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霓裳铁衣曲笔趣阁无弹窗 > 第63节(第1页)

第63节(第1页)

“倒也不是不愿意!”崔弘度在众人中年纪最大,便笑道:“只是觉得没有必要,说白了咱们这些枪术弓术也有不少是家传的玩意,传给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家伙有些可惜了!”

“那你们就挑几个合适的,收为义儿,这该不是八竿子打不着了吧?”

“收义儿?”

“没错,就是假子!”王文佐笑道:“你们觉得这样行不行?”

众人交换眼色,目光渐渐灼热起来,当时宗族观念盛行,北方又是胡风弥盛,北方豪门大户收养义儿来壮大势力的情况极为普遍,亲子义子之间的界限也不如后世那么分明。王文佐这个建议顿时挠中了众人的痒处。

“三郎,我等收百济义子会不会触犯了朝廷的忌讳?”柳安到底是老成持重些,低声问道。

“五郎考虑的是,那我先去向都督府征询一下,不过我觉得问题应该不大,毕竟我们每人最多也就收养三五个义子,而且官位也太低。”

“三郎说的不错!”张君岩笑道:“其实这收义子还有一件好处,三郎还没有说!”

“什么好处?”沈法僧问道。

“咱们在百济打了这么久的仗,大家多多少少也拿了点好处,但百济毕竟孤悬海外,这些好处带回去可是个大难题,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呀,一个不小心,可就是泼天的罪过!若是收养了一两个义子,很多事情不就简单了?”

“不错,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沈法僧击掌笑道,众人也明白过来,纷纷击掌叫好。原来古往今来,丘八们怎么把合法非法的战利品弄回去都是一个大难题,隋有史万岁、唐有侯君集、明有蓝玉都有在战利品上吃过大亏,而对于王文佐他们来说,难度还要大得多,因为他们回国是必须坐船的,上船下船时他们携带的财物很容易被发现,更不要说当时金银货币还很少见,他们分到的财物主要是铜钱、绢布、器皿等,这些玩意的体积可不小,想要蒙混过关可是难比登天,而如果有了百济义子,可以暂时寄存,然后慢慢托商旅运回来,其中操作的空间可就大多了。

“君岩能够想到这一层也算是不错了!”王文佐笑道:“只是还是看的浅了些!”

“哦?”张君岩有些不服气:“难道还有我没想到的?”

“列位!”王文佐没有直接回答:“你们觉得这里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争论顿时爆发了,有人说是金银、有人说是宝石、还有人说是珍珠、貂皮,不一而足,最后目光都聚集到了王文佐身上。王文佐笑了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是土地,有土斯有财,土地才是一切财富之母!”

“三郎说的不错!”张君岩有些不服气:“可我们早晚是要离开这里的,又没法把土地带走,这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京官们身在长安,妨碍他们在河东、河北、江淮有田庄吗?”

“可,可是河东、河北、江淮都在大唐治下……”张君岩话刚出口,就反应过来,好像百济也是大唐的熊津都督府,不禁语塞。

“我知道你们觉得这熊津都督府与大唐内地还是不一样,这个我也知道,不过事在人为!”王文佐笑道:“现在我把我的法子说出来,你们几个听听,看看行不行!”

第190章利益分配

众人皆知王文佐素来多智,交换了一下眼色,纷纷围拢了过来,静心听讲。

“的确土地田产我们是没法带回大唐的,但是只要我们能拿下百济,至少一两年内,百济的土地给谁,不给谁还是我们说的算的,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交换了一下眼色,纷纷点头,苏定方撤兵之后,百济复国运动几乎是全民参与,换句话说,除去泗沘城内一小部分之外,其他所有百济人只有逆贼和从逆的区别,即便是族灭全家也不冤,身为都督府兵曹参军的王文佐,想要没收谁的田产,也就是笔头子动几下的功夫,完全合法合理合规,连御史都不会弹劾。

“三郎你是打算把一部分田地寄存在我们义子名下,这倒是个好办法!”张君岩笑道。

“这怎么行!”王文佐笑道:“你是嫌御史们太闲了吗?这不是把把柄往人家手里塞吗?再说人心总是会变的,这些半大孩子年纪大了,就会把这些田产当成他们自己的,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那三郎的意思是?”张君岩问道。

“这些田地必须给一个机构,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人会变心,机构不会!”王文佐道:“然后让这些孩子们在这个机构里任职,升迁,我们通过这个机构来控制他们!”

“机构?”张君岩皱起了眉头,这个陌生的词汇让他有点茫然。

“比如定林寺!”王文佐笑道:“我们把田产寄存在定林寺名下,然后这些孩子们在定林寺中任职,一点一点升迁,而定林寺可以通过贸易、纳贡、交租等方式每年给我们带来收益。在外人看来,田地是给定林寺的,而慧聪和尚很清楚田地是怎么来的,也很清楚如果背叛我们就会被我们的义子发现,而义子们需要我们的庇护和关系,换取升迁的机会,而我们身居幕后坐享好处,很完美,不是吗?”

“那慧聪若是和这些义子勾结起来对付我们呢?”张君岩问道。

“很难!”王文佐笑道:“你们也知道这慧聪原本在定林寺中的地位并不高,而定林寺乃是百济的镇国宝刹,肯定有逃散在外的高僧,他这个年纪、这个资历、这个佛学修为,想坐稳主持的位置是很难的,他是离不开我们的支持的,又怎么会想着与我们为难?”

