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年纪轻轻,尚未消受暮雨朝云的滋味,何必承受雷霆之怒?更何况,只为这点小事重罚她,我岂不是成了暴戾无道的昏君?“
冯润的心波又活泛起来。她忙问:”陛下说,她尚未消受暮雨朝云的滋味,可又说她侍寝时与你游戏,到底是什么意思?“拓跋宏开怀而笑:”你想到哪儿去了?她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能做什么?还不是跟从前一样,叠被铺床,侍奉笔墨,学着帮我整理衣衫。别的事情,她可做不了。“
”怪我胡思乱想。“冯润往他心口上轻轻拱了拱,难掩雀跃的心情。拓跋宏仍笑道:”她说我像游隼,可依我所见,像游隼的是你。小小的一只,轻匀可爱,眼睛滴溜溜地转,正如你珠圆玉润、机敏慧黠。“
他们就这样度过了两年时光,亲昵而恬然,又因身处异地而更显珍稀。直到太和十四年九月十八日,冯太后崩逝于平城太和殿。冯润大喜过望,一路蹦跳旋转,到寺后池塘边逗猫喂鱼,消遣了一整天。拓跋宏毁慕哀悼,五日内滴水未进,葬礼上泣血涟如,身心交瘁。他在太和殿供奉太后灵位,又下旨将永固陵拓宽六十步,以国君之制安葬太后;陵墓东北约一里处建造寿宫,准备自己死后埋葬此处,永伴祖母。此外,他还特意下诏,遵照汉人的孝礼为太后服丧,不食酒肉,三年不与后妃同房。
在冯润看来,一切只是做戏做足全套,她才不信拓跋宏真有捱过三年的意志。既不来找她,又不碰其他妃嫔,除非他要修行成得道高僧,否则绝不可能办到。她苦等一个月,没见到双三念的影子,这才渐渐领会到拓跋宏或许动了真格,不免好一阵失望。原以为太后一死,他们之间再无阻碍,可以心无芥蒂、披肝沥胆,可到头来,皇帝还是跟他的”好祖母“一条心,只怪自己一厢情愿、自作多情。
”别愁眉苦脸了,想想高兴的事。“十月十八日,慕容回缓缓踱步至池塘边,脸上挂着浅淡的笑意。
”没什么可高兴的。你去陪阿娘吧,我想一个人静静。“
”一个人静静?你已经在这儿呆了半个时辰了,还要怎么’静‘?我问你,今天是什么日子?“
”老妖婆过世一个月。“
”还有呢?“
”还有?“冯润一头雾水。慕容回向瑶光寺的六层塔关于”瑶光寺六层塔“的设定,参考《洛阳伽蓝记》记载的永宁寺九层浮屠。眺望,有意问她:”那里住着谁?“冯润道:”平时没人住啊!冯夙来的时候住那儿……怎么,冯夙又要来了?“
慕容回看她一脸惊喜,不觉发笑:”是啊!今天就到。上个月参加完太后的葬礼,他就出发了。“冯润急忙嗔怪:”这个死人,要来也不知道提前写封信。叫我早点儿高兴一下,能把他怎么样嘛!“慕容回笑道:”要是没写信,我和阿措怎么知道他要来?我们故意瞒着你,等你见到他,不是更开心吗?而且,我看你对你这个胞弟也不见得有多上心,只知道’老妖婆‘过世一个月,居然忘了九月十八也是他封侯的日子。太和十一年九月十八,封北平侯——可别告诉我他没跟你说过。“
冯润恍然记起,吐吐舌头,忍笑强辩:”哎呀,谁叫他这两年少来走动,我没把他忘得一干二净,都算我这个当姐的重情重义了。“慕容回又道:”他少来走动,我可是在这儿长长久久地陪你们。除了他,你就真不记得有别的喜事?“
