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知,有的人虽已殒命,却胜过苟活于世!”
“结局终是一死,与其被动等待就擒,不如血战到底,这才是英雄风范!”
“徒然等死与为国捐躯,岂非天壤之别?”
苏谯这一席话犹如利刃,直刺老朱心间。
即便老朱被激得怒火中烧,却找不到一点可以反驳的漏洞。
反正都难逃一死,何不冲出去为朱家王朝搏上一搏?
再者说来,有些人逝去后的确比活着更有意义。
要是关外能殉难几万朱家人,
到时皇帝做事就顺理成章多了。
朝臣若有贪污,就是对抗朱家;
不用帝王动手,
各处宗亲就会纷纷指责其罪过。
况且牺牲了众多宗族性命,
哪位藩王还敢囤积粮食?
一旦传到民间,这样的藩王就连祖坟都不能进。
对功臣勋旧而言亦是同理。
丹书铁券本非给他们看的!
热血最易激起杀性。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深吸了一口气,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然而苏谯的话仍如利箭般不断射向老朱心中。
“宗室若是全部葬身关外,那时大可以想天下百姓如何评价朱家。”
“陛下也可以思量,未来史官将如何撰写我大明的历史!”
“纵观历代王朝,唯有朱明一朝见宗室以死保国!”
“哪怕最终失去天下,我大明之名也必将流芳百世!”
“此后每一片有汉人的地方,皆会敬重朱氏家族。”
“何为不朽基业?”
“这就是真正的不朽基业!”
“您的大明,名声必然和尧舜媲美!从今往后,在国家危难关头,世人定不会忘记朱家后裔!”
苏谯所言,恰似诱人的画饼,
硬生生地塞入朱元璋口中。
先前一直坚持立场的黄子澄也哑口无言。
因为只要派上几万宗室参战,
战争结果如何都不重要。
赢,
便一举平定内乱,迅速击垮乱民。
输,
便举国同心协力,粮草军需源源不断。
哪怕是初战溃败、全军覆没也不足惧。
毕竟历史是后人写的,
为了鼓舞士气,这几万人必将成为耀眼之星。
垂危的大明朝廷也能借他们尸骨重生,
重新焕发蓬勃生机!
朱元璋瞪着苏谯追问:“你叫什么名字?”
听闻此问,苏谯心中欢喜不已,
看来终于要采取行动了吗?!