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他拥有拙政园期间,常常在园中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园内亭台楼阁间,文人墨客们汇聚一堂,他们或挥毫泼墨,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或吟诗作对,抒发内心的情感与抱负;或谈古论今,探讨历史的兴衰与人生的智慧。
拙政园在他的经营下,成为了当时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不同的思想在这里碰撞,文化在这里传承和发展,蒋棨也因此成为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蒋棨,这位出身名门、富有才学、精于园林营造且热心文化传承的人物,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他的故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让后人在欣赏拙政园的美景时,也能想起曾经有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为这座园林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告别拙政园,我们来到了山塘街。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山塘街瞬间被点亮,宛如一条璀璨的银河。
街边的店铺鳞次栉比,古色古香的招牌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我们漫步在青石板路上,脚下的石板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首古老的乐章。
河水倒映着两岸的灯光,波光粼粼,如梦如幻。
一艘艘游船缓缓驶过,船桨划破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船上的游客们欢声笑语,尽情享受着这美好的夜晚。
“这山塘街不愧有‘姑苏第一名街’的美誉,如此繁华热闹,却又不失江南水乡的温婉韵味。”
我不禁感叹道。
刘墉微微颔首,说道:“此街东起阊门渡僧桥,西至虎丘望山桥,横跨了半个苏州城,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如今看来,依旧这般迷人。”
付钰则被街边的小吃吸引,拉着我们去品尝苏式糕点。
一口香甜软糯的糕点下肚,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山塘街的美景,如同一首悠扬的诗篇,一幅绚丽的画卷,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流连忘返。
晚间我们回到馆驿,我说:“只听说过寒山寺闻名遐迩。
要不,明日我们一起去游一下寒山寺如何?”
刘墉与付钰也都是喜好游历山川人物,对寒山寺的清幽古意也颇为向往。
就这样三人一拍即合,决定一同前往寒山寺。
第二天天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
我们三人骑马从城中出发,一路欢声笑语。
途中,田园风光如画,金黄的麦浪在风中起伏,农舍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偶尔传来几声犬吠鸡鸣。
付钰兴奋地指着远处的溪流说:“看这潺潺流水,恰似一条灵动的丝带,装点着这宁静的乡野。”
刘墉微笑着点头,还不时与我分享他过往在各地的见闻。
将近寒山寺时,远处的钟声悠悠传来,那声音醇厚而悠扬,仿佛穿越千年时光。
刘墉感慨道:“这钟声,不知唤醒了多少世人的心灵。”
我们加快脚步,很快便来到寒山寺的山门前。
寒山寺:千年古刹的禅意与诗意
寒山寺,这座坐落于苏州城西的千年古刹,于悠悠岁月中散发着独特魅力。
走进寒山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庄严的山门,朱红色的大门历经风雨洗礼,色泽虽斑驳却更显岁月厚重。
门楣上“寒山寺”
三个大字,笔力雄浑,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古寺的不凡过往。
踏入寺内,古木参天,枝叶交织成荫,阳光透过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影。
放生池里,金鱼自在游弋,偶尔浮出水面,激起层层涟漪。
沿着石板路前行,便能看到大雄宝殿,它飞檐斗拱,气势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