”高菩萨也要来吗?“
”不是。“
”庾氏要来?“
”别老想男人!“
冯润泄气道:”那我真不知道了。你别卖关子,跟我说嘛。“
慕容回无奈叹息,扬长而去。傍晚时分,冯夙拎着一头獐子,勒马下榻,阿措进进出出、忙前忙后,特地让慕容回休息,只叫贵儿帮忙。冯润这才反应过来:今天是慕容回的生日。她假装什么都没想起,默默陪贵儿一同准备食材及诸多佐料。羊肉一分为二,一部分切成细丝,加生姜、葱白、橘皮合捣,捏成弹丸状;另一部分做肉羹汤,肉丸加入其中煮熟,是为”跳丸炙“。小肥猪洗净,煮至半熟,浸渍于豆豉汁,另一锅同煮鱼酱汁与生秫米;约三刻钟后,豆豉猪肉和黄酱汁米内加入生姜、葱白、橘皮和橘叶,密封入甑,小火慢蒸,待肉香蔓延,再往猪肉上浇熟猪油和豆豉汁,即可品尝”蒸小豚“。
猪肉已用,剩余的筒骨也不能浪费。冯润取出筒中骨髓,髓油和上蜂蜜及面粉,唤寺中比丘尼将其做成若干面饼,每个四五分厚、六七寸大,放进贴烧饼的炉里烤熟,”髓饼“即出炉。贵儿则蹲在地上,拖出满筐晒干的盐梅,边挑边扔,最后筛出三个成色最好的抛给掌勺婢女。婢女将鸭肉去骨剁碎,吩咐旁边更小的婢女往锅中加胡麻油,炒熟腌瓜、盐梅等辅料。锅中物将熟时,鸭肉倒入,一齐烩熟。掌勺婢女洗净碗筷,同时撤火,待锅冷却,之后割开鲈鱼肚,朝肚中塞进无骨鸭肉,用茱萸叶包好整条鱼,置于炭火上烤到半熟,朝微微翻卷的叶片上淋云醁酒、酱汁、豉汁。美酒流溢,汁液淌下,从缝隙间渗透进鱼肉和鸭肉,”鸭鱼酿“便成。
最费神的还数阿措手里的”驼蹄羹“除鸭鱼酿、驼蹄羹之外的菜肴做法,均参考《齐民要术》……蹄上的肉肥厚无比,怎么都炖不烂。小婢女之前寻来的胡椒、丁香等名贵香料,大半都不能用,或是商贾花言巧语,以次充好卖给她;或是她自己眼拙,把苦楝树的枝叶错认为丁香,稀里糊涂揣进怀里。阿措汗流浃背,折腾到天上星汉现影,方才端出四盅牛乳似的浓汤,冯润、冯夙、慕容回、贵儿刚好一人一份。
”我就不喝了,你们喝。反正也不一定好喝。“阿措抬手擦汗,笑吟吟道。慕容回连忙推辞,笑说大厨若不吃,谁都不好意思下嘴。冯润则抢在她开口前抿了一口,皱了皱眉。阿措观其神情,笑得更厉害:”这种口福啊,果然是留给皇室宗亲的。我在这儿白费功夫,徒劳’硬做‘,反而享用不了。以后谁有福气进宫,叫宫里的知御膳女官做给她吃。“
冯润撇嘴道:”宫里的人会做,是因为食材好,木炭、木柴也好,又不是因为厨艺绝佳。若论厨艺,阿娘哪里会输给她们?“贵儿捧着小盅,点头附和:”就是、就是!早知如此,当初离宫那会儿,我就该偷点儿好菜好肉出来,神不知鬼不觉,溜个没影儿。“冯润神采焕发,轻笑不止:”用不着!那些小黄门爱你爱得死去活来,你招招手,他们都眼睛发馋;你要是叫他们白送,他们呐,直接给你搬一箱金齑玉鲙!“
众人哄笑喧哗。冯润给自己斟满一杯云醁,朝慕容回举杯致意:”我忘了您的生辰,罪该万死,特向您赔礼道歉。“说罢,一饮而尽。不等慕容回说话,她再斟一杯,继续道:”承蒙您多年不弃,我和阿娘才有今日。阿娘是我生身母亲,您是我第二位母亲。至于那个博陵公主嘛,死都死了,我在这儿提一嘴,就算不忘她的大恩了。“众人再次哗笑。
