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好几日的雨,天气更多了几分凉意。
到了祭祀节这一日,圣祭堂的生意也跟着更好了起来。
鸡头米也是这个月上市。
卖得最好的是东街的李家,达官贵人家中的小厮都来他这里买,派来装鸡头米的金盒子络绎不绝。
暗刑司陈滨在指证太子后也自杀身亡,沈氏忙着为自己辩解,一时更是腾不出手管这样的芝麻小事。
没人找麻烦,姜藏月也去东街用新鲜小荷叶包起来买了一包鸡头米。
十文钱。
里面还掺了麝香,荷叶包还用小红绳子系起来,内里瞧着白皮嫩肉的鸡头米很是喜人。
“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大娘你人真好”
圣祭堂内,薛是非毫不客气向隔壁大娘点了一大锅滋补的汤,用他的话来说最近跑来跑去都瘦了,得好好补补。
姜藏月刚好在圣祭堂买上一些纸钱,须臾间听见有人出声:“姜姑娘。”
她收好手中东西,回身瞧见黑衣劲装的青年。
“顾指挥使。”
许是今日不当职,是以他并未穿着织金飞鱼服,连那柄绣春刀也没带在腰侧,只是提了两壶酒。
姜藏月抬眼:“有任务?”
“今日祭祀节,我带了两壶酒,你若是要去东山祭祀,正好我顺路。”
姜藏月顿了顿。
她并未想着今日祭祀节会有人陪她去东山老宅祭祀,这些年她早已习惯独身一人。
姜藏月道:“多谢顾指挥使,不必了。”
顾崇之随后将两壶酒放在桌案上。
他另外掏出自己的酒壶喝了一口,烈酒的辛辣浇过肠胃,反而让人头脑更清晰起来。
“东山天气变化无常。”
“我知道。”
顾崇之呼出热气,活动了下手指:“你若知道,往年就不会栽在东山老宅人事不知。”他挑了挑眉:“非要一个人去?”
姜藏月颔。
“沈氏和廷尉府快被逼到绝处,你落单他们只怕要狗急跳墙。”
姜藏月认同:“嗯。”片刻后她开口:“我带了刀。”
“靠那玩意儿?”
顾崇之舌尖顶了顶上颚,颇有些桀骜不驯:“那把刀不行。”
“都好些年了,回头我再送你一把新的。眼下汴京越来越危险,你焉知去东山的路上不会有人埋伏你?“
姜藏月视线落在他身上:“我会注意。”
顾崇之干脆靠在圣祭堂的大门处,浪荡风流的眉眼引得人频频往此处看来:“姜姑娘,小心驶得万年船,老话总是有道理的,也不必拒绝得这么快。”
“况且我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有时间陪人去这去那。”
姜藏月与他四目相对。
青年依旧是黑衣劲装,一副桀骜松懒的神情,竟真像是随口一说罢了。
片刻过后,她开口:“多的是人盯着暗刑司,远不止沈氏及廷尉府。顾指挥使若是合作者,自当不能意气用事让盟友有断臂求援的风险。”
“且东山人迹罕至,不会有人知道我去做什么。”
“前往老宅祭祀,我不希望有旁人。”
这一向是她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