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受阻,同盟初立
沈云初与赵逸尘在御书房的密谈,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朝堂上激起了层层涟漪。沈云初对赵逸尘提出的新政方案极为赞赏,决定以此为蓝本,在朝堂上正式推行新政。然而,他们低估了守旧势力的顽固与强大。
在第二次朝会上,当沈云初将新政方案公之于众时,朝堂瞬间炸开了锅。以吏部尚书李明远为的守旧派大臣,纷纷跳出来强烈反对。
“摄政王,这新政简直是胡闹!”李明远气得满脸通红,胡须都跟着抖动,“改革税制,减少赋税,那朝廷的收入从何而来?兴修水利,展商业,更是劳民伤财,本末倒置!”
“是啊,摄政王,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怎能说改就改?”其他大臣也随声附和,一时间,反对声此起彼伏。
沈云初面色平静,她早料到会有这样的局面,但心中仍不免有些失望。她看向赵逸尘,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求助。
赵逸尘心领神会,他上前一步,朗声道:“诸位大人,如今大祁王朝内忧外患,百姓生活困苦,若不改革,如何能长治久安?减少赋税,可让百姓休养生息,提高生产积极性;兴修水利,能保证农业丰收;展商业,可增加国家财富。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何要反对?”
“七皇子,你不过是被摄政王迷惑,信口雌黄罢了!”李明远毫不留情地反驳,“你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怎知这其中的利害?”
朝堂上争论不休,气氛剑拔弩张。沈云初看着这混乱的局面,心中明白,若不能尽快平息这场争论,新政将难以推行。她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再次开口,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报——”一名士兵匆匆跑上朝堂,跪地禀报,“启禀摄政王,边疆急报,北狄大军压境,已经攻占了我朝三座城池!”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所有人都愣住了。沈云初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她意识到,此刻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深夜密会,共商对策
散朝后,沈云初将自己关在御书房,陷入了沉思。边疆战事紧急,而朝堂上却纷争不断,新政无法推行,这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摄政王,您该用膳了。”宫女小心翼翼地走进来,轻声说道。
“朕不饿,你退下吧。”沈云初摆了摆手,声音疲惫。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太监的通报声:“启禀摄政王,七皇子求见。”
“快宣他进来。”沈云初连忙说道。
赵逸尘走进御书房,看到沈云初憔悴的面容,心中一阵心疼。他走上前,轻声说道:“摄政王,您要保重身体。”
沈云初勉强笑了笑,说道:“七皇子,你也看到了,如今朝堂局势如此,新政难以推行,边疆又战事吃紧,本宫实在是心力交瘁。”
“摄政王,您别灰心。”赵逸尘安慰道,“我们一起想办法,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
沈云初看着赵逸尘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点了点头,说道:“好,本宫相信你。七皇子,你有什么想法?”
赵逸尘沉思片刻,说道:“如今当务之急,是解决边疆战事。我们可以先抽调一部分兵力,支援边疆。同时,派人去与北狄谈判,争取时间。至于朝堂上的事,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要慢慢争取大臣们的支持。”
沈云初微微点头,说道:“你说得有道理。可是,抽调兵力,必然会引起一些大臣的反对,我们该如何说服他们?”
“摄政王,此事交给臣弟吧。”赵逸尘说道,“臣弟愿意去与大臣们沟通,晓以利害,相信他们会明白的。”
沈云初看着赵逸尘,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突然握住赵逸尘的手,说道:“七皇子,谢谢你。若不是有你在,本宫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赵逸尘被沈云初握住手,心中一阵慌乱。他的脸微微泛红,结结巴巴地说道:“摄政王……您……您言重了,这都是臣弟应该做的。”
沈云初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她连忙松开手,脸上也泛起了红晕。她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本宫失态了,七皇子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