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几年前从e被接回来的叶老站了出来。
他们俩倒不是研究这方面的,而是叶老归国时带了个u盘,里面资料挺繁杂,完整的某一个项目那没有,东一嘎啦西一嘎啦的,你要想靠它来提取中其中一个来立项都不成,除非本国有这方面的高尖端人才,可以从中借鉴到某个点,否则没啥用。
正是因此,叶老一直没有上交。
得知上面有意向要造航母时,叶老想到了这个u盘,里面有几样跟航母都能扯上点关系,最关键的动力这些那别想,这对人家e国也是机密,不过里面有弹射装置的初稿设计图。
甭管有用没用吧,叶老选择了上交。
那时咱家求技术若渴啊,有用,可太有用了,至少咱可以开始起步了不是,科学嘛,本来就是一步一步慢慢来。
有了起步,才会有后面的蹒跚学步-跌跌撞撞-稳步前行-慢走竞走-山上狂奔-腾飞而起!
但是毕竟家底儿太薄了,心气儿再盛,眼前事实也不容你看不见,未来摆在你面前的怎么看都是遥遥无期。
自然,上面也不会一下就允许立项让你去慢慢整,你们先组织人学着先。
对,那时只是让相关的科研人员去学,从叶老上交的u盘中提取出资料和从其它地方弄来的边边角角中去学,去突破,还没有正式立项。
一是咱家真的穷,不提军费民生这些,单把科研这块拿出来说,很多都是烧钱的项目,比如卫星,比如蘑菇云,这哪样不重要?又哪样不烧钱?
航母项目要是立起来,可一点不比那俩要省钱。
这二嘛,咱技术不够还没有领头人,最重要的是,领头的那位还没有出现。
没有带头人,这项目就立不起来。
换句话说,正在学习的那批人,是上面在提前的为了将来某一刻出现的那位领头人而准备的助手。
而这位领头人,上面一直在争论中。
有人提议,像蘑菇云一样,咱们从国外去寻找。
有人提议了林月曦。
两个选择,等林月曦,或是国外找。
小孩才做选择,大人全都要!
确认林月曦的身体好了后,上头其实一直在更加有意的培养林月曦,从她接触到的各项目就能看得出来,哪样不属于一般科学家都接触不到的机密?!
上头也不知道她脑子里货多啊,龙老和周老他们原是想让她多接触接触顶尖的那些科学家,她学习能力快,这接触得多了,跟着的项目多了,这不就能快成长起来了?
俩老当时都计划着等国内那些老家伙脑子里的东西被林月曦给掏空了后,从国外‘借’些知识回来让她继续深造。
放出去是不可能放出去的,这可是金蛋蛋,他们怕她一旦出去就会碎得他们连蛋皮都捞不回来。
哪曾想啊,人甭管给放到哪,都不是去学习而是去帮忙,那脑子里的东西跟无穷无尽一样,不仅自个能做她还能教。
好家伙,真好家伙!
他们对林月曦的心态,从尽全力去培养,渐渐的转变为未来咱家的科技支柱已初出茅庐,再随着林月曦一个个成就的出来,已可视其为科技界全能小当家。
之所以现在还只是小当家,因为科研界的上面还有莫老那些已经有着非凡成就的巨大贡献的人呢。
可再不愿接受,莫老他们也终是免不了岁月的侵袭,不是已经迟暮,就是已经离开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