“三郎说的不错!”张君岩一拍大腿:“再说一个人背叛不难,这么多人想要齐心协力,那太难了。”

“那若是等到慧聪那厮坐稳了位置之后呢?这些日子看来,这厮处事干练,寻常人还真的斗不过他!”柳安问道

“若是如此,我也有办法!”王文佐点了点头:“定林寺原本在泗沘城周围是有不少寺产的,但是战乱一来,这些寺产有不少已经被划做他用了,比如袁飞他们几个分到的,还有不少是百济人自己私占的,只要他们缴纳租税,承担劳役,都督府便开具田契,承认为其所有。这样一来,就必须从其他地方划拨田地来补偿定林寺,而这些田地又是有原主的,双方必有纠纷,这种纠纷打起官司来,没有个三五十年都完结不了,定林寺又怎么离得开我们?”

听到这里,众人不由得纷纷叹服。古今中外,最头疼,最难搞定的官司就是土地官司,只要王文佐在划分田地的时候做些手脚,定林寺未来几代主持都得吃住在都督府的衙门,慧聪就算是活神仙,这辈子也别想脱得干系。

“人与人差别也忒大了,我本以为自家眼力不错了,最多也就看个三五步远,三郎却能看到百步开外。”张君岩向王文佐长揖为礼:“从今往后,我张君岩唯三郎马首是瞻!”

“起开些!”贺拔雍一把推开张君岩:“这里要跟着三郎马首的多了,何止你一人?”说罢,自己也向王文佐长揖为礼。

“哎,诸事总要讲个先来后到!”崔弘度大声道:“俺可是早早就跟着三郎共事了,贺拔你一个晚辈,还是让后些的好!”

贺拔雍闻言大怒:“崔弘度你休要在我面前充大,你也大不了我几岁,还敢叫我晚辈?”

“我大你足足八岁,如何不能叫你晚辈?”崔弘度笑道:“而且我那我那七房小妹仪容、女红、学问都出众的很,又正当韶龄,尚未婚配,我先前已经和三郎说过了,只要三郎一点头,我们两家就是姻亲,你怎么能比?”

“说得好像就你家有女儿,我家就没有一样,我也可以把我贺拔家的女儿说与三郎!”贺拔雍冷笑一声:“再说不是三郎还没点头吗?姻亲都叫上了,好不要脸。”

“你家是有女儿不假,可我那小妹可是清河崔家女,诗礼传家,仪容贤淑,岂是你贺拔家能比的?说句托大的话,便是天家女儿,在婚嫁场上也比不过我们崔家的女儿!”

听了崔弘度这番自夸,贺拔雍怒目以对,却无法反驳。崔弘度这话的确不是托大,唐初上流社会婚姻鄙视链上最高端的不是身为天家的陇西李氏,而是关东诗礼传家数百年的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这几家,原因很简单,天子李家的女儿普遍骄横跋扈,私生活不检点,而且喜欢参与宫廷政治斗争,一旦失败就会牵连夫族,典型的例子就是前文提到的房遗爱谋反案,好几个驸马爷都被牵连进去,身死族灭。

而这几家士族女儿受过很好的礼法文化教育,治理家业教育子女都是一把好手,又能提供妻族强大的人脉资源,也不会惹来祸患,是理想的贤内助,因此时人听到天子招婿便唯恐避之不及,反倒对清河崔氏女趋之若鹜。(韦伯这里附带说一句,元代杂剧《西厢记》故事背景就是在唐代,其女主角崔莺莺便是姓崔,又是博陵郡人,显然是博陵崔氏,其未婚夫是郑尚书之子,显然是荥阳郑氏。显然崔氏女是良配在当时就是社会常识,作者在作品背景底子打的非常深厚,所以里面的人物才立得起来)

第191章援兵

“二位!”柳安见王文佐脸色难堪的很,心知这种事对方也不好开口,只得笑道:“眼下咱们都还身在敌国,生死未卜,说什么姻亲还早得很。再说三郎平日里行事大家还不知道?最是公允,便是对百济人都仁厚之极,何尝是咱们自家兄弟?莫要为了些还没有的事情争吵,反倒伤了和气不好!弘度,今日是你的不是,还不像贺拔赔个不是?”

虽然随着王文佐的崛起,柳安已经不再是这个小团体的首领,但他平日里行事周到,待人宽厚,众人也都对他服气的很。崔弘度听了他的话,便向贺拔雍唱了个肥喏:“方才确是我的不是,还请贺拔兄弟莫要放在心上,原谅则个!”

“不敢!”贺拔雍换了一礼:“方才我也是莽撞了,还请崔兄见谅!”

看到崔弘度和贺拔雍不再为自己婚事问题争吵,王文佐这才松了口气,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这个“琅琊王氏”可是冒牌货,唐人婚配对家族姓氏之看重他可是再清楚也不过了,要是现在订下了婚约,将来一细查漏了馅,那可是亲家不成成冤家了,赶忙笑道:“五郎说的不错,我眼下的确不是考虑婚事的时候,还是先想想怎么平定叛乱的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