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汉王对朱棣 > 第38章 迁都问题(第2页)

第38章 迁都问题(第2页)

朱棣苦笑,大概是因为清楚自己这次北伐凶多吉少,才特意避开了朱瞻基。

却不料,小子竟暗中跟随前来。

在梦里,他最终只能默许孙儿留下。

未曾料到的是,在返回途中,祖父不幸病逝。

悲痛之中,你迅速派人通知顺天府的父亲,并嘱托他即刻做好准备以应变局面,以防朱高煦趁虚而入。

结果确实如此,自己还是在返程途中魂归黄泉。

虽预见风险仍一往无前,确为朱棣一贯作风。

他的初心分明——通过五次征战换来大明边境几十年安宁。

你或许会感到惊讶,在皇爷爷灵柩停放的大帐附近,竟出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一开始你以为是错觉,可那身影无疑就是你的二叔朱高煦。

尽管搜寻许久,却始终找不到这个凭空消失的人。

你也因此怀疑是否真的眼花了——毕竟二叔朱高煦此刻应在遥远的云南,又怎能无缘无故现身这荒凉的漠北?

此景落入朱棣眼中,竟让他一时呆滞。

他也认定,梦境中显现的那个背影确实属于老二朱高煦。

问题随之浮现:朱高煦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来到漠北,甚至混入了大明军营之中?更令人费解的是,他的突然一闪,好像特意要让朱瞻基看见似的!

“瞻基绝不会看错,那人的确是老二!”朱棣心中笃定。

“这小子到底打什么主意?”朱棣面色愈发不定。

他无法理解,为何朱高煦会在自己驾崩之际,出现在这般遥远之地,又不知他是怎么实现这一点的。

从云南到漠北何止万里,即便日夜兼程往返一次也要耗去数月之久,可那边汉王失踪这么长时间,难道竟未引发丝毫涟漪?

护送皇爷爷灵柩返回顺天府的一路安宁无虞,并未如你所料想般出状况。

但之前见到的身影,恰似一粒种子在心底埋下,无论如何也挥散不去。

最终父亲成功登上帝位,而值得宽慰的是,云南的汉王朱高煦和塘沽的那位似乎已接受了既定事实,并未展现出任何作乱之意。

局势如此顺利,反倒让你对二叔朱高煦多了一层警惕。

你注意到,哪怕皇爷爷仙逝,这位二叔依旧拒绝释放皇奶奶返京,声称她年事已高,无法承受长距离奔波。

这话虽看似合理,却堵得你无从辩驳,可你也深知只要皇奶奶活着一日,谁也无法对二叔有所动作。

此时朱棣眉宇间满布纠结:直到亲眼目睹自己身故之后,朱高煦仍然按兵不动。

由此看来,他的行动很可能是待朱高炽继位或是日后瞻基掌权时方才爆发。

父亲登基后的举措迅速展开,他几乎推翻了皇爷爷所有的北伐方略。

对此,你虽然不表异议,然而当他提议迁都回应天时,却引发了你的极力反对。

毕竟皇爷爷临终之际反复叮嘱过你,倘若父皇真有迁都想法,务必竭尽全力阻止。

对于这一遗命,你是不敢稍有怠慢的,经过据理力争,父皇总算暂缓了南迁打算。

至此,朱棣才略微松口气:想必自己生前已然针对朱高炽即位后的潜在行为做好规划与防御。

尤其是迁都问题,是他决不容忍改变的。

大明面临的威胁大多源自北方,只有坚守北方才能稳固监控漠北形势。

就在洪熙元年,汉王朱高煦与另一位王爷奉旨前往顺天府觐见皇帝。

抵达后两人表现规规矩矩,令你觉得颇为诧异。

不过三天过后,他们即将离开回归封邑。

出发之时,父皇命你以太子身份亲自将两位皇叔送至顺天城门外。

【让你惊讶的是,二叔朱高煦突然对你说了几句令人困惑的话。

他声称你和父亲能如此安稳,还得归功于皇爷爷。】

【虽然你并不明白二叔这番话的含义,但你意识到,二叔心中仍然隐藏着对皇位的渴望。】

【然而由于皇爷爷的缘故,他似乎选择了按兵不动。】这让朱棣不禁皱起眉头:

难道朱高煦是因为看在自己面子上,才打算让朱高炽父子安安稳稳地做皇帝?可这样合理吗?

他不是最后也当了皇帝吗?要是他不与朱高炽、朱瞻基作对,莫非要去反抗朱祁镇?

正当朱棣想到这里时,猛然愣住了——朱祁镇!自己怎么把这家伙给忘了?

【从那以后,你越来越关注云南的动态。

深思熟虑后,你计划向父亲说明自己的打算:以探望皇奶奶为由前往云南,趁机试探二叔的态度与真实意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