冯润眼疾手快,又倒满一杯酒,笑中略有促狭之意:”刘蓝仲今日人没到,酒到了。我代他向您敬酒。不过呀,您可要分清楚——我那前两杯,表的是敬意;这一杯,专门替他喝的,表的是’郎情妾意‘。“
包括慕容回在内,所有人喷饭仰天,狂笑不止。众人大快朵颐,酒酣耳热,时至三更,方才散席。接下来三年时间,总不如这一夜灯火可亲。
三年里,冯润时常不甘寂寞,唤庾氏、高菩萨等人陪伴枕席,极尽缱绻。”阿蒙“只来过一次,亲手奉送御笔书信,信中许诺等他守丧期满,将立刻册封冯润为后。冯润戏谑道:”按鲜卑习俗,封后一事素来都要妃嫔亲手铸造金人鲜卑皇室立后,遵照旧俗“手铸金人”。《魏书》:“魏故事,将立皇后,必令手铸金人,以成者为吉,不成则不得立后。”,铸成者吉,立为皇后,若不成,则不得立后。我从小手笨,连冯清都比不过,陛下让我做皇后,岂非成心数典忘祖?“
要不是了解冯润的性情,双三念定会吓得魂飞魄散,好在多年来他已习惯冯润的作风,坦然道:”陛下说了,不必’万事师古‘。拘泥旧俗、故步自封,便不能新开气象。“冯润不以为然:”依我看,这’旧俗‘倒不错。以前在平城,我看过工匠造像,挺热闹的。“
她一边说,一边回想当时的情景:金黄色的汁液滚烫而浓稠,比蟹黄汁更加鲜亮诱人,汩汩灌进人形模具中,生机勃勃,璀璨夺目。双三念却道:”确实热闹,但不公平。陛下说,有些胆子小的生怕汁液烫伤自己,一不留神就毁了金像,实在可惜;况且,虽说是妃嫔亲手铸造,总免不了旁人配合协助,一旦混入恶徒,从中作梗,故意害人栽跟头,不知会造成多少冤案。“
冯润平心静气,尽量保持从容的姿态,暗劝自己千万别高兴太早。然而,激动的情绪宛如长蛇,蛰伏于心房深处,冬眠时,盘踞成团,安安稳稳地沉睡;大多数时候苏醒着,悄悄游移,舔舐冯润的心尖。她毕竟年轻,按捺不住此等虚荣和欢喜。
事实证明,放低期待才是正确的选择。太和十七年三月十八日,皇帝派车驾迎冯润回宫,一个月后,她等来封她为左昭仪的册文。
”皇后呢?不是皇后吗?“她难忍愠怒,质问送来册文的散骑从侍王遇。
”皇后的册文在昭阳殿——正殿。“
”正殿?冯清?“冯润横眉立目,”冯清当了皇后?“
??10
心冷难成悲
”你想当皇后,我就让给你嘛。你不要生我的气……“
”让?这是你想让就让的吗!册文都到了,昭告天下了,你让给谁?“
冯润怒气冲冲,背对冯清。冯清空望着她的背影,可怜巴巴:”那我跟陛下说,以后多去你那儿,别冷落你……“
”少来!我还不至于吃你的残羹冷炙。你有这善心,就跟着僧芝去斋戒布施。金银财宝也好,同情心也罢,尽管施舍给贫苦人家。宫里个个都是’人上人‘,用不着你怜悯。还有,皇帝可不是人偶,不管是后位还是他的心意,都容不得别人推来让去,明白吗?“
冯清重重点头,又说:”姐,你放心吧,陛下的心情瞬息万变,说不定过了这段时间,他又更喜欢你了,到时候他让我当左昭仪,立你当皇后,也是很有可能的。“
”你在安慰我?“
”没有、没有……我知道,你用不着我来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