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哪一步出问题了。”
李文军说:“大哥啊。
有没有一种可能,在一块玻璃上连续打两次,跟打一次是不一样的标准呢?”
汪德福:“啊,是的。
李董说得有道理。”
李文军:“下次你们能不能一次多做几块,就可以测试好几种速度的铝弹。”
汪德福:“主要是做出来以后太高兴了,迫不及待想试试。”
出来的时候,李慎行又开启了问答机模式:“他们刚才说的抗热震性是什么意思。”
李文军:“当材料表面与内部因温度变化速率不同的时候,比如高温物体突然遇冷,或者低温物体进入高温环境,会产生热膨胀和收缩的不均匀性,导致内部出现拉应力或压应力。
若应力超过材料强度极限,就会引发裂纹甚至破碎。
抗热震性就是材料抵抗因温度梯度导致的内部应力而不发生开裂、破碎或性能显著下降的能力。
也叫热冲击抗性。”
李慎行:“什么时候会出现这么割裂的情况?”
李文军:“比如战斗机高速飞行时,表面会因气动加热升温至200-300℃,然后突然进入-50℃的低温云层。
比如
航天飞机从太空返回,原本绝对零度的表面温度会骤升至1600℃。”
李慎行:“这怎么测试。”
李文军:“把检测目标加热扔进低温环境里。
这样冷热循环,然后用仪器测量目标的各项指标的变化。”
李慎行:“他们总说现在这个玻璃离太空透明观察舱的要求还太远。
到底航天飞机的舷窗要求有多高。”
李文军:“舷窗不是单一材料制成,而是是多层复合结构的特种材料体系。
需同时满足极端温度耐受、抗微陨石冲击、抗空间辐射、高光学性能等严苛要求。
就光空间辐射这个也远高于高铁和磁悬浮列车挡风玻璃要求了。
中间还要有加热丝布线,通电后均匀升温至50-80℃,防止玻璃表面结霜或结冰。
有这么多种功能复合之后,还要保证确保光学成像清晰度。
确保航天员在观察舱和摄像头里可以拍到宇宙的清晰保真照片。”
李慎行只咂舌摇头:“真是既要又要。
太可怕了,能实现吗?”
李文军拍了拍他和李谨言的肩膀:“能的。
不过,就算我们这代人做出来了,你们这一代人也要想办法让它更完美。
这就是传承和接力。
这就是我让你们参与所有研发的目的。”
李慎行看了一眼李谨言:“你说呢。
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