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华又惊又喜,不敢相信地看向杨有福。
杨有福也愣住了,黝黑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明显的激动。
十五文!
他也能去挣十五文了!
“富贵叔,这事就这么定了。”黄曼曼不给杨富贵再反对的机会,“你去跟二叔说一声吧。”
杨富贵张了张嘴,看着黄曼曼笃定的眼神,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他越来越看不懂这个侄女了。
但不知为何,他隐隐觉得,她这样做,一定有她的道理。
很快,杨有福和杨有金两兄弟就并排站在了黄曼曼家的院子里,准备上工。
杨有金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眼神却不住地往屋里瞟,想看看黄曼曼到底是怎么“点米成糕”的。
杨有福则显得有些局促,但更多的是期待和认真。
黄曼曼也不藏私,直接舀了一瓢处理好的野生稻米,又加了适量的水,倒进了那个被系统赋能过的石墩里。
“二叔,三叔,你们看好了。”
她拿起特制的木槌。
“打年糕,没什么秘方,就是把这米,打烂,打透,打出韧劲儿来。”
她一边说,一边开始捶打。
咚!咚!咚!
木槌落下,看似寻常,但每一次和石墩接触,黄曼曼都能感觉到一股微弱的能量在米粒间流转。
“要用力均匀,保持节奏。”
“像这样,一上一下,要有连贯性。”
黄曼曼示范了几下,然后把木槌交给了他们。
“你们试试。”
杨有金抢先一步拿起木槌,学着黄曼曼的样子,嘿咻嘿咻地砸了起来。
杨有福也拿起另一个木槌,默默地开始捶打。
起初还有些生涩,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活好像……没那么难?
随着他们的捶打,石墩里的米粒肉眼可见地变得粘稠、融合,渐渐散发出一种诱人的米香。
根本不像他们以前尝试的那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出来的还是夹生的米疙瘩!
“嘿!还真行!”杨有金惊喜地叫道。
杨有福虽然没说话,但眼睛也亮了,手下的力气更足了。
黄曼曼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卖力捶打,嘴角微扬。
她教的,确实只是最基本的发力技巧和节奏把握。
至于为什么这普通的米和水,在他们的捶打下,就能变成香软弹牙的年糕……
那是石墩的秘密,是系统的秘密。
而这个秘密,只有她一个人知道。
看着两个叔叔脸上露出的喜悦和满足,黄曼曼心中安定。
这样也好。
有钱一起赚,矛盾摆在明面上,反而更容易掌控。
至于杨老太和钱多多的那些小心思……
呵,走着瞧吧。
只要核心技术在手,她有的是时间和方法,让他们明白,谁才是真正说了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