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海昏侯刘贺 > 第35节(第2页)

第35节(第2页)

&esp;&esp;“二位不要见笑,我今日把瓜田上的事情忙完,也是要去的。还差一点了,如果二位不怕耽误,就坐下来歇歇脚、吃个瓜,我马上就来。”

&esp;&esp;二人相互看了看,显然没有想到会是这样。后面一位老人点点头:“既然这样,就麻烦你了。”又把瓜田称赞了一番。盛夏时分,艳阳高照,满地碧玉,瓜田的规模不小,远远近近还有好些隶农在忙碌料理。

&esp;&esp;孙钟说:“还挺气派吧?有时候我自己看着,也不相信哩。要不是得侯爷抬举,我再忙活两辈子,也没有这样的成果,所以他出了那样的事,我是一定要去的。前面那个小房子,看见了吗?侯爷也在那儿坐过,你们歇一歇,瓜拿好,桌上还有蜂蜜水,我赶紧去忙了。”

&esp;&esp;两人在屋檐底坐下,擦了汗,连喝几杯水,没有吃瓜。龚遂不知不觉已经年到耳顺,现在头发已经不再珍惜了,最重要的是一口牙。王吉问他要不要甜瓜,他说:“不吃了,怕把牙齿咬没了。”王吉说:“怕什么,我都掉一颗了,你的还完完整整。”龚遂说:“我有种感觉,只要它们还在,我就能活到古稀之年。”王吉笑笑:“你说要当圣人,别的都当不成了,就剩寿数还有机会了。”

&esp;&esp;瓜田畔清风徐来,两人都散了暑气,便想起一路见闻。龚遂低声说:“这么多年了,皇上看来依然放心不下……这海昏城里百姓,居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他们侯爷的大名,更没见过他的样子。他到这儿来也有四年了,这四年,到底是怎么过的?也多亏你留了个心眼,一路没有惊动官府,不然,我们可能已经被郡太守监视起来了……”

&esp;&esp;“你在渤海当太守,对中朝的事情自然没有我了解。这儿州郡县里都有专门的官员,每月上报盗贼缉防情况,其实皇上不在乎盗贼,只看里面监察的成果。所以我说,牛车也不能开进来,宁愿多走几步。”王吉边说边揉着膝盖,他在被罚城旦期间落下了旧患,走路时间一长就疼。

&esp;&esp;龚遂看着瓜田出了会儿神,又说:“这么多年,小王爷还是爱和小人来往。”

&esp;&esp;“你说瓜农?”

&esp;&esp;龚遂点点头,又指了指桌上的香瓜:“你看他,还在瓜上留名。”

&esp;&esp;王吉没留意,把瓜转过来看,才大笑出声。他说:“我当过千石官,做过刑奴,现在又重新有了几分薄名,浮浮沉沉,都是为了留个名声,倒不如他这样来得实在。”

&esp;&esp;龚遂也笑了:“其实我现在慢慢也看开了,渤海多盗贼,我就喜欢去和盗贼待在一起,后来发现,其实盗贼和良民没什么两样,区别只在于他们手里的是锄头还是刀枪。”

&esp;&esp;他停顿了一下,又缓缓说:“直到现在,我有时候还是会想起当时那些从昌邑国跟过去的臣子,我当时真是恨他们啊,总觉得只要把他们赶跑了,小王爷就能改一个样子。但后来我发现,可能他们就是普通人,天底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贪婪、愚蠢和狂妄,就有人想进长安。”

&esp;&esp;“你也别把话说太满。”王吉还是笑,“皇上动了心思想把你调回中朝,可能很快我们就在未央宫见面了。”

&esp;&esp;“我这把年纪,还能做什么?”

&esp;&esp;“做你擅长的事情,管钱。你以前给两位昌邑王积累了大笔私财,看来是被皇上知道了,也想请你如法炮制。”

&esp;&esp;“那些钱……”龚遂哑然失笑,“那可是给小王爷修墓用的。要是不加以节制,他能把王国国库搬空了去造墓。”

&esp;&esp;王吉回忆起以前种种荒唐,点点头:“也不知道现在会不会还是这样。”

&esp;&esp;“我们很快就知道了。”龚遂站起身,远远地,孙钟正背着一包袱甜瓜走来。

&esp;&esp;刘贺修的陵园,就在孙钟瓜田北面的山顶上,但左右盘龙似的有好几座小山峰,要是没有人带路,也不好找。孙钟说,本地人称这座山为墩墩山。

&esp;&esp;豫章郡本就因樟木繁多而得名,墩墩山上更是有很多参天的树木,天然适合修筑地宫。他们一路上看见了好些树桩,断面大得能让人躺上去,年轮细密得数不清楚,还散发着隐隐的幽香。

&esp;&esp;等七拐八绕走出树林,来到一片比较空阔的台地上,远远便能看见陵园门前耸立的两阙。从两阙中间穿过,陵园大门是敞开的,也没有守卫。进去以后,能看见几座封土堆,高高低低,都还没有种上树。有一些祭祀用的庙宇已经修好了,另一部分则还没有完工,青砖木榫都暴露在阳光下。远远正对着大门的是一座石庙,没有庙名。

&esp;&esp;龚遂默默看一遍,然后吁了口气。他拍拍王吉,低声说:“我一直担心小王爷逾制,别说天子礼,哪怕只是用了王国礼制,都会落人话柄。现在看来,他却是非常守规矩,看来终于是有了改变。”

