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
”好吃……“冯润含糊道。
”我就说嘛!“阿措洋洋得意,比冯润还像小孩,”做得再仓促,肯定也比宫里的鹜角黍鹜角黍,粽子的一种。《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强多了。“
”就是!他们做得又滑又腻,还黏牙,癞皮狗似的。“
吃饱就困。冯润打个哈欠,随意梳洗一番,懒懒地上了眠床。阿措替她掖好被子,掩门离去。
夜雨簌簌,飘过水汽漫卷、如烟似雾的瓦片,如同撑篙人荡舟湖上,漾起涟漪。夜一寸一寸地深,雨也越下越细,断气似地润湿窗棂,沾染冯润时轻时重的梦境。
滴漏声响,盖过雨声。中夜,冯润梦尽而醒。青色朱雀纹鸟形玉饰从她怀中滑落。
是元宏赠予她的。元宏给她的赏赐数不胜数,这件之所以珍贵,是因为那时她还在寺里,捧着这青玉开了大逆不道的玩笑,元宏没计较。
”真好呀!款式奇巧,纹样也精致。拿给我这种庸人把玩,真是糟蹋了。“
”那你觉得给谁才好?“
”陛下自己留着呀!有大用呢。“
”什么大用?“
”陛下要恕我无罪,我才敢说。“
”恕你无罪。“
”人人都道天子万岁,可我私心以为那是空话。秦始皇寻求长生,也没活到今天呐!等陛下涅槃之际,可以把它当成玉琀。目前的玉琀不是蝉形就是豚形,不是蟠螭纹就是云虎纹,太单调了。这枚青玉玲珑剔透,样子还十分新颖,合配您高贵的身份。“
”如今倡导薄葬,用不着玉。我已经吩咐他们了,就用浅黄色的滑石做成小豚样式的琀。这块青玉嘛,雕刻得太像游隼,我可不忍心把你吃进嘴里……“
回忆悠悠浮动,止于玩笑后的耳鬓厮磨。冯润百感交集,翻来覆去,始终不能排遣满腔恼恨。她一骨碌坐起,抓起青玉,打开窗,一扔解千愁。
”哎哟!“
窗外,有人被玉砸中,吃痛高呼。
”双三念?你怎么在这儿?“冯润看着倒霉的窗下来客,讶异地问。
”殿下,我正要来通传呢——彭城王、北海王还有中常侍白整在外面等您,请您即刻随他们前往染净室。“
”又来了!有完没完?“冯润愤恨不已,”告诉他们,我哪儿也不去!“
双三念未及答话,便感觉后脑遭人一记猛击,而后僵直倒地,不省人事。与此同时,背后的大门遭人”啪“地一声推开。冯润惊慌回头,迎面是北海王元详阴沉沉的脸。
”据先皇遗命,先皇后与两代君王均不能见面,因此,新皇命我代他转达旨意——明日的登基大典,先皇后不得观礼。“
”凭什么?我偏要去,谁都拦不住!“冯润嘶吼。她狠狠瞪一眼元详,小跑着去看双三念的情况。彭城王元勰迈过门槛,挡住她的去路。她被迫驻足。
”殿下放心,双三念性命无忧。白整只是让他小睡片刻。“相较之下,元勰的态度要恭敬很多。他语气温和,唇角挂笑,叫人分不清是敌是友。
冯润屏息凝神,不明众人来意。她又听元详说:”新皇另有诏令——若先皇后对观礼一事提出异议,便请先皇后移步染净室,遵照先皇遗命,以死谢罪。“
脑袋瓮了一下,像有鲜血灌进耳朵里。埋在脸下的经络微微鼓胀。冯润冷笑,反问他:”以死谢罪?我何罪之有?“
”谋害姊妹、暗杀妃嫔、敛财无度、通奸为祸;召三教九流入幕,玷污宫闱。最不可饶恕的,当数勾结市井贱民,巫蛊诅咒先皇。先皇后劣迹斑斑,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难道还要叫我一一详述吗?“
元详难抑愤懑,敛容厉声。
冯润乜斜着打量他。大义凛然的架势,被她看作毕露的丑态。她毫无惧色:”好啊!如果那些也算我的‘罪状’,那么你们这些宗室子弟呢?为了皇位,一个个斗得灭绝人伦、死去活来。手足相残、弑父杀子的丑事,你们干少了吗?“
”先皇后,不要顾左右而言他。“元勰的脸色也变得难看,”我今天还劝阻北海王,说惩处先皇后不急于这一时,但凭你刚才的言行作为,我们只怕不能再拖了。先皇后罪孽深重,事到如今仍不知忏悔,毫无羞耻之心,我们……“
”羞耻?我为什么要羞耻?“冯润一声断喝,”我活得痛痛快快、无怨无悔,我对得起自己的心,为何羞耻?该羞耻的是你们!你们恨我入骨,却不敢坦坦荡荡地除掉我,居然要借所谓‘先皇遗命’大做文章。我现在告诉你们——不是先皇与我决裂,是我与他决裂!他辜负我、冤枉我,所以我对他心存积怨,永远没有涣然冰释的一天。但他是明君、仁君、圣君,他绝不会杀我。“
元勰、元详面面相觑。冯润质问不止,嘲讽不停,怒骂不休:”究竟是先皇要我赴死,还是你们信口捏造他的诏令?无非是你们想杀女人而已。你们手中明明沾满了女人的血,还要编出个好听的由头,什么‘子贵母须死’,什么‘以防外戚干政’。何必如此冠冕堂皇!你们害怕女人夺权,害怕女人也跟你们一样嗜血,所以,你们才会残杀刚生下皇子的嫔妃,代代相传,引以为傲。若要历数罪行、清算孽债,你们这些天潢贵胄,才叫擢发难数、恶贯满盈!“
室外,待命已久的白整破门而入,手里攥着猩红色圆形小木盒。元勰慌张道:”别在这儿解决,去染净室!“白整着急:”来不及了!“
冯润瞬间慌了神,趁着两人说话的间隙夺路而走,却在挨到门边的一刻遭元详猛地抓回、反手擒拿。白整抢步上前,从木盒中飞快掏出一粒黑色药丸,配合元详捏住冯润的下颌,迫使她张开嘴。
苦涩的气息丝丝缕缕,散发至冯润的鼻下,足以抵消箬叶红枣糕的清甜。冯润真想呐喊,喊出那个天大的隐情,然而她已无力出声,也无路可退。心绪渐渐飘远,飘回原本朦胧而逐渐清晰的过往:仅有六个年头的时光,稚嫩,清透,喜忧参半。
小说《幽花醉后》第1章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