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雅背脊绷直,面上仍挂着浅笑,却未应声。她怎会不知贺知年对嫂嫂的龌龊心思?那一声“诗雅妹妹”更是让她如芒在背,寒意刺骨。
“不过说来也巧,季大人说的这个时辰,本公倒是恰巧符合。”贺知年突然提高声调,手里的折扇被他潇洒打开:“若是妹妹寻不到合适之人,不妨考虑本公,毕竟你我两家,关系素来亲近。”
说罢,他环视四周,锐利的目光如刀锋扫过,逼得众人纷纷低头,仿佛在无声宣告:不知,可有人要同本公争一争?
满座哗然。
宋诗雅脸色霎时惨白,她原以为天下之大,闰二月亥时三刻出生者总能寻得几个,却忘了贺知年若存心刁难,谁敢与国公府相争?
姜月盈不动声色地挪了半步,将宋诗雅半掩在身后。她压低声音对宋父道:“父亲,此事容后再议,先开席吧。”
她声音虽镇定,后背却已沁出冷汗。
宋诗雅冰凉的手指紧紧攥住姜月盈的衣袖,指尖不住颤抖。
姜月盈也拉着送诗雅的手,安慰道:“放心,嫂嫂不会让他得逞的。”
尽管姜月盈这么说,宋诗雅却也知道嫂嫂也只是弱质女流,而且贺之年对她心怀不轨,若是嫂嫂能想出来办法,那必是委屈自已。。。。。。
她不敢再想,望着姜月盈挡在自已身前的背影,眼眶发热。
宋诗雅想着,实在不行,她宁愿自已随便找个人嫁了,也不能让嫂嫂陷入险地。
可即便如此,她心里此刻也不免生出了畏惧。
“宋姑娘。”
突然,一道清越的嗓音突然打破沉寂。
朱漆大门处,逆光走来一个挺拔的身影。待他走近,众人才看清是个剑眉星目的少年郎。月白锦袍衬得他愈发清俊,腰间仅悬一枚色泽温润的青玉,虽无金玉堆砌,却自有一派朗然风仪。
“在下石云祁,今年十六岁,恰是闰二月亥时三刻生人。”
少年清朗的声音如珠玉落盘般掷地有声,字字清晰,他望向宋诗雅的眼神干净澄澈,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关切,离得近些的人,自然也看得出,此刻的石云祁,耳尖都泛着微红。
席间顿时炸开锅。
明眼人都能看出肃国公这是有意要与宋家结亲,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少年是疯了吗?竟敢当众叫板?更有人暗自揣测:这是哪家的公子?为何从未在京城宴席上见过?
也有人从他的名字上联想到最近风头正盛的石将军,却又不敢确定,只想着,就算是风头正盛的大将军也要考虑一下,肃国公府支持的是五皇子,怎么敢让自家二弟这样?
门外长廊下,石云舟嘴角噙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他想起方才去接云祁时的情形:少年原本推说要温书不愿赴宴,一听是宋家及笄礼,立刻转身更衣。偏生换了两次衣衫都不满意,这才耽搁了时辰。
刚到门口,便听见堂内那番话。石云舟正欲上前解围,毕竟受宋眴所托要照看宋家女眷,却被云祁一把拦住。
“哥,可以让我去吗?”石云祁抬眸,眼底漾着几分恳请,如幼鹿般清润的眸光里藏着剔透心思,他亦知兄长如今身处局中,许多事早已不是表面所见那般简单。
“去吧。你若不去,大哥也得亲自下场了”石云舟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语气中带着宠溺与纵容。
一旁贺知年脸色瞬间阴沉如墨,他万未料到,竟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这局设计的初衷,娶宋诗雅的也不是自已,而是赵尚书家次子,所以只定了时辰,未规定新郎的年岁;二来是要逼姜月盈走投无路、不得不来求助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