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冯宏源个人资料 > 第1章(第2页)

第1章(第2页)

冯润拍开她的手,朝她脸上乱抓几下,留下血痕,冷笑道:”我明白。受点儿皮肉伤让他看见,这样最好交差了。到时候呢,你就直接跟他说,皇后性情暴戾,行止乖张,无论女官还是宫女、内侍,只要稍行督促之责,就会招来拳打脚踢。“

宫女咬唇低头,口将言而嗫嚅。冯润俯下身,凑到宫女耳边,重复旨意:”让我阿娘进宫,带她的巫医朋友一块儿来,我要看病。“

天明时分,常阿措独自乘坐小辇,悠悠行经阒无人声的铜驼街,穿过宫城南部的阊阖门,将城中闲事远远扔在身后。

宣景殿中,冯润困倚窗棂,仰视天色。才过了佛诞日兼她的生日,时节正向端午靠拢,天该变得瓦蓝,盈盈的云也该松软起来,可笼罩在她头顶的,只有一片难辨云色与天色的混沌。高风送响,洛阳城诸寺的塔铃声把黎明稍稍擦亮,但风中气息依然黏腻、滞重,像沉甸甸的负罪感。

”阿娘,我做了噩梦……“冯润紧紧搂住阿措,泪湿青衫。

阿措笑意浅淡,轻抚其背。

”阿娘,慕容真的走了吗?我本来说的是她跟着你来……“

”走了、走了,上回不就跟你说了吗?“阿措笑得无奈,”和她的相好一起走了。朝廷里那些混日子的鹰犬,根本找不到他们。放心吧!“

”其实,如果她真的没犯罪,皇帝应该不会追咎的。皇帝的脾气你也知道,之前动怒,也是因为……“

”嘘!“阿措蹙眉,打断她,”姑娘,你在宫里这么多年,应该比我清楚——不管你有没有犯错,只要皇帝认定你有嫌疑,你必然不会无辜。而且,慕容……或者说,我们的罪名是‘巫蛊’,他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冯润叹气。

她数不清自己平生已经叹了多少次:悲叹,惋惜之叹,怒极而无奈的嗟叹……人生由无数叹息前后串连,串成佛珠,人死之后,烧成泥丸,烧成舍利子,一世的荣辱悲欢化为乌有。

”上回,高菩萨的事触怒了他,再加上小人火上浇油,他才说了那么重的狠话,又是一辈子不准见他,又是不许恪儿来见我。他不见我不要紧,我本来也不稀罕。恪儿嘛……孩子一天天长大,跟我确实没什么可聊的。“冯润心有不甘,负气道。

阿措牵住她的手,柔声安慰:”别的不说,陛下倒有一样好处。他铁了心要做明君、仁君、圣君,那就好办。我还记得,你跟我讲过书里那些学问,什么君子、什么载物……“

”君子厚德载物。“

”对对对!君子厚德载物,君王器量宽宏。堂堂大魏皇帝,哪能一直跟你置气呢?等他的气一消,你大不了再讨他个好、卖他个乖,唱一出‘负荆请罪’的好戏。“

冯润点头称是:”他不能对我回心转意,倒也无妨,但必须免除你的罪名。你也说了,皇帝认定你有嫌疑,你就脱不了身。他如果认定慕容是嫌犯,难免要追究你的窝藏罪和私放罪。“

”窝藏罪、私放罪……唉!还真有点儿麻烦呢。“

天可怜见,她们并未担心太久:十天后,元宏驾崩于军旅途中的消息传至洛阳宫城。

对寻常的大魏臣民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噩耗;对阿措母女而言,此乃天降喜讯。

”看来,梦也不一定算数啊!我以为梦里的全是不祥之音。“冯润恍恍惚惚,时哭时笑。阿措老泪纵横:”好了、好了,终于不用再操心了!“

”不,不能高兴得太早。“冯润蓦地沉下脸,”老皇帝死了,还有新皇帝。“

”恪儿?“阿措一头雾水,”你又没得罪他。你和他母亲也没有交恶。“

”不,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冯润边思忖边说,”我不是他的生身母亲,也没有养育他的情分。再说了,民间谤议沸腾,都说高照容是我害死的。要是他听信传言,我们不就吃了大亏吗?“

