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100章 抵达寿春(第1页)

第100章 抵达寿春(第1页)

第100章抵达寿春

或许此时魏国丶吴国两方谁都想不到,巡视一州的豫州刺史贾逵,此刻正在淮南的一个矮山之上蹲守,身边不过弓箭手百人。

而让堂堂一州刺史观望了一个时辰的,仅仅是一支百人左右的吴军步兵。

贾逵明白,若是这支吴军走得再近些丶抵达这座矮山附近,恐怕就有可能发现无强口这里修建营垒的事实。

如此大的营地规模,若是被吴军将领探知,说不定会影响战争的走向。

这队吴兵到底还是没有走过来,在前面河流丶湖泊交织的地方绕了半晌,便向东边回去了。

此时贾逵所在的无强口,正东北方向百里外乃是巢湖。

巢湖向东南方向流至长江要经过濡须水,而大名鼎鼎丶被曹军进攻多次却依然没能拿下的濡须坞,就在巢湖和濡须水的连接处。

若要算起来,濡须坞距离无强口也有将近两百里远了。刚才的吴军不过一百之数,吴军将领肯定不可能仅派一百人走出这麽远的距离探查,后面说不定跟着五百丶甚至一千人。

难不成吴兵开始集结了?

贾逵平日所在的豫州虽然南边被大别山阻隔,从而不与吴国直接接壤,但豫州乃是重要的后援力量,向东可以援助扬州曹休处,向西可以援助荆州陈群处。

贾逵不仅知兵,而且还知晓东吴日常兵力的布置。若是和平日对比,疑点就出来了。

吴国从濡须坞派兵出来将近两百里,而且好巧不巧的已经到了无强口附近,说明吴国在濡须的守将朱桓认为这边可能发生战事。如果无事发生,朱桓不会到无强口这麽偏僻的地方探查。

若以皖水注入长江的皖口作为基点,周鲂的鄱阳乃是上游,朱桓的濡须乃是下游。上游的周鲂欲要投降,下游的朱桓隔着八百多里丶提前十天就知道了?

朱桓又不是神仙!

唯一可能的结果,就是朱桓已经知道周鲂诈降的事情,说不定吴兵已经在往皖口丶皖城一带开始调兵了。而且皖城方向没有信使汇报情况,那麽定然是皖口附近!

不得不说,总是有那麽一些直觉敏锐的优秀将领,凭藉一些战场上的风吹草动丶加之大胆又合理的推论,竟然可以将事情的真相推算出来七七八八。

虽然贾逵并不知道此时的朱桓正在武昌,也不知道新任的濡须督乃是骆统,但这并不影响贾逵行事。

贾逵再不迟疑,翻身上马原路返回,到自己的大帐中写了两封文书。

一封送到北边三百五十里的寿春处,将自己探查到的情况和心中猜测全盘写出,上表直接交给皇帝。

另一封送到西南方向一百八十里的皖城处,让守将谨守城池丶不得四处探查。

贾逵一边告知皇帝丶另一边却让皖城处不要探查,乃是有原因的。

贾逵有理由相信,孙权的吴军已经开始向周鲂约定的接头地点皖口处进发。孙权若是如此,定是存了以逸待劳丶甚至埋伏偷袭的准备。贾逵怕皖城守军若是出去探查,让吴军撞见甚至使其改变计划,这就或许会生出变数来。

贾逵认真写好了书信,吹乾墨痕丶装好封上火漆,随即向两个方向派出信使后,贾逵坐在帐中思考良久。

贾逵其实挺看不上曹休的。不是说曹休不够勇武丶或者贪生怕死,而是贾逵认为曹休根本就不是帅才。

在贾逵的眼中,让曹休领万人亲自上阵,曹休可以比谁干的都好,战斗意志丶战术修养一个不缺,毕竟是随武帝曹操的虎豹骑征战了十馀年的。

但是让曹休作为统帅指挥十馀万人,曹休还真没这个本事。

先帝曹丕还在的时候,前后三次伐吴,后两次乃是先帝亲自统帅军队前往广陵。

第一次伐吴的时候,东线由曹休统率八万人进攻,当时的贾逵就在曹休军中。曹休取得的斩杀东吴吕范部数千人的战绩,不过是因为天气原因,吕范所部的船只被吹到了江北岸,曹休因此捡漏而已。

曹休甚至还当着众将的面给先帝上表,说什麽要『率军即刻渡江,从敌人处获取补给,如果我死了还请陛下不要挂念。』

这叫什麽话!你再过江,能同时过八万人吗?八万人的补给军粮,把吴地的几个郡榨乾了都未必凑得出来。

而且你曹休乃是都督,竟然要以身犯险丶求了死志?你若是死了,这八万人的大军怎麽办?

贾逵当时听了曹休的话也未作声,转头回到自己营中,歇都没歇,立刻给曹丕上表弹劾曹休。

自此,曹休和贾逵二人开始针锋相对。

贾逵看不上曹休是一以贯之的,即使曹休当了大司马,贾逵也只当曹休是以皇帝宗亲的缘故。

若是曹休不足以统帅这十馀万的军队,谁又可以呢?听闻皇帝遣大将军曹真率中军也来了寿春,莫非是要用曹真?那曹休能服气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