&esp;&esp;“是吗?我觉得他只是换了个不同的方法。”王吉也在看,但他关注到的是将陵园包裹其中的夯土外墙,“五陵原上的帝陵,墙壁都是四方形制,这里却不是。你看出来了吗?这是长安城的形状。”

&esp;&esp;“这……还真是。”龚遂看了一周,惊讶地承认道,“不过礼制里没有写过不得模仿都城样式,所以这也算不上是罪名。”

&esp;&esp;“很多时候人们并不需要罪名,只是要一个疑点。”王吉说完自己又摇摇头,“其实这倒不是我关心的问题,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只是想,原本以为他对长安城是毫无留恋的。”

&esp;&esp;“小王爷确实不在乎长安。也许,他只是想记录往事。”

&esp;&esp;孙钟见他们两人走得缓慢,走回来说:“怎么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寻常葬礼不说吹拉弹唱,挽歌、祝祭总是要有的,这儿好像没有声音也没有人。”

&esp;&esp;三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龚遂说:“这位侯爷行事,每次都和他人不一样,我们也不用瞎琢磨。你看那座封土堆后面,有香烟冒起,我们先过去看看。”

&esp;&esp;沿路转过陵园里最高的土堆,在另一座小庙前,他们终于找到了刘贺。他一个人站在烧香弥漫出的青烟里,四周看不见妻儿和其他亲属,也没有太史、太祝,只有他和面前停着的一只棺木。

&esp;&esp;龚遂、王吉虽然都与刘贺有秘密的书信来往,但要说见面,这是十五年来的第一次。

&esp;&esp;这一瞬间,两人忽然都有点踟蹰,倒是孙钟大踏步走了过去,先向刘贺行礼,然后取了香在炉里点燃,对棺木跪拜了一番。他不会复杂的祝祷词,说了两句便罢了,余下时间都只是闷声完成。倒是在插完香之后,他折返回来把一包袱甜瓜提过去,说:“小公子生前最喜欢吃我的瓜,这些都给他了,以后每年仲夏,我都来。”

&esp;&esp;包袱落地张开,滚出几颗饱满圆润的大瓜,看见它们,刘贺好像才如梦初醒,先是对孙钟点点头,然后看向龚遂、王吉。烈日之下,他显得胖了一些,反倒不再像从前那般女相,加上本就高大的身材,变成了从前在昌邑国常见的男青年的模样。

&esp;&esp;他的声音倒是没有变化,清清朗朗:“龚老,王老,你们过来吧。”

&esp;&esp;两人过去,下意识便要取香,刘贺却摆摆手,说:“先和我一起把这些瓜烧了。去年夏天,充国还抱着瓜睡觉呢,说这样凉快。”

&esp;&esp;庙前的香炉本就是个庞大的石炉,四个人清掉残余的烛根香灰,捡了木料,直接在里面燃起大火,将甜瓜一个个丢进去。瓜被大火烧得爆开,发出啪啪的声响,四个人的额上都热出淋漓汗水。

&esp;&esp;后来刘贺还是没有叫祭官,只是把几名儿女喊来,和龚遂、王吉、孙钟几个人一起扶着灵下墓宫。祝词和挽歌他都烂熟于心,自己领头念完了,没有假手于人。在下墓之前,最后的时间里,刘贺再次推开了棺盖,将尸身上裹着的丝绸掖一掖紧,又在上面放了一只玲珑小巧的青铜山羊、一只更小的铜野猪、一只四足下有轮子的青铜小老虎。

&esp;&esp;刘充国经常拿一根小红绳牵着铜老虎骨碌骨碌跑,刘贺常说,因为有了这么个玩具,充国学走、学跑都比别人要早半年。他还说,小时候自己因为腿疾没怎么跑过,现在好像全让这小子跑完了,按也按不住。

&esp;&esp;没想到这么有活力的小孩,离去的时候也倏忽如风。

&esp;&esp;入墓仪式简短平静,与刘贺十多年前的重视和靡费大相径庭。龚遂王吉两人心里都觉得奇怪,又想,毕竟十五年过去了,每个人都会发生改变。

&esp;&esp;棺木在地宫里安置完成后,墓道和大门还没有封闭,刘贺将其他人再次送了出去,将一只漆箱推到龚遂三人的面前。箱子里沉甸甸的,全是木简,新旧不一,跨越多年岁月、各地沧桑。龚遂很快认了出来:“小王爷,这都是你写的《筑墓赋》。”

&esp;&esp;另外两个人都不了解,所以他简单解释了一番,大家啧啧称奇,每人各自拿了一卷来看。龚遂则从箱底找出最早的一卷,里面写的还是当年关于金山大墓的想法,想悬棺于千仞之上,享石髓金泉,学西王母长生之法。现在看来,竹片边沿都已经破齿,绳子也饱经磨损。

&esp;&esp;刘贺从龚遂手上接过书简,稍看两眼,然后手上突然使劲,老化的绳子“啪”一声断裂,竹片洒落于地。

&esp;&esp;龚遂愣住了,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esp;&esp;刘贺的表情看起来不悲也不喜,只是平静。他说:“再劳烦大家帮我一个忙,把这里的竹简都拆了,随意折断,再丢回箱子里。”

&esp;&esp;“哎,我都没怎么看过书,没想到要拆书……这些都没用了吗?”孙钟问。

&esp;&esp;王吉也问:“我看这里除了陵园,更多是关于墓室。侯爷的墓已经修好了吗?”

&esp;&esp;“已经全部建成了。”

&esp;&esp;“里面还记载了随葬器物。这些都准备好了?”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