手好菜、连北方的面食包括面蒸馒头包子烙饼包饺子手擀面,无一不会……没有谁要求她做什么,有一些东西花钱也能买到,可是她就是一刻不停手脚麻利,完全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她成了西江省军区最知名最能干最忠心最令人羡慕的一位保姆。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人人都要斗私批修防修反修,家中请保姆就是剥削阶级思想和习气。

这时,忆家父母都已经退休了,忆长变成了“忆老革命”;孩子们也都大了,忆江南岁可以承担大多数家务活了。

张阿姨征求过老东家的意见,最后选择了去袁州军分区,也就是老东家关系最好的柳思骏副司令家,这一干、就是十年。

张阿姨想念忆家的这一帮孩子们了,柳副司令派车把张阿姨送到界西市来的。

忆家顿时就热闹起来了。

看到张阿姨满脸皱纹却还是红光满面慈祥的笑容,忆江南情不自禁就抱住了那个矮矮胖胖的身躯,乐得一直转圈圈;张阿姨一个劲地说着:“头晕头晕,不转了,头晕,快放手”。

忆江南这才把张阿姨送到沙上坐好,随即就在张阿姨身边坐下来,全家人都围着张阿姨问长问短。

柳思骏副司令是河北人,年参加革命,他的夫人黎明是东北人,都是随军南下一路打到西江省,然后就在省军区扎下根了。

他知道韦大姐喜欢养鸡,这次让司机给忆家带来了一对芦花鸡。

那是一对洋鸡、高大威猛,足足有小孩子半人多高、吓得那个调皮的小孙子躲得远远的不敢靠前。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洋鸡,大家都稀罕的不得了,一家人都在围观点评这对威风凛凛的大洋鸡;韦大姐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还是知根知底的老战友最了解她喜欢什么!

过去是张阿姨做饭给全家人吃,现在她是客人,韦同志出手做了一顿饭请张阿姨吃,全家作陪。

张阿姨一直夸赞:“韦同志炒的菜很好吃”。

“这还是你走了以后,逼得我学会做饭炒菜的,现在我可以帮人家做酒席了”,韦同志很骄傲地告诉张阿姨。

晚上,张阿姨和忆江南睡在一张床上,说不完的家常话;比如媳妇对她不好,宁可继续给别人做保姆,包吃住还有工资;柳副司令一家人对她很好,也是亲如一家人。

“那你就把钱自己存好,不要都给了儿子孙子,留着自己养老;还有我们给你的钱也不许再给儿子孙子了,全部要自己存好”,忆江南给她支招。

“你赶快成一个家吧,你有了孩子,我帮你带,你只要一心工作就好了”,张阿姨催促道。

“现在还不行、要去读书,以后还要当医生再过年,等我到了o岁以后再考虑个人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