”这倒好办,请他去趟昭仪尼寺,什么都清楚了。“阿措笃定道。

”真能清楚吗?我感觉他们之间其实挺疏远的,谈不上有多深的感情。“

冯润说完,又想叹息,抿了抿嘴,硬生生忍下冲动。身为女人,尤其是宫中的女人,特别是毫无政治才干的宫中女人,可谓处处掣肘。她毕竟不是她的姑母冯太后。冯清也不是。前太子恂资质平庸、朽木难雕,冯清没有扶植他的手段。两姐妹一无挑选人才的眼光,二无栽培新帝的智慧,偏偏生在宗室、嫁进皇家,和一群亲近权力的政客摩肩接踵,她们活得艰辛,实属应然。

但这不是她选的——命运不在她手中。世上永不乏喜欢操控他人命运的好事之徒,因此,握不住自己的命脉,就会被别人拿捏命门。活得再难,冯润也要从别人手里抢回命运的点滴,哪怕以飞蛾扑火、万死难赎的方式。

遗憾的是,从冯润降生至今,这些被她夺回的一丝半缕的命运,终究是化作了凿壁偷来的光,零落的花瓣一般,碾作尘泥,悄然黯淡,濒临无痕。

元恪执掌天下,相当于换一个人来左右她的命运。按惯例,元宏撒手人寰,太子元恪继位,她理所应当被奉为太后,历朝历代皆如此。但她没资格开口,只能等。

元恪总不至于晾着她,最晚在元宏的灵柩返回洛阳当天,必须给她个交代。

遵照元宏生前旨意,他的葬礼从简操办:取消焚烧御用之物的环节;下葬前,无需更换帝王专用的金线丝绸寿衣。元恪为表孝心,保留祖载祖载,古代丧葬习俗,将葬之时,把灵柩载于车上,行祭祖之礼。、挽歌、鼓吹、哭灵等仪式,其典隆备,其意肃穆。王室贵胄及黄门内侍身着缟素,高举白幡,浩浩荡荡地走向邙山下、瀍河岸的陵寝,时而缓行,时而疾进,掀起空寂或喧哗的滔天人浪。

冯润留在宫城,率领众妃嫔到华林园吊祭哭丧。兴奋劲儿已过,她并没有自己预料的那样开心;女人的哭声不绝于耳,悲伤氛围犹在,她却也挤不出半滴眼泪。

她想起姑母冯太后那桩著名的旧事:文成帝驾崩后三天,宫中按鲜卑”烧葬“旧俗焚烧皇帝生前器物,百官和后妃亲临现场,痛哭哀悼。当时,冯皇后突然咆哮着扑向火中,呼天抢地,意欲自裁。左右侍从慌忙上前,烧得衣袂枯焦、面庞发黑,才从火中救出了她。此事引起颇多争议,当中毁誉参半,随着她日后掌权愈盛,毁的部分渐少,誉的部分增多。

”真会做戏。她这一演,直接掐灭了其他妃嫔的念头,也断了我们的后路,不然个个都有东施效颦之嫌。“元宏的灵位前,冯润假装掩泣,暗想不断,”元恪那小子不识好歹,居然不要我参与含玉仪式含玉,古代丧葬习俗,人死后,让死者将玉含在口中,称为“含玉”。琀,即塞在死者嘴里的珠玉。,白疼他一场……罢了,其实也没怎么疼他,只是也没亏待过他,更没虐待他。他但凡有点儿良心,就念着我的恩义吧!“

即便是假哭,也有哭累的时候。暮色四合,妃嫔陆续离开华林园。夜幕降临,园中行迹依稀。渐至更深露重时,冯润摁着肚子回到宣景殿。

”饿死了!“冯润瘫倒在榻上,有气无力地抱怨,”守灵就守灵吧,干嘛要精减席面呢?扒拉两口就见了底。妃子们全都吃得精光,但没一个吃得舒坦。“

”皇帝嘛,死了也比活人大。“阿措嘲谑。她拎起篮子,揭开竹盖,取出点心摆好,招手让冯润到案前:”早知道你会喊饿。瑶光寺的比丘尼忙着给皇帝念经,费脑子、耗体力,吃得比平时还多,我只能借最小的厨房来蒸。可不许嫌我没蒸透!“

冯润冲上来,没等她说完便食指大动:褪去外层箬叶,卡着嵌在糕体里的两颗红枣,将蓬蓬的香糕抓到嘴边,大口咬下甜丝丝的绵软。清透的味道在唇齿间弹开,再嚼两下,瞬间化为溶溶一片。冯润手舞足蹈,抬起头来,看那窗外夜色深黑,了无春意。她觉得是自己把春夜原有的美好月色吃进了嘴里,于是更加贪心地多咬几口,久久地含着,舍不得吞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